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文化体制改革专题 > 正文

健康有序:走在繁荣发展大路上的我国出版业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3月25日09:25 新华网

  新华网北京3月24日电(记者隋笑飞、曲志红)“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对精神文化娱乐产品的需求必然大幅度增加”--这个一再被印证的规律同样体现在我国的发展过程中。如今,无论传统的书报、杂志、音乐音像制品或者新潮的电子书、网络游戏等,对国人来说几乎成了生活的必需品。我国的新闻出版业也随之不断快步发展,为人民群众提供了丰富的精神食粮,同时,也不断壮大着自身的实力。

  据2004年我国首次组织的全国出版行业增加值统计,2003年,全行业实现增加值1939.7亿元,约占当年全国GDP的1.7%,占第三产业增加值的5%。新闻出版作为文化产业的重要部分,在“繁荣发展”道路上越走越宽敞。

  科学发展观推动各门类出版物全面繁荣

  “求发展”,一直是我国出版业追求的目标。近年来,在科学发展观的引领下,出版业的发展更加注重内涵,更加强调发展中的协调,繁荣中的品质。

  根据最新的《中国出版产业发展报告》,我国图书、报纸、期刊等传统出版业继续平稳发展。2004年,我国573家图书出版社(包括副牌35家),出版图书208294种,其中新版图书121597种,比上年增长了9.4%; 2004年出版报纸1922种,比上年2119种下降了9.3%; 2004年出版期刊9490种,比上年增长了4.58%。

  新兴的音像、电子出版增长迅猛。2004年,全国共出版录音制品15406种、2.06亿盒(张),录像制品18917种、3.62亿盒(张)。140家光盘复制和生产企业,拥有只读类光盘复制生产线506条,年生产能力约34亿片,可录类光盘生产线474条,年生产能力约为33亿片。

  而互联网出版的势头更是令人刮目相看,互联网游戏出版、互联网学术文献出版、互联网教育出版等已形成了较为完整的产业链。2004年我国互联网出版业直接产值达50亿元,比上一年增长70%,成为出版产业最亮的“亮点”。

  针对目前城市和农村出版物市场发展不够平衡的症结,从2004年开始,国家采取切实措施扶持“三农”出版物的出版发行工作,目前已取得显著成效,“三农”出版物品种更加丰富、题材更加广泛、内容更加贴近实际。据新闻出版总署图书司不完全统计,仅2005年,就有260家出版社安排“三农”选题4077种,占全年新书选题的3.3%,比2004年增长了29.9%。

  此外,未成年人读物出版、专业出版、民族出版等等,也都受到重视。

  在科学发展观的引领下,我国出版业积极推进增长方式转变,大力实施精品战略,推出了一大批思想性、艺术性、可读性俱佳的优秀出版物,让老百姓受益,让全社会不同层次的消费者满意,也进一步增强了出版行业整体实力。目前,出版业在湖南、广东、辽宁、江苏等地已经成为当地支柱产业。

  深化改革激发出版业内在活力

  文化体制改革,毫无疑问是近两年来出版领域最热的话题,21家报业和出版单位在两年多的改革试点中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由原来各自为战的一群事业单位集结为一个集团然后再整体转制为企业,这个过程确实比我们想像中的更难,但所产生的效应也远比我们想像的更大。” 中国出版集团公司党组书记、总裁杨牧之如此概括他们在体制改革中的艰辛和收获。

  作为我国最大的出版集团,他们于2005年底正式挂牌中国出版集团公司,从事业单位整体转制为企业。为了按照产权清晰、权责分明、政企分开、管理科学的要求建立现代企业制度,集团公司在资产、人事、财务、经营等方面进行了一系列改革,仅出台的制度性文件就多达34个。

  通过一系列改革,一批新型出版发行企业脱颖而出,开始在市场中显现出活力和竞争力。中国出版集团2004年累计实现销售收入比上年同期增长9.29%。与3年前相比,集团资产规模增长了23%,销售收入增长了21.7%,出版各类出版物增长60%多,图书零售市场占有率继续保持全国第一。

  而以改造新华书店参与市场竞争为主题的发行集团改革,进一步整合了市场、打破地区分割, 逐步形成现代市场营销体系。四川发行集团构建了以出版物经营为主的产业体系,完善了专业化、一体化经营的出版物营销网络体系,目前市场化业务占总销售的比例已达到50%以上。江苏新华发行集团构建了以连锁经营为特征的现代营销体系,在2004年销售总额突破71亿元的基础上,2005年继续保持良好的增长态势。

  四川新华发行集团公司董事长王庆说:“体制创新、机制创新不是目的。改制以后,我们的发展战略就是真正成为一种强势的、大型的文化产业集团。”

  这是王庆和许多像他一样在改制中成长的书业企业家们的“野心”,也是深化改革激发出来的活力和信心。

  强化监管保障市场健康有序发展

  如果说改革是出版业繁荣发展的动力,那么,管理是出版业健康发展的保证。近年来,政府部门转变职能,加强市场监管,推进依法行政,为出版业的繁荣发展提供了有力的保证。

  坚持标本兼治,深入开展“扫黄打非”斗争,进一步规范了出版物市场环境,仅2005年,全国共收缴各类非法出版物1.69亿件,其中政治性非法出版物99.6万件,“法轮功”等邪教组织宣传品462万件,淫秽色情出版物506.7万件,非法盗版音像制品和走私光盘1.06亿件,盗版计算机软件425万件,取缔非法报刊79种,查禁有害游戏软件50款,查获非法光盘生产线17条,切实维护了国家的文化安全,维护了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提高全社会著作权法律意识。

  在社会引起强烈反响的治理部门报刊散滥取得重要阶段性成果。2003年,有多种党政部门办的报刊停办。在此后的两年里,有关部门不断加大督查力度,共受理各种举报2万余件,共停办内部资料性出版物338种、注销登记304种、责令整改403种、暂缓登记131种,严肃查处非法出版的内部资料性出版物近200种,撤销报刊社记者站202家,取缔了73家非法设立的记者站。

  关口前移、主动管理、科学管理的长效机制进一步得到完善,新闻出版企业准入、产品准入、资格准入制度不断强化完善。

  市场经济环境更需要公平和法制,近年来,新闻出版和版权法制建设成效显著。新闻出版总署政策法规司司长王涛列举了2005年颁布实施有关规章:《报纸出版管理规定》《期刊出版管理规定》《报社记者站管理办法》《新闻记者证管理办法》《互联网著作权行政保护办法》《新闻出版统计管理办法》……

  这些与国家现行的法律法规配套,使产业事业的发展有法可依,有章可循。

  “我国出版业‘十五’期间保持着总体规模和综合实力明显提高,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不断提升,发展前景广阔的良好发展态势。但质量、效益、竞争力、影响力同发达国家相比还有很大差距。”新闻出版总署署长龙新民认为,这是挑战,更是机遇。对此,他颇有信心地说:出版完全可以搞成一个大的产业,实现从出版大国走向出版强国的跨越。(完)

  相关稿件

  相关专题:文化体制改革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 【多种方式看新闻】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