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项目“黑洞”吞噬了多少科研经费(3)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4月24日08:42 新华网

  考评机制简单化导致科研人员“拼命”抢课题

  一些科研人员直言不讳地对记者说,为什么大家都不惜花钱去跑课题?因为课题就是立身之本,有了课题尤其是国家级课题,就有了能力,评职称、评奖乃至当博导等等,都有了筹码,就会一顺百顺。

  据记者了解,很多高校要求老师每年至少有一个课题,旧的课题做完了,马上就要开始新的课题。山东师范大学一名学者说:“以前研究古文的老先生有多少课题?但他们取得了丰硕的学术成就,让人仰之弥高。现在课题满天飞,真正有学术创见、有价值的能有多少?真正的学术成就,不是靠课题摞出来的。”

  一些科研人员反映,现在很多人做课题的动机不纯,纯粹是为了应付考核、职称。很多课题是挖空心思制造出来的,重复来重复去,大概六七年课题就要重复做一次。

  山东一所高校政法学院的副教授说:“拿到一个国家课题,在评职称时算10分,而在学校校报发一篇论文仅0.38分,所以国家级课题对评职称至关重要。教师申请的国家级课题多了,也给学校增光。学校为鼓励教师多申请国家级课题,给予项目等额的配套资金。”

  由于考核压力巨大,不少科研人员不得不把大量科研经费用于科研以外,比如花钱请院士为自己的成果开“通行证”,或是花钱买版面,在论文数量上比拼。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研究员陈骏涛说:“过去发论文99%都不需要找关系,现在要发论文的太多了,高校教师晋升职称、申请硕士点、博士点;硕士生博士生等都要求有一定数量的论文、专著。一些学术刊物由于发稿压力巨大,谁出钱就先给谁发。”

  山东省委组织部一位干部认为:“关键是我们的学术评价、激励机制出了问题,过于简单化,成了‘刊物评价’‘论文评价’,一简单,就引发了一系列腐败,以致拿钱买版面、抄袭等种种学术不端行为层出不穷。这不是被逼的吗?”他建议,应建立一个全面、科学的人才评价机制,引入市场评价及业内、同行的评价。重大项目或有重大社会影响的研究成果,应向同行和公众进行交流和发布,强化“同行认可”在成果评审奖励中的作用,探索建立大专家群对报奖项目的独立推荐制度。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