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教育新闻 > 正文

涉嫌造假又是“翻译错误”?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4月28日03:41 中国青年报

  几天前,一则“同济大学生命科学院院长涉嫌履历造假被免职”的新闻引起关注,正当不少网友欣喜于学术打假又见成效之时,同济大学随即作出回应:该校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院长杨杰的确已被免职,但只是正常的人事变动,“履历涉假事件纯属因理解和翻译上的错误而造成的”,与被免职一事无关。

  网友们似乎被结结实实地玩笑了一把。这之前,他们被激发起来的对学术腐败的嫉
恶如仇,对同济大学的钦敬肯定,现在被告知,都是一场误会——这只是一次正常的人事任免,与之前的打假呼声无关,与校方痛惩腐败的断腕决心无关,人们多虑了。

  这“高高举起、轻轻落下”的一幕,似曾相识。2005年,法学界曾经掀起了一场高潮迭起、波澜汹涌的“许传玺事件”:中国政法大学许传玺教授“当选美国法律研究院院士”涉嫌造假,引发法学界以及整个社会的广泛关注和讨论,而问题的焦点就集中在“美国法律研究院”(TheAmericanLawInstitute,缩写为ALI)及其“院士”(Member)名称的翻译上。几个月的争论之后,该事件以许教授本人的无辜、校方认定翻译理解有误、学界权威站出来提倡理解宽容,而不了了之。

  而这颇具标本意义的“许传玺事件”,似乎为中国当下的学术反腐,定下了调子,作出了表率。本人、学校、学术界的态度,似乎成为颇可以拷贝的范式,在以后的学术反腐事件中,屡屡出现。此次,杨杰就明确表示,是“记者搞错所致”,将“Tenure-track”误译成“终身教授”,自己无辜且无奈。

  究竟有没有翻译错,对于已经贵为名牌大学教授的杨杰先生和许传玺先生而言,作出自己的判断,似乎并不难。但对于绝大多数公众而言,却不是一件易事。因为不可能每人个都如打假专家方舟子般,熟晓国外学术评价机制。他们惟一能做的,就是依照最为直观的是非判断标准,即如果你说自己是院士、是终身教授,但如果事实上你并不是,那么我就可以认定你作假了,舞弊了。

  作出这样的是非判定的前提是,按照常识理解,既然你们贵为专家、教授,怎么可能连院士、终身教授等名词,都翻译不明白?即便记者翻译错了,在那么长的时间里,你们为什么默认了?除非你们有主观上的故意,蓄意造价。

  这朴素的是非逻辑,想来不无道理,然而,在当下的学术腐败案件中,公众却一再被告知,自己误会了,冤枉好人了。不仅教授本人矢口否认自己有道德上的瑕疵,高薪引进这些教授的大学也站出来,大声申辩并告诫公众,请不要夸大翻译上的错误,不要把翻译上的错误当成学术腐败,请宽容对待我们的专家教授。

  于是,很多公众迷惑了,不知道自己该信谁了。而一次次雷声颇大、破绽颇明显的学术造假案,在“翻译错误”的名义下,不了了之,销声匿迹了。作为自感又一次被愚弄了的公众之一员,笔者想问一句,这所谓的“翻译错误”,还要重复多少遍?

赵继成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评论】【收藏此页】【 】 【多种方式看新闻】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