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环球时报专题 > 正文

中国帮金三角铲毒源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5月08日01:51 环球时报

  

中国帮金三角铲毒源
4月26日,缅甸在金三角地区销毁大批毒品。人类与毒品的战斗是异常艰巨的。为此,国际上展开了各种各样的合作,在打击毒品走私、贩运的同时,也在想方设法从“根”上铲除毒源。在著名的金三角地区,中国政府与缅甸、老挝等国用替代种植等方式“禁毒治本”的合作也逐年加深。

  用玉米、甘蔗和茶叶取代罂粟

  据报道,中缅两国政府近日签署协议,中方将再投资500万元人民币,援助缅甸掸邦第一特区下辖的果敢县实施罂粟替代种植。合作的具体方式是,由云南省的一家公司具体组织实施替代种植项目,为缅方提供优良籽种、药品等,在2006年帮助当地进行水稻、杂交玉米和甘蔗种植,在2007年7月前完成茶叶种植项目。

  上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政府推动云南的一些企业积极开展境外罂粟替代种植工作,与邻国共同探索以经济手段铲除毒品危害的新模式,并取得了实效。据不完全统计,中国已帮助金三角地区的缅北、老挝开展罂粟替代种植60多万亩,生产玉米、甘蔗、茶叶、稻米、橡胶等13个品种的作物,部分产品还出口到中国。同时,还帮助当地建设了一批工厂、电站、

医院、学校、道路桥梁和水利设施。随着罂粟种植面积不断下降,缅甸一些地区相继宣布全面禁种罂粟,老挝政府也宣布2005年全面实现罂粟禁种。

  金三角的烟农想通了

  金三角通常指缅甸、泰国和老挝三国交界的地方,总面积约20万平方公里。金三角地区多是海拔千米以上的山区,丛林密布,道路崎岖,交通闭塞,为种植罂粟提供了很多得天独厚的条件。长期在那里靠种大烟、卖大烟生存的百姓起先对替代种植并没有太多的认识。有人开玩笑说,“这里的土地除了罂粟外什么也种不活。”一些人甚至想,政府一旦宣布禁种大烟,他们便跑到一些深山里种植。

  但经过多年替代种植工作的努力,金三角地区的百姓逐渐明白其中的道理。缅甸佤邦的一个女孩曾对记者说:“我从七八岁就开始跟着父母种大烟、卖大烟,以前我们的生活来源主要就靠大烟。从前年起政府要求我们全部改种玉米、水稻了,现在没有人家再种大烟了。我们种的粮食多了起来,过两年会更好些。”她还说:“其实我觉得有些人说不种大烟就不能活是不可能的,大家只要愿意劳动,怎么可能活不下去呢?”

  缅甸等国积极支持

  缅甸政府深知缅北金三角地区制毒、贩毒由来已久,禁毒工作具有艰巨性和复杂性。缅甸国家元首丹瑞曾明确指出:“在缅甸山区,罂粟不仅是一种容易种植的作物,而且历来被当成传统药材种植。加上罂粟运输方便,能卖好价钱,生长期又短,因此,除罂粟外,他们不愿种植其他作物,所以帮助他们搞种植替代,建立新的生产模式,切实提高他们的生活水平,比摧毁罂粟田更为重要。”因此,缅甸非常愿与其他国家合作,特别欢迎中国政府加大在缅北禁毒和替代种植工作方面与缅方合作,鼓励企业增加投入,帮助当地发展。

  同样,老挝北部几个曾大面积种植罂粟的省的官员和群众也表示,中国帮助开展替代种植项目改变了当地人的生活和观念,实现了罂粟禁种,中方会结合老挝的实际情况,派技术人员驻扎到村子里,不辞辛苦地帮群众掌握种植科技、提高产量。▲

本报驻缅甸特约记者 李仕情

  相关专题:环球时报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 【多种方式看新闻】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