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环球时报专题 > 正文

边贸带火中巴小城(中国边贸调查)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5月08日01:51 环球时报

  

边贸带火中巴小城(中国边贸调查)
中巴两国车辆并肩停靠在苏斯特干港大院内。

  陈一鸣摄随意漫步在巴基斯坦大街小巷,到处都可以看到“中国制造”的身影:学童肩上背的卡通书包、妇女脚上穿的新潮凉鞋、少女头上的发饰……来自中国的各类商品早已走俏巴基斯坦的村镇城乡。近日,本报记者兵分两路,分别走进巴基斯坦苏斯特口岸以及位于中国喀什地区的口岸,亲眼目睹了雪山之下红火的中巴边贸场景。

  在巴方口岸有回家的感觉

  记者从巴基斯坦首都伊斯兰堡出发,沿着“世界上海拔最高的贸易通道”——中巴喀喇昆仑公路,穿越世界屋脊的冰峰雪岭,来到巴方口岸苏斯特,这里云集了来自巴基斯坦各地的客商。在巴方的边境检查站,穿着巴军制服的检查员对来来往往的中国人十分友好,一个大胡子的少尉居然能够用略显生硬的中文向记者打招呼:“朋友,辛苦了!”

  在苏斯特口岸,让中国人感到宾至如归的远远不只这一声问候:挂着中国新疆牌照的集装箱货车一辆接着一辆地从边境方向开来;身穿巴袍的生意人不时地向你询问是否需要兑换巴基斯坦货币卢比,苏斯特不仅是巴境内唯一可用人民币兑换卢比的主要城镇,而且用人民币兑换卢比远远要比拿美元兑换划算;如果感到肚子饿了,抬头便可看见写着中文“南北风味”的餐馆招牌,来自中国的个体餐饮经营者会让你在苏斯特吃上一顿地道的中餐……

  中国商品在巴基斯坦能卖出好价钱

  在苏斯特海关大厅,记者遇到了正在排队办理入关手续的巴基斯坦商人穆斯塔法。今年42岁的穆斯塔法从事中国小商品进口生意已经十几年了,他上身套着中国产的红色外套,下身却穿了一件巴基斯坦传统的蓝布宽腰裤,看上去有些滑稽,没想到说话更是

幽默:“我从事巴中边境贸易完全是因为在中国迷了路,用一句中国话来说叫做‘歪打正着’。”看见记者有些迷惑不解,穆斯塔法解释道,1994年,他与身为政府官员的叔叔一同去参加广交会,一天他独自外出不小心迷了路,闯进了一家小商品批发市场,货架上电风扇、电话机、VCD等商品的低廉价格让他几乎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回国后,穆斯塔法决心“下海”,成为中国商品的“倒爷”。

  “卖这种小商品能够赚到钱吗?”记者试探着询问,穆斯塔法没有正面回答,却给记者算了一笔账:在喀什批发中档旅游鞋每双要30元人民币,从喀什到苏斯特是300多公里的路程,再转运到吉尔吉特也不是什么难事,但这种旅游鞋一旦运抵吉尔吉特便可上涨到350卢比(7卢比约合1元人民币),运到拉合尔等大城市的商场后便可上涨到700卢比,甚至更高。“能不能赚到钱,你自己算算就知道了。”

  “中国的许多商品,到了巴基斯坦价格都能翻两番。”做水果生意的纳迪姆告诉记者,他从新疆进口的

苹果、葡萄、鸭梨等盒装水果进价只要每盒几十元人民币,但在巴基斯坦出售可达到每盒1000卢比。由于巴基斯坦人很少见过装在盒子里卖的水果,因此争相采购以作为馈赠亲友的佳品,“就算是盒子里的水果不再新鲜,仍能卖出好价钱”。

  浙江厂商纷纷来喀什建厂

  苏斯特的对岸就是中国新疆的喀什地区。中巴接壤边界长4000多公里,全部都在喀什管辖范围内。记者在二类口岸新怡发,见到一个刚开业的巴基斯坦商城,这里聚集了50多家巴基斯坦公司,一家一个门脸,看上去像个小商店。

  喀什地区副专员陈季告诉记者,中巴贸易大的项目相对比较少,小额贸易做得多。巴基斯坦商人都很精明,喜欢直接到生产地采购,甩掉中间渠道来订合同。原来大都在中国东部进货,走海运回国。这几年,喀什地区努力地创造和改善投资环境,吸引东部的企业到喀什来建加工和组装点,才重新拉来了很多巴基斯坦商人。

  一个名叫曼苏尔的巴基斯坦商人告诉记者,最早他的公司是从新疆进货的,但逐渐发现这些货都来自中国东部,他的父亲就到浙江去了好几次,找到了不少生产厂家,结果就在那里直接下订单,再走海运把货运到巴基斯坦。曼苏尔说,算下来成本低了很多。而现在,曼苏尔又重新来到喀什进货,因为他看到好多浙江等东部省份的厂家都来到了喀什,这里的批发价变得和东部差不多,而且运输成本和时间成本都能节省不少。

  中巴合建边境口岸设施

  为了推动边贸进一步发展,中巴两国在2000年合资成立了“巴中苏斯特口岸股份有限公司”,公司经营的陆港——“苏斯特干港”已经投入使用,干港的建成大大增加了苏斯特口岸的年过货量,全面改善了口岸的通关环境,成为继中巴喀喇昆仑公路开通后当地又一个里程碑式的建设项目。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现在一年从苏斯特干港通关的货物估计可达到10多万吨。由于自然条件的原因,目前苏斯特为季节性口岸,每年5月1日至12月31日开放8个月,其中9月至12月为货物进出口岸的旺季。中巴都有全天候开放口岸和提高公路等级的强烈愿望。

  喀什地区副专员陈季说,如果公路能够全天候通车,口岸能够全天候开放将对边贸起到很大的促进作用。

  双边贸易额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

  “虽然中巴边贸的历史很长,但真正变得红火起来,还是近几年的事。”陈季对两国贸易的发展历程十分了解。据他介绍,巴基斯坦这几年经济发展很快,国内生产总值的增长率6%左右。这个国家人口多,消费层次多样,各种档次商品都有市场。

  陈季说,中国和巴基斯坦的商品互补性很强,由于巴基斯坦工业不太发达,中国的轻工产品、五金交电、机械产品,具体地说,像电视、冰箱、空调、自行车、餐巾纸等在巴基斯坦卖得都很好。而巴基斯坦的农产品品种齐全,质量不错,价格也很便宜,像

芒果、天然药材等,出口中国都有市场。陈季告诉记者,中巴贸易现在已经突破30亿美元,两国领导人定下的目标是:5年内将贸易额提升到50亿美元。

  目前,喀什已经开通到伊斯兰堡的国际航线,从喀什到伊斯兰堡只需要飞70分钟,比喀什到乌鲁木齐还近。喀什还准备设立一个签证代办处,方便巴基斯坦人入境。“人流大了,就不愁贸易额上不去。”陈季说。

  在采访中,记者也看到一些不尽如人意的地方。巴基斯坦北部地区商会会长谢尔·巴兹汗对记者说,与中国早期商品进入俄罗斯和中亚诸国一样,在巴基斯坦各地的部分中国商品也得到了“假冒伪劣”的坏名声。巴兹汗还表示,中国商人可以更多地学习巴基斯坦同行的做法,把巴基斯坦花瓶、灯罩和衣饰等精美的手工艺品更多地介绍给中国的消费者,改变目前巴基斯坦边贸“入超”的局面。▲

本报驻巴基斯坦特派记者 陈一鸣 本报记者 程 刚

  相关专题:环球时报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 【多种方式看新闻】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