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优秀护士为何羞耻(热风•扫描媒体 评点舆情)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9月22日00:39 人民网-华东新闻

  舆情走向

  一位深受病人爱戴的优秀护士,因为不堪承受职业带来的压力与耻辱而选择离开护士岗位。最近发生在四川省成都儿童医院的这则新闻,引发了人们对医患关系的思考:本该是因守护生命而建立起来的天然亲密关系,何以变了味儿?

  张德丽是成都儿童医院血液科的护士长,最近主动申请调离医疗岗位。消息传开,白血病房的患儿和家长写下16封公开信挽留。在记者追踪采访中,张德丽诉说了“逃离”的苦衷:工作太辛苦,患者不信任医生,医院对医生能力的考核又多以经济指标为主。她所在的科室,在医院经济指标考核中经常倒数第一。张德丽说:“那些靠社会捐款得以救助的贫困家庭白血病娃娃,总不能为了提升经济指标,强行把他们赶走吧?”

  一段时间以来,医患关系恶化,成为广大医务人员的“心头之痛”。就连卫生部也感到了这种压力。今年初,卫生部领导表示,医患关系紧张,主导方在医务人员。而到了5月,卫生部新闻发言人公开呼吁不要妖魔化医生。中国医师协会的调查表明,医生子女愿意做医生的比例只有17%,原因在于医务人员的待遇太低,风险太大,劳动强度太大,而医生又是最需要终身教育的。

  医务人员何以从人们心目中的“白衣天使”,成为荣誉感不高的职业?

  从体制上来说,由于政府对医疗投入不足,医院只能靠提高药价等来维持自身运转,并通过“大处方”等形式最终转嫁到病人身上。病人又把对看病贵、看病难的不满发泄到医生身上。从这个角度来说,医生是不合理医疗体系的替罪羊。

  从技术上来说,医疗行业的高风险和病人法律意识的增强,使得病患之间的关系由传统的无限信赖,转变为消费行为中维权的双方。这就有了病家拿着摄像机记录治疗全过程、医生不论大病小病都要求全身检查的极端例子。

  优秀护士的“逃离”,从一个侧面凸现出医疗体制改革的迫切。医护人员毕竟也食人间烟火,当经济指标直接和个人收入挂钩时,我们很难相信,仅仅靠医德医风就能保持白大褂的纯洁。而在体制之弊的“十字架”下,张德丽等有德之士的“逆淘汰”,最终是医学和病人的共同伤痛。

  卫生部原副部长、中国医师协会会长殷大奎,在近日举行的第二届中国健康产业高峰论坛上说:“我并不是要为医生说话,如果医患之间关系紧张的话,最后受损的还是患者。”他认为:“医生和患者应该是一个战壕里的战友,同舟共济,同心协力,共同面对疾病,两者不应该是敌人。”

  白血病孩和家长的16封挽留信和面对非典的齐心协力,让人们感受到医患之间因生命而连接起来的天然的亲密。建立和谐的医患关系,关键还是创造一个让医学回归仁术本质的环境。

  当然,在体制转型完成之前,像张德丽这样优秀的医护人员,依然是改善医患关系最大的希望。对待病人的问询更耐心一点,制订治疗方案时考虑得再细致一点,是不是可以减少一些无谓的冲突?毕竟,病人的信任,是在医生的一言一行中建立起来的。

田泓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