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走进遵义(图)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9月22日10:12 西安新闻网-西安晚报

  

走进遵义(图)

  遵义会议会址外观。

  

走进遵义(图)

  91岁高龄的老红军池恒昌接受记者采访。

  

走进遵义(图)

  茅台新貌核心提示

  走进遵义,才真切感受“多彩贵州,红色遵义”说法的精确。古称播州的遵义真正占据中国历史的一页,1935年于此召开的遵义会议“在中国革命的危急关头,挽救了党,挽救了红军,挽救了中国革命,是我党历史上一个生死攸关的转折点”,发生在遵义地区的娄山关之战又是红军长征路上的首次大捷。此外,黎平战役、强渡乌江战役及名震中外的四渡赤水之战也都发生在遵义周边地区……遵义,成为“循诗读长征”路上不得不走访的一处圣地。

  9月初,本报“循诗读长征”报道组记者走进遵义,从遵义市区到娄山关再到茅台镇,71年前中国工农红军的丰功伟绩在所有走访过的地方再次清晰……

  遵义会址话说当年峥嵘

  1932年10月,王明控制临时党中央,宁都会议毛泽东被剥夺军事指挥权,同时,“左”倾冒险主义的危害和敌人的力量过于强大也使中央苏区“兵日少而地日蹙”。1934年10月,党中央和中革军委仓促实行战略转移。由于博古、李德等人一意孤行,毛泽东等人的正确意见一再被否定,以致酿成湘江之役惨败。到1934年底,中央红军兵力已从8万余人锐减到3万余人。危急时刻,毛泽东等人力挽狂澜,以通道会议、黎平会议和猴场会议为序曲,为中国革命带来新希望。而遵义会议就是此后中国革命的转折之点——

  遵义会议会址纪念馆,位于遵义市老城区的子尹路,整个院落原为国民党黔军二师师长柏辉章公馆。中西合璧的建筑风格和其长征史上的特殊意义,决定了她在遵义市所有建筑中的焦点地位。

  在纪念馆二楼东走道的小客厅门口,召开“遵义会议”的会议室仍像71年前会议召开时一样肃穆庄严。整个会议室呈长方形,面积为27平方米,中央摆放着一张赭红色长方桌,桌下有一个炭盆,四周有17把椅子。据说,1958年11月3日,遵义会议的出席者邓小平和杨尚昆来到会议室后,小平同志指着靠里边的一角说:“我就坐在这里。”于是,这个地方又摆上了一把椅子,整个会议室,共有20把椅子。

  如果说遵义会址是遵义市区红色旅游的中心的话,那么,红军遵义警备司令部、红军总政治部、苏维埃银行和毛泽东故居等就是围绕在旁的“众星”。一路走过一路慨叹,同行的北京人李先生说,自己去过瑞金和延安,现在又看了遵义,不同的内容介绍,串起了整个长征的艰苦卓绝与丰功伟绩,“不看不听不能体会,看了听了才知其中不易”。

  出了贯通这些旧址的杨柳街,随人流走进身后是历史遗迹、身前是各种商业专卖店和充斥网络、快餐和RAP音乐的时尚街区。再回头,遵义会议会址纪念馆门首的一句话在记者脑际突然愈加深刻———

  遵义会议是一个关键,对中国革命的影响非常之大———毛泽东:《1945年6月10日在七大关于选举问题的讲话》

  遵义白天能懂夜的美

  据说,2003年,重走长征路的一位国际友人李爱德经过遵义时,感慨这个城市的垃圾箱之多,“赞叹遵义可能是他见过的最干净的中国城市”。

  干净,也是遵义给李爱德之后来的记者留下的最深印象。

  不管多晚,不管在街头闹市还是背街小巷,总能看到环卫工人在扫、在冲;不管哪里,不管有多少行人和车辆,老城里的青石路面总能看到倒影,横贯城市的湘江两畔花草葱茏,河水清澈,一段一段的截流使贯城而过的湘江这里可以垂钓,那里可以游泳———这条河的确叫做湘江,尽管长征的红军在湖南的湘江之畔遭遇了重创,却又生逢其时在这条同名的湘江边开始了扭转命运的历史转折,掀起了席卷整个国家的红色革命风暴。每到夜晚,湘江两边的街心花园都会坐满人,老人用方言聊着各种话题,小孩在年轻的父母身边尽情玩耍……河畔烧烤的炊烟袅袅而起,香味顺着水流飘满很多街道。霓虹灯亮,湘江水静静流淌,生活在71年的岁月里也悄悄变化。

  将遵义市老城和新城隔开的是一座名为凤凰山的森林公园。有山有水,大自然对遵义的偏爱可见一斑。遵义人似乎特别爱绿。高低错落的楼房屋顶满是各种花草,各家各户的阳台和窗户也摆满了大大小小的盆景。鸟儿啁啾,知了歌唱。人在城中走,似乎又在花园中漫步。

  人与自然的和谐仅是遵义城和谐的一半,历史和现代的融会相通则是另一半。

  遵义市城区不大,新城是高新技术区和经济开发区所在,街道宽阔,楼宇现代。而浓缩了长征红色精神的老城则包容了历史与现代,也是每个长征探访者的必到之地。遵义会址周边是老城的繁华所在,这里也是整个城市最特别的地方。在会址院内,于静谧的空气似乎可以嗅到长征的味道,摸到长征的脉搏;而隔了墙的便是仿古的繁华商业步行街和买卖各种时尚物品的精品店,热闹,时尚。红色印记遵义行之娄山关记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西风烈,长空雁叫霜晨月。霜晨月,马蹄声碎,喇叭声咽。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从头越,苍山如海,残阳如血。”

  长征胜利70年后的9月4日下午,站在长征路上首次大捷的娄山关地界,读着金箔贴字、高耸挺立的大理石石碑上所刻写的这首毛泽东词《忆秦娥•娄山关》,时间在那一刻突然回到1935年……

  1935年1月初,中央红军在毛泽东、周恩来、王稼祥等同志率领下,由南向北分三路突破乌江,挥师遵义城。中央军委命令红一军团一个团追歼黔军侯之担部,攻下娄山关,占领桐梓县城。红军过关之后,敌军又卷土重来占领娄山关。1月9日,红军抢占关口,缴获大批物资,俘敌数百人。1月10日,红军分两路追歼敌人,大部队赶到桐梓,与川军形成对峙,为保遵义会议顺利召开创造了有利条件。1月15日的遵义会议上,毛泽东重回党和红军决策核心。为摆脱敌人的围追堵截,红军分三路北上。1月29日,红军在土城浑溪口和赤水元厚渡口一渡赤水河,进入川南。2月10日,中央军委决定放弃北渡长江的计划,挥戈东进。2月19日,前卫部队在二郎滩二渡赤水,接着攻占了桐梓县城。2月25日晨,三军团军团长彭德怀、政委杨尚昆,指挥一、三军团攻下娄山关,取得了红军长征以来的第一次大胜利,为遵义战役揭开了序幕。2月26日下午,毛泽东策马经过娄山关,欣然填词《忆秦娥•娄山关》。

  到达娄山关小尖山战斗遗址后,才可真正体会何谓“鸟瞰”,也才能对当年红军的运筹帷幄真正领悟。站在山头,周边一览无余,这个位处遵义、桐梓两县交界处的关口果然是北距巴蜀、南扼黔桂,确为黔北咽喉和兵家必争之地。山顶山风猎猎,山脚川黔公路盘旋而过,“小尖山战斗”时的战壕依然证明这里曾有的激战和辉煌。

  据导游介绍,娄山关位于遵义市北部大娄山山峰之间,又名娄关、太平关,是大娄山脉的主峰,海拨1576米。《方舆纪要》载,这里曾发生过数次明王朝总兵和播州(遵义古称)土司的激战,以及清政府和太平天国等农民组织的血战。故人称黔北第一险要。而娄山关真正被载入史册、名垂青史,则是在1934年10月中国工农红军开始二万五千里长征之后。专家解读毛泽东诗词研究专家公木先生解读:该词悲壮苍凉,声情激越,在已发表的毛泽东诗词中,风格独异。上片写大军驰过娄山关的情景。起首第二句,仅10个字,便写出西风凄紧,雁声嘹唳,霜华满地,残月在天,把特定时间、特定地点的那种紧张严肃的气氛生动的点染了出来。而这两句,还只是设色、只是烘托。叠唱过“霜晨月”以下二短句,说在繁霜铺地的山道上,列队疾驰的战马发出了杂乱的蹄声;在昂首挺进的队伍中,军号吹奏着低沉而悲壮的音调。把急速坚毅地驰过娄山关的红军雄姿,有声有色的描绘了出来,从动中写静,极有神理。

  下片又倒转回去写大军正驰向娄山关的情景。径直指出:“雄关漫道真如铁。”在这里,“雄关”之“雄”,多么峭拔;“漫道”之“漫”,多么飘逸;“真如铁”之“铁”,多么凝重。“雄关真如铁”,在红军面前,只是“漫道”而已。且看“而今迈步从头越”,这是何等气魄!真是行神如空,行气如虹,又是多么豪放劲健。字里行间,不仅歌颂了红军的顽强意志,抒写出人民的胜利信心;对敌人的鄙夷与蔑视,也溢于言表。叠唱过“从头越”以下二短句,写面向雄关,昂首遥望,无边青山,峰峦起伏,像大海的波涛一般;一轮落日,垂挂西天,发出鲜红的血般光芒。气象阔大而雄浑,神韵隽永而悠远。这正是视险如夷、无坚不摧的红军战士的抒情。“苍山”、“残阳”,岂可等闲读作景物的描写吗?抑有进者,在这里明说的是要从头大计以及放怀所想。这意蕴愈探愈深,这味道愈品便愈浓,真是郁郁葱葱,胜义无穷。整首词读来因苍凉,更觉遒劲,因凄清,更觉豪健。成词背景1934年10月,中央红军(第一方面军)从江西雩都附近铜锣渡出发,迈开了震惊中外的长征的第一步之后,接连突破了敌人的四道封锁线,于12月进入贵州省境。1935年1月6日,克遵义;8日前军克娄山关,这是第一次娄山关战斗;同时,在这一天召开了历史上有名的遵义会议,即党中央在贵州遵义举行的政治局扩大会议,改变了过去“左”倾机会主义的领导,建立了以毛泽东为首的新党中央的领导,从此确立了正确的政治路线与正确的军事路线,使中国革命走向胜利。遵义会议之后,经过短期休整,红军即继续北上,1月19日离开遵义,未经战斗越过娄山关,取道桐梓、松坎,向赤水挺进。计划是到达川南,与四方面军会合,然后再进行北伐。但这一计划未能实现。长征计划临时做了改变。于2月12日红军又由云南的扎西(威信)挥师贵州,19日反渡赤水,25日重占桐梓;当日晚由北面进迫娄山关,这是第二次娄山关战斗。这次战斗,打了两天:25日黄昏,微雨阵阵,乍阴乍晴,直到26日拂晓,经过反复多次肉搏,击溃白军王家烈部四个团,再克娄山关,大雾弥漫,山黑月小。毛泽东的《娄山关》词,即作于此时。当时,娄山关战斗是胜利了,但长征战略任务受到挫折,毛泽东的心情免不了有几分沉重。旧貌新颜赤水新歌揭开“红军用茅台酒洗脚”之谜

  穿过茅台镇七拐八折的街道,终于在赤水河西岸茅台渡口被称作朱砂堡的小山上,看到了由江泽民题写塔名的“红军四渡赤水纪念塔”。纪念塔北侧有一面长13.5米的浮雕墙,以栩栩如生的画面展示了红军四渡赤水的情景。

  71年前,正是在此往下100多公里的赤水河上,红军书写了长征史上浓墨重彩的恢宏一页———四渡赤水,而此地的茅台渡口,就是其中第三渡的地方———

  1935年3月,红军转战黔北,在仁怀市鲁班场与白军打了一场硬仗,随后开拔至仁怀县城,兵分多路赶到茅台镇,准备迅速西渡赤水,甩开国民党中央军、黔军、滇军、川军的围追堵截,并给敌人造成红军准备北上四川的假象。3月16日,红军一、三军团来到茅台,茅台镇住满了红军。当日,中央红军为寻求新的战机,在茅台及其附近西渡赤水河,向古蔺、叙永方向迂进。接着,攻占镇龙山,击溃川敌1个团的拦阻,进至大村、铁厂、两河口地区———是为三渡赤水。

  关于这段历史,还有这样一个戏说。据说,美国前总统尼克松曾询问周恩来,红军经过茅台镇时是否用光了所有的茅台酒。周恩来回答,长征路上,茅台酒是红军包医百病的良药,洗伤、镇痛……索尔兹伯里在其《长征———前所未闻的故事》一书中记载:当时,那些稚气未消的红军战士不知什么是茅台酒,他们拥入街道两侧的酿酒作坊,用茅台酒冲洗他们疲惫和打了泡的脚。

  此次采访,记者特意向仁怀市委宣传部长陈再海请教了这一传闻的虚实。原来,1935年3月16日,红军来到茅台镇准备三渡赤水。由于红军纪律严明,不像白军那样抢百姓东西搞破坏,受到了老百姓的称赞和欢迎。所以当红军准备离开时,当地人就捧出美酒送给红军喝。因为当时红军部队缺医少药,大家就用茅台酒揉手脚、擦洗脸,确实起到了舒筋活血的作用,连身上长途行军的疲乏也没了影踪,一些因风寒引起泻肚的战士喝酒后也得到了痊愈。

  此外,他还介绍说,当时为保护茅台酒厂这一民族工业,王稼祥等人还曾发布过保护茅台酒的布告。大概内容是,茅台酒为民族工业,是保护的对象,红军应该公买公卖,对酒具、酒瓶等都应当予以保护等等。记者查阅资料得知,该布告是红军长征期间发布的惟一一张保护民族工商业的布告。

  赤水河畔奏新歌

  距离朱砂堡不远的院坝里,居住着一位已年过八旬的张红珍老太太。她还清晰记得,红军渡河时,茅台镇住满了人,沿街两侧的凉亭里和赤水河坝上都坐满了红军;他们白天黑夜地渡河,夜里打起的火把映红了半边天。手指赤水河对岸那片倚山而建的高楼,她说:“我十几岁从四川嫁过来时,茅台几乎到处都是土墙茅草棚。”

  据遵义市地方志办公室主任叶正江介绍,红军三渡赤水时的茅台镇约有居民600多户、3000多人,当地除酿制茅台酒闻名外,还是川盐入黔的一个重要码头,也是黔北与四川古蔺的交通要道,在军事上具有重要战略地位。

  和茅台镇上沿街的很多居民一样,蒋宗芬也经营着一爿“正宗茅台酒”的小店。店面不大,却摆满了大大小小数十坛自酿的茅台散酒。据介绍,她和同在本镇的娘家人共同经营着一个酒厂,每家又各有酒店。酒厂虽无国有茅台酒厂“一年一个生产周期;两次投料;贮存三年才勾兑;40天仓期;5月端午踩曲;6个月曲老熟;7次取酒;8次发酵;9次蒸煮”的独特工艺,却也有自家的一套秘诀。记者并不知晓如何品酒,但掀开蒋大姐家一个写着“50年佳酿”的酒坛,直觉一股芬芳冲入心肺,喉管深处先辣后爽,鼻腔里则是浓浓的酱香味道。据蒋大姐介绍,茅台镇大部分人家都能做酒,人人都是喝酒的高手,也因为“茅台酒”,镇子上的人都很富裕。

  茅台镇镇党委书记母进雄告诉记者,茅台镇现在仅常住人口就有5万多。去年全镇GDP占到了整个仁怀市的70%。但远观茅台的发展之路,交通成了瓶颈因素。为此,今年总投资27亿元的遵义———茅台高速公路已开始修建,并将在2008年投入使用。

  人物访谈

  池恒昌

  神兵成为红军战士

  1933年,池恒昌18岁。当时,黄埔军校毕业生冉少波在当地成立了农民暴动队伍“神兵”,经常组织印江及周边县的农民进行暴动。而父母双亡已5年的池恒昌正是血气少年,就带着年幼的弟弟参加了这个被当地群众称作“追山夫”的组织。次年,在时任红三军政委熊仲勋的争取下,“神兵”约一个师的力量参加了以贺龙为军长的红三军。

  根据贵州印江地方志记载,1934年6月,在湘鄂西根据地遭受重创的红三军辗转战斗进入黔东,并至印江联合,收编了“神兵”,此举壮大了红军队伍。随即,红三军创建了以印江、沿河、德江为主体的黔东特区,建立了云贵高原上第一个红色政权。

  这支队伍在黔东革命根据地活动一段时间后,于当年年底主力转移至湘西。在红军大学学习了约40天后,“可能是长得怪机灵吧”,池恒昌后被熊仲勋推荐给贺龙做警卫员。

  老人说,当时跟着部队到处行军,自己也不知道要到哪儿去,只是不管白天黑夜的走啊走,很少停下来。有次他突然十分困乏就睡了过去,等睁眼一看,部队早就没了影踪,“我起来赶紧追,一直追了十多里路才看到我们的收容队”。过金沙江时,老人还差点命丧长征路上。当时他和战友们坐着船,眼看就要到岸边了,天上盘旋的敌机丢下的炸弹在江中爆炸,把木船也给炸得稀巴烂,他自己掉入江中,“幸好一个波浪把我推到了岸边,我才逃过一劫”。

  史载,单印江县所在的黔东地区就有约6000人参加了红军。现在,池恒昌老人是该县惟一健在的老红军。

  本版文图由记者王丽 实习生屈莹采写

  感谢仁怀市委宣传部、遵义市地方志办公室、遵义医学院附属医院ICU病房医生护士大力协助采访活动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