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塔尖”的新期许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10月09日04:26 青岛新闻网-青岛日报

  身材瘦削、带着一副近视镜的王利生,面对隆重的签约仪式,眯着眼睛笑了。在与签约领导的手热情相握的一瞬间,他激动得直想跺一下脚、伸一下胳膊,甚至扯开喉咙喊一嗓子。

  这样的场面,不能不让所有在场的人兴奋不已。市科技局局长王安民走出签约现场,长长地舒了一口气:“终于尘埃落定,不容易!”

  确实不易。从今年春节前后到9月17日,短短半年多时间,中科院生物能源与过程研究所便顺利落户青岛。200多个日日夜夜,每一位参与引进、规划和建设的人都像上足了发条,已经记不清跑了多少次北京,开了多少次会,写了多少份材料。

  而面对记者,王利生所长说的第一句话就是:“青岛,应该为自己骄傲!”

  自主创新,无限风光在“塔尖”

  这是一家什么样的科研机构呢?

  这得从国家战略需求说起。当煤炭、石油等化石能源被人们发现并开采出来,并成为主要能源时,整个世界开始为能源担忧。一系列问题接踵而来,特别是能源结构的不合理,成为制约经济社会发展的“瓶颈”。

  王利生曾经长期从事能源问题研究, 对此有着深刻认识:“拿石油为例,目前我国石油的对外依存度达到40%,而到2020年,这一比例将上升到60%左右。人们对煤炭、石油的过分依赖,在导致能源供应紧张的同时,也不可避免地引发能源安全、国家安全问题。”

  有没有可替代能源?

  有。它就是生物能源。

  我国生物质能的年能耗量大约为5亿吨标准煤,相当于全国年能耗的四分之一,这使得生物资源最有希望快速缓解和部分替代传统能源,为人类开发利用能源、改善能源结构提供更为广阔的空间。

  开发利用生物能源,不是老百姓所熟悉的焚烧秸秆,也不是简单的加工利用,而是通过高技术研发,对已有的生物质传统利用进行改造升级。在我国提出的可再生能源发展计划中,你会看到一段振奋人心的文字:“到2020年,我国生物质能的装机容量达到3000万千瓦,液体替代燃料年产量达到1000万吨。”

  而实现这一目标,靠社会自发进步显然难以做到,必须组织创新资源,在关键技术、基础理论、系统集成、工业示范方面集中优势力量,开展科技攻关。

  市科技局农社处处长宋长虹说,今年全市科技大会后,建设塔形城市创新体系成为科技部门的头等大事,而借助国内外大院大所的力量,打造创新源头的“塔尖”,引领城市科技自主创新,则是重中之重。在排定的10个年内重点引进项目中,中科院生物能源与过程研究所的顺利落户,起到了重要的示范、带动作用,意义不言自明。

  面对其他城市的激烈竞争,青岛为什么能如愿以偿?

  在王利生所长眼中,原因主要有二:一是中科院在布局调整上的考虑。作为经济大省、龙头城市,过去几十年来只有海洋所一家中科院研究机构,这与山东、青岛的地位极不相称。这次选择建设地,中科院首先考虑的是社会环境良好、经济实力雄厚的区域。二是青岛对科技创新的认识。“三方共建对地方城市提出的要求是苛刻的,但青岛二话没说,全部做到了。”

  有专家指出,生物能源所在青落户,将直接刺激和推动我市生物能源产业成长,从而培育促成一个新兴高科技产业。

  “安身立命是头等大事!”

  南京路100号,金华公寓。

  写字楼的门卫发现,自打7月份以来,到这里开会、办事的人陡然多了起来,四层写字间的灯光也常常亮到很晚。

  原本,这里一切静悄悄。但自从5月16日,中国科学院、山东省和青岛市三方共同签署备忘录后,创新的河流在这一时刻拐了一个弯——来自五湖四海的一群年轻人,为了共同的目标走到一起,而且队伍仍在不断壮大。

  “学习、团结、创新”,在筹建办公室会议室的黑板上,记者看到了这样六个大字。

  科研机构要定位于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地方经济建设,但在成立初期,这些都要为基本建设让路。用王利生的话说,“安身立命、站稳脚跟是眼下的头等大事!”

  这里的效率是惊人的。注册地方事业法人,租用科研、行政办公用房均在第一时间有了结果。目前,位于崂山区的1200平方米的科研用房已投入使用,科技处等4个职能部门也已组建完毕。不到一个月时间,建设用地土地预审、建设用地规划预审红线图、园区建设项目环境评价初审等工作相继告捷;而一般来说,完成这些工作至少需要半年以上。

  筹建人员倒排工期,进度甚至精确到以小时计算。

  近期,园区规划招投标第一阶段工作顺利结束,3个规划方案脱颖而出。此外,园区建设项目立项及科研报告评审论证工作业已完成,一本长达10万余字的中长期科技发展规划,仅用一个月时间便出炉。

  王利生介绍说,之所以有如此高的效率,离不开市政府督查室、发改委、规划局、科技局、人事局、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崂山区等单位的全力配合和热情服务。

  建立现代科研院所制度,生物能源所正在做着积极、有益的探索。比如,多年来科研机构那种“只能进、不能出”的怪圈,极有希望率先在这里被打破。7月份,他们与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形成良好沟通,相继签订了3份协议,确认所内全体人员加入社会保险,为今后推行人力资源管理奠定了政策基础。

  “将来,在生物能源所,你会看到这样一个现象,科研人员到期不聘很正常,而且不需要理由,真正形成能上能下、能进能出的新型用人机制。相应的,人才的合理流动也会得到保障。”王利生说。

  记者了解到,在今年中科院批准在国内筹建的5家新所中,生物能源所的管理创新工作启动最早、步伐最大。

  人员招聘同样引人注目。目前,他们接到海外学子咨询的邮件、电话十多个,不少知名高校、科研机构的博士、研究员打来电话,有的直接来青面试,希望早日“加盟”。毕业于山东科技大学,在综合办负责文秘、档案工作的孙文静告诉记者,虽然上班时间不长,但时时感到一种敬业精神和创业激情,没人想着坐享其成,更听不到任何怨言,每个人身上都充满着干劲。

  “你可能想不到,所长办公室对面就是他的宿舍,有人把方便面当作一日三餐,还有的来了两个月,却不知道崂山里面啥模样儿。”小孙向记者透露,“再过两个月,位于崂山区的科研大楼就会破土动工;明年3月,第一批研究生将会到所;后年嘛……”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