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八闽千姿:沦落到小摊 即将消失的“糖塔”习俗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10月09日05:06 中国新闻网

  中新社宁德十月八日电题:即将消失的“糖塔”习俗

  作者虞海英

  “糖塔”是福建霞浦民俗文化中特有的一道亮丽风景线。以前临近中秋,霞浦县城的主街道上总能见到各种色彩艳丽、造型各异、栩栩如生的“糖塔”,空气中弥漫着淡淡的

糖香味,为当地的传统中秋节增添浓浓的乡土艺术气息。而今,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糖塔”已不再为人所重视,逐渐从主街道中“隐退”,沦落到路边小摊。

  关于“糖塔”的由来,尚未见到史书的记载。相传,明朝嘉庆年间,戚家军抗倭于霞浦境内。在中秋夜倭寇企图趁虚攻城、大战一触即发之时,后方百姓一面曳石(将绳子绑住石头在青石板上拉动,发出巨响造成城内人多的气势),一面特制圆饼犒劳三军。为解渴,当地百姓也将糖熬煎成糖块,供给官兵。戚家军护城胜利后,圆饼被称为“光饼”,糖块也被视为太平吉利的象征。

  后来,经艺人加工、手艺更新、时代演变,起初简单、小巧的“鸳鸯”、“公鸡”、“八仙”等糖块造型已发展为不下百种造型,其中以七层宝塔造型最为美观。这些造型各异的糖制品被统称为“糖塔”,成为中秋节日里外祖父母、舅舅送给外孙、外甥的礼物,而中秋曳石、送糖塔的习俗也由此在霞浦流传下来,至今已有三四百年的历史。

  中秋节里,来到霞浦,主街道上却已难见制作“糖塔”的摊点,费尽周折才在城郊找到了一个摊点。当地民间艺人胡义海感叹,十七岁那年他跟随当地的一个老艺人学习制作“糖塔”,至今已有五十七年的历史了。然而,如今人们淡化了中秋送“糖塔”的习俗,所以这些年经营“糖塔”的艺人也越来越少。他把手艺传授给了两个孩子,他们也都因为感觉“糖塔”不入流而不愿意做。

  他回忆说,最辉煌时,主街道百米之内就有一家“糖塔”摊点,大概有二十来家,而今只剩四、五家了,且都不在繁华、热闹的地方;规模也从两、三个货柜变为一、两张小方桌。以前八月初一就开始制作“糖塔”,到了农历初十左右开始进入最忙碌的时候,有时还要通宵“加班”才能满足群众的需要,但如今来买的人寥寥无几,品种从几十种变成了十多种……

  胡义海口中说着,手头的活却没停。他不停地用一根特制的木棍搅拌着锅里的糖浆,并不时将几滴糖浆滴入放置于边上装有清水的碗中,再用拇指和食指试探糖浆的粘性。说话间,“糖塔”已制成了,糖香四溢,让人嘴馋。“‘糖塔’做的好不好,关键是看它的模雕得好不好。”老人说,如今在霞浦懂得雕刻“糖塔”印模的人已不多了。

  郑伏川是目前霞浦雕刻“糖塔”印模的少数艺人之一。他说,“糖塔”印模的内容也随着时代的变化而变化,与时代息息相关。记得年少时,“糖塔”主要以飞机、大炮等造型为主,后来多以民间传说的牛郎织女、鲤鱼跳龙门以及吉祥物、生肖等为主,甚至还采用了动画片中的人物形象。

  这位民间艺人很自豪,现在街上大部分的“糖塔”印模都是他制作的。但他也很伤感,这些年前来要他雕刻印模的人是越来越少,“糖塔”渐渐被世人所淡忘;他也试着要将这门手艺传授给孩子,但孩子都婉言拒绝。

  对于霞浦特有中秋习俗“糖塔”的境遇,郑伏川感到非常的无奈。他希望,文化部门能够拿出相应的措施,挽救这即将消失的传统民俗,让中秋曳石、送糖塔习俗永远传承;欢度中秋佳节,不要丢了节日的传统文化习俗。完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