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中日首脑会晤确定建立战略互惠关系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10月09日05:48 中国青年报

  本报记者 王冲

  10月8日下午,初秋的细雨滋润着古老的北京城。日本首相安倍晋三的专机降落在北京首都国际机场,安倍携夫人走下专机,和前来迎接的外交部副部长武大伟握手寒暄。中日首脑互访中断5年后,日本领导人首次踏上了中国的土地。

  正式就任首相不到半个月,首次出访就选择了中国,安倍的举动被称为“破冰之旅”。当天晚上在北京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他说:“我没有就靖国神社问题明确表态,因为我不希望这成为中日之间的政治、外交问题。”

  当天,中日领导人会晤后,双方签署了《中日联合新闻公报》,双方同意正视历史,面向未来,让政治和经济两个车轮强力运转,把中日关系推向更高层次,双方同意,努力构筑基于共同战略利益的互惠关系。分析人士认为,战略互惠的提法比起中日友好,更能体现两国经济关系密不可分的现状。

  在华时间不到20个小时

  10月8日下午,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东门外的广场上,国务院总理温家宝举行仪式,欢迎日本首相安倍晋三访华。随即,温总理和安倍首相在人民大会堂举行会谈,国家主席胡锦涛、人大常委会委员长吴邦国分别会见安倍首相。然后,温家宝总理设宴款待安倍一行。

  当天晚上的新闻发布会上,挤满了中外记者。定于晚上22时开始的新闻发布会,要求8时30分以前入场,即使是熟悉的记者,也必须携带必要的证件,安检工作之严格可见一斑。另外,为了保证万无一失,发布会所在饭店的地下两层全部被“承包”,闲杂人员一律不得入内。

  发布会上,安倍谈及和中国领导人的会晤时说,他和中国领导人进行了开诚布公的会谈,他对历史问题进行了反省。他告诉记者,日方邀请中国领导人访问日本,中方对此表示原则上同意,具体日程安排今后由双方协商决定。发布会上,安倍强调中国和日本就朝鲜核问题达成共识,双方一致认为朝鲜应该无条件重返六方会谈。

  根据安倍的出访计划,他在华停留时间不到20个小时。9日上午,他将飞赴韩国,和卢武铉总统会谈,当天下午返回日本。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日本官员告诉本报记者,安倍就任后首次出访就选择了中国,说明对中日关系的重视,随后的访韩,是为了中韩之间的平衡。之所以匆匆来、匆匆去,是因为安倍出于内政的考虑,需要回国为本党议员助选。中国方面在十六届六中全会刚刚开幕的情况下,专门腾出时间接待安倍来访,可以说给足了日方面子。

  在安倍晋三会晤中国领导人的同时,对日本的公益事业颇具贡献的首相夫人安倍昭惠也来到北京月坛中学,和访问过日本的高中生交流,并旁听了该校的日语课。然后,她来到西直门附近的中国残疾人联合会进行参观、访问。

  安倍事先没有任何承诺

  自从2001年小泉担任日本首相以来,先后6次参拜供奉着14名二战甲级战犯牌位的靖国神社,导致中日出现领导人5年无互访的局面,中日政治关系步步趋冷。2006年8月15日,小泉以首相的身份参拜靖国神社,把矛盾推上顶峰后离任,给后来者留下了一个进退两难的棋局,也留下了触底反弹的机会。

  安倍当选首相前,曾于4月秘密参拜靖国神社。竞选自民党总裁期间,考虑到国内舆论的反对之声,他对参拜问题采取了暧昧的态度,就任首相后也保持模糊态度。因此,有专家分析认为,他就任后不到半个月就实现了对中国的访问,可能是私下里对中国作出了某种承诺。

  对于外界的分析,日本方面予以否定。安倍晋三内阁一位高级官员明确告诉本报记者,安倍事先没有作出任何承诺。这位官员和安倍是多年的好友,对安倍竞选自民党总裁曾鼎力相助,因而受到安倍提拔,在内阁担任要职。

  日本媒体也认为,安倍今后仍将坚持其不明确表示是否参拜的“暧昧战术”,这实际上意味着日本与中韩两国将可以分别根据自身意图对安倍的发言进行解释,争论在模棱两可中暂告一段落。

  专家认为,既然中方同意安倍访华,在靖国神社问题上肯定达成了一定程度的默契。

  既然没有就导致中日“政冷”的关键问题作出承诺,为何以如此快的速度实现访华呢?这位官员表示,主要是中日双方都认为中日关系不是理想状态,日本新政权诞生,新旧政权更替,困扰中日双方的面子问题化为零,中日双方准确利用了这一时机。

  中日关系转化的时机掌握得恰到好处,自然离不开双方外交智囊的谋划。究竟是谁对安倍访华起到了关键作用?记者所采访的日本内阁高级官员没有透露具体细节,但他告诉记者,现任中国外交部副部长武大伟担任驻日大使期间,他曾陪同安倍晋三到使馆做客,宾主相聚甚欢;安倍和中国驻日大使王毅也有一定的交情。

  安倍向左走还是向右走

  拥有13年国会议员经历的安倍晋三,是世家子弟。安倍就任首相前,持强硬立场,被视为鹰派、保守主义者,不过,担任首相后就一些具体问题的措词进行了微调。

  比如说,访华前谈及日本侵略历史时,安倍晋三表示,日本前首相村山富士在二战结束50周年时发表的“村山谈话”是日本政府在历史问题上向国内外作出的认识。今后的日本政府将延续“村山谈话”的精神。谈到“慰安妇”问题时,他引述了1993年内阁官房长官河野洋平“要通过历史教育,让人们永远记住‘慰安妇’这些事,日本决不重犯同样错误”的说法,和当初他自己的强硬言论大有不同。据此,接受本报记者采访的安倍内阁高级官员表示,安倍不是人们想象中的鹰派,不是民族主义者。

  这位官员表示,安倍不像小泉那样强调个体的力量,相反,他更重视吸收其他人的意见,不独断专行,处理问题从现实出发,“他想的是有没有办法解决问题”。

  对于靖国神社之外的问题,安倍持强硬态度。日本官员告诉记者,安倍认为日本应该在联合国发挥更大的作用,日本争取成为安理会常任理事国是一个长期的、优先的课题。在修宪方面,安倍也准备强力推进,在对备受关注的宪法第九条的修改中,安倍主张在写入绝对不进行侵略战争字样的同时,强调海外行动和集体自卫权。这位官员还表示,安倍在中日经济合作方面的态度相当明确,希望加强合作,支持推动东亚一体化进程。

  另外,安倍在强调村山谈话精神的同时,也就二战问题发表了自己的看法。6日下午,他在众议院预算委员会上就二战后的远东国际军事法庭(东京审判)说,“是用破坏和平和侵犯人道的罪名进行的审判,但(这些都)是当时制定的概念。从‘罪刑法定主义’上来说,罪犯的定义本身就很奇怪”,借此对东京审判的正当性表示了质疑。

  对安倍访华不可期待过高

  执政前对华态度强硬、执政后实现外交关系突破的政治家并不鲜见。保守派的尼克松打开了中美关系的大门,克林顿当总统前也屡次诬蔑中国。安倍会不会像田中角荣打开中日关系大门一样,让中日关系走出低谷?成了众人有所期待、又有所怀疑的问题。

  日本方面,对于此次访问没有太高的期待,只是希望通过访华确认双方的信任关系和友好关系,不急于求成。今后,双方可在APEC等场合继续讨论相关话题。中日联合新闻公报中,双方约定,两国领导人在国际会议场合经常举行会谈。

  有专家指出,安倍和中韩示好,是出于内政的需要,是为明年的参院选举打基础。但无论如何,迈出这一步,对中日关系、东亚稳定都是有好处的事情。鉴于安倍在诸多相关问题上的强硬立场,对他本次访华不可期待过高。中日关系陷入低谷不是一天两天的事情,想修正,也不是一夜之间可以完成的,需要双方持续的努力。

  专家认为,“言必信,行必果”,是推动中日关系向前发展的重要保障。

  中日双方领导人显然也意识到了这一点。在《联合新闻公报》中,双方确定坚持对话协商,妥善解决东海问题,加强经济领域各部门的磋商,以2007年中日邦交正常化35周年为契机,加强青少年交流,并决定2006年年底前启动学术界对历史问题的共同研究。

  本报北京10月8日电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