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评论:被户口捆绑的受教育权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10月09日08:51 国际在线

  作者:毕 舸

  每逢秋季开学,新疆乌鲁木齐市的户籍警都格外忙碌,因为每天他们都要办理一批又一批户口迁移的申请,其中大多数人是为孩子上“名校”来办理户口迁移的。目前乌市城区人户分离人员总数超过20万人,其中约有18万人是“为了孩子上学,户口跟着名校走”。(10月8日《中国青年报》)

  仅仅在乌鲁木齐一地,就已经有18万人为让孩子上名校人户分离,由此推论,全国各地不知有多少人作出同样的无奈之举。显然,“18万人户分离现象”的表面原因是教育资源的严重分配失衡,处于金字塔尖的少数名校几乎垄断了所有资源,驱使民众为了争抢名校名额不惜一切代价。

  然而,仅仅将“18万人户分离现象”归咎于教育,又会让我们忽视问题背后的本质。事实上,户口捆绑下的受教育权,使得户口这个名词具有无比丰富的内涵。受教育权是人的自然权利之一,具有国情特色的户口则像一座围城,将户籍与非户籍人群划分为国民待遇截然不同的两极。尽管中国已处于一个高度流动的时代,但人们所背负的户口却牢牢束缚在所谓的“原居地”。户口制度的僵化,导致流动人群权利与义务的分离,上亿流动人口明明在所工作区域就业、生活、成家、纳税,但他们名义上所享有的权利却归属于“原户口地”。

  流动人口权利的空壳化,不仅让“原户口地”与“现工作生活地”发生收益摩擦,“原户口地”抱怨“流失”的人群带走了各种资源,却依旧享有户口制度所规定的待遇;“现工作生活地”获得了流动人口带来的巨大红利,却理直气壮地按户籍规定抹杀其权利要求;最悲惨的莫过于流动人口,他们的权利被条块化的户籍管制切割成碎片,零乱地散落在各个角落,只能依靠一点可怜的生存智慧,来对抗或者说“钻”制度空子,比如“高考移民”,比如“18万人户分离现象”。

  以个人零散的努力来对应制度风车,其结果大多是悲剧性的。据报道,目前,“空挂户”现象已引起乌市公安局的高度重视,警方将在近期对“空挂户”进行一次集中清理整顿。在有关部门的重压下,“18万人户分离现象”也许会消散,也许不久后又会以更另类的形式出现。因为,获得良好的受教育权,是人类生生不息的梦想。而户口捆绑下的受教育权,扭曲了太多制度之善、人性之纯。“18万人户分离现象”,不过是民众为争夺原本属于自己的权利,而用行动发出的无声呐喊。

  来源:潇湘晨报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