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评论:财富分享更理性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10月09日08:57 浙江在线

  杭州萧山区有一位善人裘德道。9月19日,这位企业家一举捐出一亿元人民币设立“道远慈善基金会”,用于资助萧山贫困大学生和全省白血病患者。这是省内单笔数额最大的慈善捐款。并且,企业成立公募性质的慈善分会,在浙江也是首次。裘德道富了,却不忘造福社会,帮助他人,让人敬佩。

  一个人拿出一亿元作慈善基金,分量是沉甸甸的。有了这笔钱,每年将有更多的贫

困大学生得到资助,从而有可能改变他们的一生;将有更多的白血病患者获得重生希望。

  人世间什么最宝贵?善良。劝人行善,与人为善,这是人类文明的坚实基石。当然,是否拥有善心,如何体现爱心,不能单纯地以捐助钱物多寡为考量标准。正因为如此,面对慈善事业,有钱出钱,有力出力,哪怕是一分钱,哪怕是一点力,人人都为善,个个尽献爱,如星辰照耀,人间就会光明无限,温暖永恒。

  裘德道不是中国首富,为何拿出这么多钱?除了善心,或许还在于一种理性的财富观。当你有一杯水时,不妨自己喝掉;当你有一缸水时,需要与家人共用;当你拥有一个池塘时,必须与社会分享。这是一种理性的财富观。裘德道有句话说得好:如果企业家把钱看得太重,想不到慈善事业,也不是合格的企业家。为此,他决定像比尔·盖茨那样,把大部分资产捐出来,回报社会。

  慈善捐助,彰显的是捐助者的自我价值。当一个人捐赠钱物,通常是希望了解能否及时用上,具体用到哪里,到底用了多少,起了什么作用。换言之,公开透明的、具有制度性安排的捐助往往会产生更大的社会效应,人们才会有更大的积极性和热情投入到慈善事业中。

  民间慈善捐助,是政府救助的有益补充。在一些发达国家的慈善捐赠中,80%来自民间,而我国只有10%。我们在感叹慈善事业的民间基础还很薄弱的同时,更看到了个人和民间团体捐赠的广阔空间。企业参与慈善事业,带来的不仅是惊喜,更是一种放大效应——在2004年开始的中国慈善榜上,浙商每年都以绝对实力占据“中国爱心第一方阵”:2004年上榜企业家50人中有14位浙商,2005年增加到18位;今年慈善榜扩容到100名,其中29位来自浙江。眼下,慈善事业正走向社会化、民间化、专业化,我们要做的事情还很多,要走的路还很长,比如如何进一步加快体制、机制创新步伐,如何增强自律和社会监督,如何更好地提高办事效率,等等。


作者: 梁 仁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