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乡村行医痴心不改,扶贫济困义薄云天,舞阳县个体诊所医生谢国卿—— 40年为孤寡老人免费看病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10月09日09:16 大河网-大河报

  

乡村行医痴心不改,扶贫济困义薄云天,舞阳县个体诊所医生谢国卿—— 40年为孤寡老人免费看病
阅读提示

  他行医40多年本应“腰缠万贯”,可家中最值钱的电器却是一台二手黑白电视机。孤寡老人和贫困户来看病,他从来不收取一分钱。他利用针灸为十里八村的乡亲治病,始终坚持全免费。老伴和儿女都在城里生活,他却一人坚持在村里开办诊所。

  □首席记者刘广超通讯员张义长文图

  “我们村里有个医生叫谢国卿,天气再坏也坚持到十里八村出诊。他给鳏寡孤独老人和贫困户看病,从来不要钱。他收的药费比大医院都便宜很多。”前日,在接到众多村民的反映后,记者来到了舞阳县文峰乡东梁村诊所。

  好心行医

  一个处方只赚0.5元

  今年57岁的谢国卿,看起来身体十分硬朗,皮肤黝黑。“这都是经常背个药箱子,到处出诊锻炼出来的。”谢国卿告诉记者,因小时候村里的就医环境不好,而且他的亲人屡屡得病,所以他从十多岁就到处拜师求艺自学医术。1965年,他被任命为村卫生员,后来又被保送到卫校上学,从此成了一名“赤脚医生”。

  “开个诊所很赚钱吧?”面对记者的询问,谢医生笑了:“赚啥钱啊,我当了40多年的医生,就没想过要赚病人的钱。”谢国卿告诉记者,其实想赚钱也很容易,很多农民对药价不懂,看病要多少钱,村民们一般不计较。他诊所周围的三四个村子有五六千人,就是完全按照规定不多收一分钱,他也早成大款了。

  前不久,漯河市药监局执法人员来到谢国卿的诊所检查时,看到他开的处方后惊呆了,仔细核定一堆处方后得出结论,谢医生开一个处方只赚5角钱,而某些不良医生的一个处方可获利百余元。“开高价处方我睡不着觉,虚高药价可以把富人变成穷人,把穷人逼死。”谢国卿告诉记者,“但我得对得起我的良心啊,病人都是从小在一起打交道的乡里乡亲,我不能胡来。“

  扶弱济困

  对孤寡贫困者免费

  古道热肠的谢国卿对每一位前来看病的人都十分客气。他数十年坚守着一份社会责任感,不把为人治病作为养家糊口的手段,而是一直把救死扶伤作为扶弱济困的途径,并从来不事张扬。“钱财是身外之物,生不带来,死不带去,为社会多做点积德行善之事,我心里就很踏实。”多年来,受到谢国卿免费治疗的病人不计其数。

  东梁村党支部书记苗春业告诉记者,谢国卿经常免费给村里的贫困户治病,对鳏寡孤独老人更是不收费。村里一位姓焦的老大爷告诉记者,他的身体一直不好,近年来看病花药费500多元。因为家里太穷,谢医生从来没有要过他一分钱。但每次他一有头疼脑热的,谢医生总是到他家中给他医治。他多次想对谢医生还欠款都被拒绝,只好经常硬往谢医生家里送几棵白菜或一些萝卜,来报答谢医生。

  村民们告诉记者,谢医生还会针灸,十里八村的乡亲来针灸,他也从来没要过一分钱。有人硬要付点费,谢国卿却总是拒绝道:“针灸又不要啥成本,我咋能收你的钱呢?再说都是乡里乡亲的!“

  救死扶伤

  风霜雪雨不误出诊

  采访过程中,一村民到诊所要求谢医生到他家里给病人看病。谢国卿二话不说,背起药箱就走到一户村民家中。“你不用下床了。”谢国卿说着,抬起手就给病人号起脉来,询问中又拿起听诊器进行检查。几分钟后,一番叮嘱并把几包药片开好,谢国卿又背起药箱步行回到诊所。一切是那样的随和自然。

  去年冬季的一个深夜,鹅毛大雪下个不停。正在休息的谢医生突然听见门外有声音,急忙披衣推开房门。患者家属刘万森站在门口说:“谢医生,我妈吐血,病得严重。”谢国卿二话没说背上药箱,就和刘万森深一脚浅一脚地上路了。这次出诊走了两公里多路,路上谢国卿摔了3跤。次日凌晨2时多,满身疲惫和疼痛的谢国卿才回到诊所,但令他欣慰的是,刘万森母亲的命保住了。

  “随叫随到的好医生”,是十里八村的村民交口称赞谢国卿的口头禅。因为在东梁村周围的4个村,就谢国卿开办了一家诊所,他经常忙得连饭也吃不上,或者刚睡着就有人敲门。“中,我马上就去!”每次有人前来请求出诊,谢医生都是这样爽快地答应着。

  省吃俭用

  70元买个黑白电视机

  记者在谢国卿的诊所里看到,这里没有一件像样的物品,就连破旧的椅子也是用几根管子焊接起来的。除了装药品的瓶瓶罐罐外,手电筒、黑白电视机就是他的家用电器。“这台电视机是个二手货,是我从一家修理铺买的,只花了70元,但照样了解国家大事。”谢国卿说。

  “我在生活上很低调,有吃有喝有穿就行。”谢国卿说,“在行医方面我有个高标准,就是多积德行善,不让村民们骂俺。”

  谢国卿告诉记者,以前都是背个药箱走着去出诊,近两年年龄大了些,路远了累得吃不住,这才买了一辆脚踏三轮车,以便去外村时有个代步工具。小小的诊所虽然条件十分简陋,但记者看到,上门就诊的病人却络绎不绝,每个人见到谢国卿,都是满脸的虔诚和谢意。

  难舍乡邻

  拒绝在城里开诊所

  如今,谢国卿的老伴跟随儿女,都在城市里居住。家人也都多次苦苦劝说,希望他到城里开诊所或静养晚年。但谢国卿满口拒绝,而一心一意地留在乡里开诊所,为十里八乡的父老乡亲治病。谢国卿数十年的善举,深深地赢得了村民们的心。一个多月前,在村民们的呼吁下,东梁村村委会作出决定:让出条件较好的村委会办公地点,让谢国卿办诊所。

  “我在这几个村庄行医几十年,老少爷们的身体情况我最了解。我要是进城了,乡亲们看病就不方便了。”谢国卿说,“我一生最大的愿望就是在回顾自己的一生时,对每一位病人问心无愧,对自己奉献了一生的医疗事业没有遗憾。”

  采访结束时,记者在诊所的墙上看到一张纸上工整地写着:“常吃亏,才能有所作为。常吃亏,莫计较多少赚与赔……”

  线索提供王女士

  风霜雪雨谢国卿不误出诊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