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耐心再耐心 爱暖病人心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10月09日15:00 新民晚报

  编辑同志:

  我儿子患狂躁型精神分裂症,经常将身材瘦弱的我拉倒在地拳脚相加,为此我曾灰心和绝望。宝山区精神卫生中心的医疗护理组针对这个情况,在制定药物治疗方案的同时,还制订了心理治疗计划。他们耐心辅导我与病人沟通的技巧。如今,儿子露出了久违的笑容。医护人员不仅医治了我儿子的疾病,更挽救了我们濒临崩溃的母子亲情。

  读者劳葛

  【调查附记】

  日前,记者来到位于申城东北翼的宝山区精神卫生中心。这里的病人特殊,因而医务人员身兼数职:既是治病救人的白衣天使,又是保育员兼心理教师,还如病人的至亲好友。

  临终提出要回“家”

  不久前,弥留之际的肝癌患者陆先生,紧紧拉着宝山区精神卫生中心护士长小姜的手:“我要回‘家’……”

  1988年,36岁的陆先生因患精神分裂症入住宝山区精神卫生中心接受治疗,可病情好转后却没有亲人愿意接他回家,从此医院成了他的“家”。每逢佳节,陆先生便会发病,将满口饭菜喷向平日视他为亲人的护士,有一次趁人不备,还狠狠地扇了护士长小姜两个耳光。对于这个特殊病人,医务人员投入了更多的关心。每逢佳节和生日,医护人员总会陪伴在他身边。后来,陆先生不幸患上了肝癌,不得不转院治疗。宝山区精神卫生中心总有医护人员去陪他,送他走完人生最后一程。告别仪式那天,护士长小姜含着眼泪,将一束鲜花放在了陆先生遗体上。

  上门劝说病人家属

  一天,一名30多岁的女病人突然绝食。医护人员给她做心理疏导时总算找到了原因:她3个月没见到自家亲人了。医护人员了解情况后,通过各种线索,打电话给她的6个兄弟姐妹,希望他们来医院探望。但电话那头不是说人在外地,就是婉言回绝,有的还推说不认识。

  面对一个个弹回来的“软钉子”,医护人员并没灰心,逐一上门拜访,在他们晓之以理、动之以情的劝说下,家属由衷感激:“医生护士处处为病人着想,我们有什么理由拒绝呢。”得到家属的配合,女病人终于有了战胜病魔的信心,病情很快好转,不久康复出院了。

  陪同病人外出游览

  为了让病人感受“外面世界”的变化,早日回归社会,宝山区精神卫生中心还拟定了一套外出活动的方案。带领这些特殊游客外出游览,需做大量的准备工作。出发前,医护人员对病人作交通安全、饮食卫生及活动纪律方面的教育,还精心挑选有经验的护理人员陪同,每位护理人员负责3个病人。

  今年,“中心”组织病人游览了东方明珠、世纪公园、杨浦大桥等。在外出游览时,医护人员还为病人充当摄影师。一位病人家属感慨地说:“这是我们家属想都不敢想的事,我们带一个都不敢,他们却带着一批人,真不容易!”

  记者钱绿明通讯员谢延平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