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评论:望女成凤何致弃学卖淫?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10月10日10:20 四川新闻网

  梁江涛

  2006年9月17日,江西省赣西某市的一次扫黄行动中,在一家名为“梦玫瑰”的发廊内,抓获了7名卖淫女,其中就有一名17岁的在校高三女生,名叫苏茹兰。当警方通知其家长苏志康时,他捶胸顿足,连哭带嚎:“女儿啊,你怎么会走到今天这一步……”作为当事人,苏志康也许还不明白这是怎么回事,但作为旁观者,知情人却很清楚地看到,这都是他

所谓的“对比教育”造成的恶果。(10月4日现代快报)

  所谓“对比教育”就是“刺激法”教育。落魄父亲“望女成凤”,每到星期日,不是把女儿带到了建筑工地,体验工人们汗流浃背的辛苦,就是将女儿带到城市最高级的写字楼、豪华宾馆、休闲农庄、别墅区,让女儿找到自己人生奋斗的目标。也许是这两种强烈反差不断刺激苏茹兰的神经,在她幼小的心灵刻上深深烙印,为了维持第一名,苏茹兰渐渐感到压力很大。每次考试前,她都会发低烧、失眠,最后又患上了严重的焦虑症。后来,终于滑向人生的另一面。

  告诉孩子,知识能够改变命运,但是我们不必匆忙让他们直接体验冷彻肌肤的社会裂痕。湖南卫视有一档“真人秀”节目引发争议,城里的富孩子与乡下的穷孩子互换角色,笔者曾经发表评论,遗憾的是笔者的担忧在苏茹兰的身上不幸而言中。我写道,假如穷孩子拒绝了城里妈妈的拥抱,挥泪而去,此次特殊经历对他的刺激很大,他意识到读书是唯一的出路,只有考上大学才能走出大山,从此被应试教育模式牢牢套住,最终成了一个不如种田郎的书呆子;假如下一个穷孩子并没有激起改变命运的卧薪尝胆之志而是留恋城市繁华生活,逐渐沉沦下去,“一年土,二年洋;三年不认爹和娘”。真人秀所演绎的“人生蒙太奇”太沉重,不是一个心理脆弱的青少年所能承受的。

  苏茹兰弃学卖淫的真正根源不在“对比教育”,而是现实生活中残酷的贫富悬殊、城乡差距。我们常说贫富悬殊是现实社会客观存在的问题,教育人们要理性对待它,但是不能忽略它的危害性,应充分意识到它对社会公平理念的颠覆与破坏,它已经成为构建和谐社会的主要障碍。正是天壤之别的社会裂痕,驱使苏志康这样的家长触动灵魂,揠苗助长,囫囵吞枣,生吞活剥,盲目追富与无端仇富一样,都是非常危险的。因而,崇尚社会公平,关注弱势群体,缩小社会裂痕是一个非常现实而迫切的任务。期待着决策者通过揭示贫富悬殊产生的原因,找到问题的症结和破解的对策,让我们的社会不再出现弃学卖淫这样令人悲怆的事情。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