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联合报:因为“天下为私”所以“天下围攻”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10月11日14:30 人民网

  人民网10月11日电台湾《联合报》今日社论说,倒扁总部将昨日的抗议活动命名为“天下围攻”,是取其与“天下为公”谐音。不但谐音,且在寓意上亦表达了对当前“天下为私”的台湾政局的讥讽与批判。因为“天下为私”,所以“天下围攻”!

  社论说,台湾现今的政权根本是“陈家政权”,现今主政的民进党则俨然已是“陈家党”。一方面,民进党中央一小撮扬言“修宪”变更“国体”,是将台湾“宪政”当作巩

固“陈家政权”深绿根基的民粹筹码;这样的执政党,岂不是“陈家党”?又岂不是“天下为私”?另一方面,民进党主政的绿色县市,竟禁止倒扁民众集会,剥夺侵害了最基本的公民权与人权;这样的政权,岂不是“陈家政权”,又岂不是“天下为私”?

  现在,整个台湾当局,及整个民进党,上自“宪改”工程,下至对台湾人民集会游行的管制,皆成了反制“反贪倒扁”的工具,甚至连昨日“双十节”大会也差一点因反制“反贪倒扁”而取消。“天下为私”到了这种地步,难道还能压制得住“天下围攻”吗?

  社论指出,陈水扁说,明年不再办“双十节”大会。但大会向例皆由台“立法院长”任筹备会主委,即在寓意是由台湾全民举行庆典。陈水扁没资格宣称明年不办“双十节”庆典,他既是不敢出席庆典的“总统”,又根本不够资格做“中华民国”的“总统”;明年“双十节”必须照样举办,但出不出席是陈水扁的事(到时候他还未下台吗?),当然也可不邀陈水扁出席!

  社论接着说,倒扁“红衫运动”自炎夏进入秋凉。昨日临时游行市街,并“溢占”台北火车站前忠孝西路车道,可见在行动策略上似乎亦进入重新订定底线的“换季”阶段。随着“二次罢免”陈水扁案即将登场,及“国务机要费”案侦结报告即将出炉,天气渐凉,但可以确定,“红衫运动”的真正热潮尚在蕴蓄累积之中。

  昨天,倒扁总部的行动策略“换季”,显然是要在“二次罢免”陈水扁案及“国务机要费”案进入议程时,与陈水扁政权摊牌。

  社论还指出,当陈水扁挟持了台湾“宪法”上所有的制衡机制,并摧毁了一切的法治规范,却欲将倒扁的“红衫军”限范在台湾“集会游行法”之中,让他们只能在“拒马”后面唱歌、喊口号,这是绝对不符民主正义的“宪政”畸形景象。陈水扁及民进党必须认知:事态演变至此,已不是“集会游行法”层次的问题,而是攸关台湾“民主宪政”终极正义的问题。若陈水扁如今仍想用“集会游行法”绑住倒扁民众,自己却摧毁了一切“宪政”及法律机制,这是必无可能得逞之事。

  施明德说:只要陈水扁促成台“立法院”通过“二次罢免”案,将“罢免”权还给人民;成案之时,就是倒扁“红衫军”立即退场的时候。

  这个主张,是要将目前“挺扁/倒扁”的“宪政”争议诉诸民主“公投”。施明德的主张,正是对“民主宪政”终极正义的追求,而将当下的争议,提升到“法后之法”及“自然法”的最高“宪政”层次;陈水扁不能再用“集会游行法”来对付台湾人民。

  连民进党籍“立委”洪奇昌也说,如今的问题已经超过“集会游行法”的层次,而已经成为“抵抗权”(即吁天权)的问题。在此一层次的“宪政正义”争议中,陈水扁若逼警察向人民挥棒喷水,要先问警察是否视此种命令为正当,亦要问人民是否视此种公权力的暴力为正当合理?

  社论还指出,欲解决僵局,陈水扁及民进党必须立刻跳脱“集会游行法”的层次,而从“宪法正义”的层次来响应问题。亦即,应在后天“二次罢免”陈水扁案表决时,促使“罢免”成案,交付民主“公投”;只要“二次罢免”成案,“红衫军”既承诺立即退场,僵局即可化解。

  陈水扁在此时此际若还想藉“集会游行法”来镇压人民,恐怕已无正当性。当警察的警棍及水车出动之时,将是台湾“宪政正义”彻底破毁之时,亦是陈水扁必将覆败之时。

  社论最后说,因为“天下为私”,所以“天下围攻”。昨日,红色岩浆再次流淌过台北市街;这一股激昂壮烈的民意,一方面令人为台湾遇人不淑、“国政”所托非人而深感悲哀;另一方面亦显示人心不死,而令人为台湾“民主宪政”深感庆幸。

  这是多么奇异的对比。站在“双十节”大会台上的陈水扁,是台湾耻辱的象征,代表着毁灭台湾、使台湾沉沦堕落、内耗空转的恶势力;另一方面,在场外的红衫群众,却成为维护台湾荣誉、捍卫“宪政正义”,及拯救台湾于危殆的力量。

  陈水扁正因畏惧面对这种奇异的对比,才会主张明年停办“双十节”大会。但是,他毕竟逃不过这种对比,而且他不只昨天一天逃不过,在未来无穷无尽的历史中,他亦不可能逃过这种讽刺又强烈的对比。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