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评论:走进社会才好了解认识社会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10月11日16:27 四川新闻网

  丁力

  为了培养城市里的孩子吃苦耐劳的精神,认识农作物,10月9日,哈尔滨市平房区友协三校组织该校四年级的180名学生,来到平房区平乐村的玉米地,参加“秋收”劳动。(黑龙江晨报)

  下乡劳动(不是长期的上山下乡)下厂劳动,恐怕上个世纪五六十年代的学生们并不生疏,可对于今天的孩子们来说确实是相当新鲜。因为,无论作为家长还是作为学校都很少给他们这样一个机会。平房区友协三校组织的这次“秋收”劳动应该说开了好头,尽管仅仅是一天的甚至半天的劳动,对孩子们来说这是极好的磨练和开扩视野机会。

  实际上,过去年代的下乡劳动是住在老乡家里,而且要劳动和生活一星期以上。而且很经常的,几乎每学期都要进行这样的实践课。相比之下,今天的下乡劳动更像“做秀”。即使这样,这个秀场也不是哪个学校都敢尝试。一句话,都怕出问题,因为今天的孩子实在是太娇贵了。

  孩子的娇贵并不在孩子身上,根子还是做家长的不敢放手。由于家长本身的计较,学校方面自然是小心加小心。太深的道理也不用说,放弃参加社会实践课对孩子是百害而无一利。

  早就应该恢复下乡劳动下厂劳动,而且要住下来多住几天多参加更多的农村工厂的活动。可以考虑建立友好对子的形式,学校和村屯建立长期的连系。下乡劳动下厂劳动不要做成看新鲜,必须让孩子真正明白劳动的意义。通过劳动通过具体的实践来了解社会认识社会,把学习的目的明确起来结合起来。应该从播种开始,让孩子们看见种子是怎么播进土地插到秧田的。然后每隔一个时期就组织一次参观就进行一次实习,把整个的农作物生长过程都展现给孩子。也只有这样,才可能让孩子们懂得一粒粮食的来之不易,才好更加珍惜热爱生活。

  学校的上级教委要肯定下乡下厂劳动活动,最好能把学校的这种活动进行的多少质量的高低和评比学校先进挂起钩来。教委的重视也是学校有积极性的来源,充分肯定并大力提倡学校组织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把参加社会实践作为教学内容的一部分来进行。不是可有可无,而是必须必要。

  毋庸置疑,孩子们的社会实践课会给孩子们带来课本上不能带来的收获。并对他们今后的学习今后的生活都起到积极的良好的促进作用。希望更多的学校也能行动起来,把社会“还给”孩子。让这棵小树沐浴更多的阳光,从而生长的更茁壮。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