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红军标语为我们上了一课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10月12日00:00 红网

  今年10月,红军长征胜利70周年。关于这次缔造了历史的远征,有越来越多的史料被发掘、整理。作为那段红色历史的见证,赣南一带许多农村老屋的墙壁上,至今仍然保留着大量中央苏区时期的红军标语和漫画。当年红军利用这些标语漫画等强有力的宣传攻势,瓦解了敌人的意志和气焰,给围剿苏区的敌人以沉重的打击。即使用现在的眼光看来,也能带来许多启示。

  在收集和整理这些标语和漫画的过程中,赣州市文化局和赣州市文物事业管理局的文物工作者做了深入的研究。当时,党和红军的最高领导者,对标语宣传的内容、口径,甚至书写方式都有着严格的要求和规定。有些规定相当具体,例如:不要写错,不要遗落字,一个标语写完须查看一遍才走;不准写得杂乱无秩序,或写在商人招牌上使别人讨厌;除各纵队政治部得制定地方口号之外,宣传队不得自由创造新鲜标语……

  据说,中国人书写标语的历史可以追溯到秦始皇一统天下后在泰山立的三丈高石碑——“刻石颂秦德”。直到今天,无论在繁华的大都市还是偏僻的小乡村,依旧不难看到五花八门的标语。经常出差的朋友,对国内特别是农村地区错漏、霸道标语一定不陌生。最近的《检察风云》对令人尴尬的标语进行了一次总结。其中有冷酷无情类的,例如:宁添十座坟,不添一个人;该扎不扎,房倒屋塌,该流不流,扒房牵牛。有狠话、蛮横类的,例如:放火烧山,牢底坐穿;不怕死的就到十八里乡来作案;越级上访,就是违法。污辱人格类的,例如:养女不读书,不如养头猪,养儿不读书,就像养头驴;小商小贩禁止入内,违者暴捶狠打。

  其他诸如语法不通、夹杂错别字的标语更是比比皆是。

  冷酷、蛮横、文理不通标语的背后体现的是对群众权益的漠视。标语是写给老百姓看的,如果是写给上级领导的报告,想必一定不会出现书写马虎、错字连篇、用词蛮横的情况。

  一条标语寥寥几个字,要做到构思巧妙、引人注目可能不那么容易,但做到书写工整、中规中矩实在算不得什么难事。规范标语,非不能也,而不为也。除了一些基层政府工作人员法治观念淡薄、文化素质不高外,更多的其实是骨子里对群众的一种傲慢情绪。要杜绝不良标语,首先要改善基层干部的行政作风和政绩观。

  领导干部对群众是否有感情往往就体现平时的点滴小事上。胡锦涛说党的根基在人民、血脉在人民、力量在人民。干部要培养与群众的深厚感情,真正体现以民为本也必须从点滴小事做起。红军长征在前有堵截后有追兵的情况下注重标语的书写,并专门出台相关规定,这段鲜为人知的历史为我们上了一课。

稿源:红网 作者:冀者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