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慈善是文化而非战略(新世纪论坛)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10月12日02:01 人民网-华东新闻

  话题背景:“为2007特奥会加油”慈善晚会日前在上海举行。晚会现场,安利(中国)公司筹款50万元,加上此前的600万元,安利(中国)公司已向上海特奥会筹备中心捐款650万元。

  安利公司从1959年创办之初就积极投入慈善事业,这是源于公司创办者温格安和狄维士两个家族的传统,还是源于认真履行企业社会责任的执着?本报记者日前采访了还在上

海访问的美国安利公司总裁德·狄维士。

  保证慈善工作的有效性

  记 者:慈善工作是安利全球各地的公司都在积极投入的工作,在运作过程中如何保证公司投入对社会公益的有效性?

  德·狄维士:安利目前的慈善工作之所以取得良好的成效,主要是因为我们将专业的经营管理理念引入公司的慈善工作,避免了盲目性和随意性。在安利,有专门的机构负责统筹、规划、管理、运作公司的慈善工作。我们将每一次慈善活动都视为一个项目,在与慈善机构合作的同时,始终对项目进行跟踪、监督,确保公司的投入确实帮助了该帮助的人,确实改善了自然环境。

  记 者:那么,安利将参与社会公益活动视为一种企业战略吗?

  德·狄维士:我认为不是这样的。虽然操作上专业规范,但我们并没有将做慈善作为一种企业战略或者营销策略。如果是战略,就要有既定目标,每年要衡量、统计,看看是否实现了目标,而安利几十年来热心公益,只是觉得这是应该做的正确的事,并没有上升到战略高度。可以说,我从小就从父辈那里受到积极参与社会公益、履行企业社会责任的熏陶,这是家族传统,现在也成为每一个安利员工发自内心的意愿。

  过去几年,安利(中国)公司每年用于慈善的金额约占销售额的1%。安利的经营收入增加,对公益的投入也会随之增加,但并不是以投入公益换取成功的资本,一切是靠实力说话。

  慈善给员工带来积极影响

  记 者:虽然不是企业既定战略,但参与慈善事业一定能给安利公司带来一些积极的影响吧?

  德·狄维士:确实是这样的。热心慈善公益是企业文化或发展理念层面上的问题,而非业务上的内容。安利公司所做的任何生意,都不可避免地跟人打交道,通过慈善公益活动,可以融合公司与社会、人与人、人与社会的紧密关系,企业内部的凝聚力也得以加强。

  在公司内部,坚持慈善工作,在工作之外激发了员工的热情,增强了企业与员工、与当地社会的融合度,这在潜移默化中提高了员工对公司的信赖。而对员工个人来讲,也是一种自我完善。

  记 者:您是怎样体会到这些的呢?

  德·狄维士:除了统计学,安利自有一套衡量方法来看企业文化给员工带来的变化。员工上班时是否面带笑容,是否自觉努力工作,办公室里是否弥漫着愉快的氛围,员工流失率的高低,愿不愿意介绍亲友来此上班等等,这些都是安利的标准。

  参与慈善不需要金钱激励

  记 者:安利内部对慈善工作有激励机制吗?

  德·狄维士:尽管安利目前已有几十万的“安利志愿者”,活跃在以“儿童、环境、健康”为三大主题的慈善活动中,但我仍然认为参与慈善是非常个人化的事。

  在安利,对参与慈善工作并没有系统的激励机制,也没有硬性要求,更没有金钱鼓励,但仍然有越来越多的人要求有更多的机会参与慈善公益活动。公司只是倡导,参与慈善还是要靠个人的意愿和努力,我从没听说有员工认为自己做了不少好事,应该得到回报。

  我个人也是安利志愿者,在美国也参与不少慈善机构的工作,并说服人们参与社会公益事业。

  这次参加特奥会的活动,不仅可以看到有困难的孩子在他人的帮助下逐渐走向美好的未来,还有机会动员更多的人参与到公益事业中,我非常高兴地看到我们在中国的工作取得了良好的成效。

本报记者 王 薇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