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以更广阔胸怀吸纳内地人才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10月12日02:42 深圳特区报

  香港特区行政长官曾荫权发表其任内第二份施政报告表示

  以更广阔胸怀吸纳内地人才

  【本报香港10月11日电】(记者刘秋伟)今天,香港特区行政长官曾荫权在立法会发表他任期内第二份施政报告,阐述特区政府未来一年的政策方向,来年的施政将会着重发

展经济,创造财富,改善民生,提高生活质量,尤其是加强对家庭的支持及深化对抗污染的策略。

  拓宽来港上市企业来源

  曾荫权在题为《以民为本,务实进取》的施政报告中表示,香港要迎接全球化时代,首先必须在国家发展中找到适当的重要角色。国家“十一五”规划纲要明确表示“支持香港发展金融、物流、旅游、资讯等服务业,保持香港国际金融、贸易、航运等中心的地位”,这肯定了香港的优势产业以及在国家发展中的重要功能。

  曾荫权强调,香港需要巩固和提升作为亚洲区内国际金融中心的地位,这符合国家和地区的利益,香港要尽快修订上市规则,以拓宽来港上市企业的来源,鼓励更多符合资格的外国企业前来挂牌招股。香港可因应内地市场的需要,发展多元化的风险管理工具市场。

  简化水道货运入港程序

  曾荫权在谈到贸易与物流时指出,贸易与物流在香港占有很重要的产值和就业份额,随内地成为“世界工厂”,加上渐趋富裕和消费需求日增,香港贸易与物流业将面对很多新机遇。CEPA实施以来,香港本地产品出口开始回升,今年1月至9月以本地来源证输入内地的货值,比去年同期增长达37%。

  曾荫权说,在物流方面,近年货源产地由珠江东岸逐渐扩展至西岸,大量货运由内河水道运载来港。政府现正修例以推出内河船多次入港许可证,简化申请程序和减低收费,并简化入港程序和提高效率。为提高跨境货车运输的效率,我们与东莞方面已有共识,今年年底前启用的东莞寮步车检场将采用快速通关模式,提高查验效率。特区政府将继续与内地保持沟通,共同研究开展跨界基建项目。

  “个人游”再增五个城市

  曾荫权在施政报告中透露,CEPA在实施中不断深化,今年来又在商贸、专业服务和投资便利化等领域增加了新措施。内地居民访港“个人游”的计划已遍及泛珠三角全部省会城市。香港最近再获得中央批准,由2007年元旦开始,把“个人游”计划更进一步扩展至河北省石家庄、河南省郑州、吉林省长春、安徽省合肥和湖北省武汉5个省会城市。

  据悉,自从2003年7月下旬开始实施个人游政策以来,允许以个人游方式赴港澳旅游的内地城市目前已有43个,到明年个人游城市将增加至48个。

  更开放态度吸引人才

  吸引世界各地人才来港,巩固香港可持续的经济发展,是香港一贯的基本政策。

  曾荫权指出,在“输入内地人才计划”下,香港过去三年已成功吸纳超过1.1万名内地人才来香港工作。今年6月,香港进一步推出“优秀人才入境计划”,容许具有资格的人才不必先有雇主聘用便可先来港居住。新计划推出以来,已接到数百份申请。人才带动经济发展,可以创造更多就业职位。我们必须以更开放的观念和更进取的态度,从四面八方,包括内地,吸引人才参与建设香港。政府会不断检视情况和调校政策,务求壮大香港持续发展所需的人才资源。

  CEPA推动文化创意产业

  曾荫权在施政报告中表示,香港流行文化产业在区内一直占领先地位,音乐、电影、电视片集营销全球华人市场。电影是香港创意产业重要的一环,在区内和全球拥有崇高声誉。凭着CEPA,香港电影背靠强大的内地市场和资源优势,面对着新的机遇,加上政府的适当协助,可以再创新的辉煌。政府会理顺有关电影发展和支持的政府和公营机构架构,由工商及科技局局长全面统筹有关的政策、规划和活动,包括人才培训,海内外推广,摄制支持等工作。

  任内争取天更蓝

  在环保方面,曾荫权强调,香港的环境应该可以越来越好。他表示,会于任内全心全意争取更加多蓝天的日子。

  曾荫权指出,在降低空气污染方面,已制订《珠三角地区空气质素管理计划》,这是一项与广东省政府携手拟订和推行的计划,务必要达到2010年的减排目标。现已在珠江三角洲设立十六个空气监测点网络,根据收集的数据,每天在互联网上发布珠三角区域空气质量指数。这项计划方便市民了解地区内的空气质素实况,而数据亦可同时反映我们采取减低污染措施的成效。广东省政府已逐步加强硬件建设及软件配套,致力减低污染情况,措施包括安装脱硫装置,采用天然气发电,以及争取在珠三角城市加快实施国III型(相当于欧盟III期)的机动车尾气排放标准。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