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超女纪念碑”遭网友狂砸后的思考(特别推荐)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10月12日03:06 江南时报

  一尊由仿大理石材料铸成的总高5米,人身高2米的“超女纪念碑”10月6日出现在北京通州宋庄文化艺术节上。纪念碑的创作者为深圳雕塑学院孙振华院长和另一名青年雕塑家。石碑下方用大号字体写着“超女纪念碑”,上方则是以李宇春和周笔畅为原型的两座全身像,“李宇春”头戴耳麦,手持玉米棒,“周笔畅”右手拿话筒,左手则做出胜利的“V”形手势(见10月11日《京华时报》)。

  点开当天各大门户网站这则新闻后的网民跟帖,几乎是口水汪洋恣肆、骂人冽冽!数千条跟帖里间或有一两个对雕塑家的理解和肯定的声音,但迅即被一波接一波的“骂帖”淹没,挤至屏幕一角“暗自神伤”。我有一种感觉,似乎众网民不将孙振华骂到趴下誓不收“砖”。甚至有网民还愤然曰:应组织首都通州市民立即上去砸碎该纪念碑,以泄郁闷!

  在我看来,这样的网上“砖头”过于饱蘸激情了。泱泱华夏大地,一个14亿中华儿女的大家庭,难道容不下一个雕塑家另类的时代思考?辞典上说,纪念碑是为纪念有功绩的人或重大事件而立的石碑。而翻开我国为此设置的法律法规文档,也无法看到纪念碑就一定要去雕刻英雄和重大历史人物的规定。

  实际上,雕塑并不一定全部都该去整齐划一地表现肃穆的革命烈士,它的存在和矗立,如果能与现代社会文明、文化追求和文娱足迹亲情合拍的话,就会显得更加贴近民心和抵达艺术真实。就拿超女这种文娱方式来说,即便由于市场趋利之天性,使其活动的组织和推行中出现一些浮躁乃至导向偏失,我们也应抱着一种改进和理解的心情去面对。因为这种娱乐方式,更像是一种对传统和权威的博弈和突破,这种文娱动向今天是记录,明天便是历史,而雕塑超女只是记录时代的方式变化了而已。

  现在是多元化的时代,更需要文化多元化。文化多元化的社会里,公民的智慧和思想需要充分的尊重和宽容。随着人们知识的增长与时代的发展和转型,文化审美的多元化也必将次第盛开,温柔、文静、贤惠或许不再是判断一个女孩的唯一尺度;刚强、冷酷、勇猛也可能不再是男孩永不变化的硬指标。这些被数百上千年传统标识的审美观念,或许只需在一夜之间就可以彻底断裂。

  而超女娱乐活动以及今天的为超女立碑,都只不过是社会多元化空间里的一种文化现象,它的出现或存在也许有些突兀,甚至不合常理,但它能在我们当前社会行进的本身,就彰显出我们生存环境的进步和宽松;而立碑在过去我们社会意识的存储空间里被赋予太多的“碑外之意”,宣传教育和历史责任的厚重感压得公民几乎直不起腰——今天的众网民拍砖,折射出的就是这种“痛苦神情”。

四川 周明华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