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中国经济学家为何无缘诺奖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10月12日03:24 大河网-河南商报

  一年一度的诺贝尔经济学奖日前在瑞典首都斯德哥尔摩揭晓。最终,瑞典皇家科学院将这一经济学最高荣誉颁给了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教授埃德蒙·菲尔普斯。看了这条新闻,我心中不由得浮出了一个疑问:中国经济学家为什么总是无缘诺贝尔经济学奖?

  中国先后非常彻底地尝试了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这两种完全不同的经济制度,实现了人类历史上规模空前的经济增长。这对任何一位经济学研究者来说,这都是一座超级富矿

,同时,经济学又是中国社会科学中最受重视的学科。那么,中国经济学家为什么始终无缘诺贝尔经济学奖?

  一是中国的经济学家,把现代西方经济学当成了神学来信仰,而不敢对其稍有怀疑和批判。据我所知,历届诺贝尔经济学奖的得主,无一不是那些敢于对人们深信不疑的经济学教条进行批判性思考的人。比如今年的诺奖得主菲尔普斯教授,就对“通货膨胀和失业率之间存在着稳定的此消彼长的关系”这一看似天衣无缝的原理提出了挑战并得出了自己的结论,结果因此获奖。

  二是因为中国的经济学家和利益集团走得太近,失去了学术研究时应该具有的超然立场,自然也就无法接近真理。比如张维迎教授曾经提出过一条“国家所有制下的企业家不可能定理”,振振有词地论证国有企业不可能产生真正的企业家,因此也不可能经营好。但问题在于,这条“定理”虽然可以为现有的企业管理层通过“MBO”(英文ManagementBuy-outs的缩写,意为管理层收购)瓜分国有资产提供很好的理论支持,但却不能解释,为什么像欧洲“空中客车”公司这样的超级大型国有企业可以经营得相当不错?

  当然,他们不能得到诺奖并不要紧,但他们所极力鼓吹的有害教条,却有可能误导中国的改革和发展,这才是最让人揪心的。

  ■郭松民(军人)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