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一个不断化解社会矛盾的持续过程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10月12日04:22 大河网-河南日报

  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认为,目前,我国社会总体上是和谐的。但是,也存在不少影响社会和谐的矛盾和问题。人类社会总是在矛盾运动中发展进步的。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一个不断化解社会矛盾的持续过程。我们要始终保持清醒头脑,居安思危,深刻认识我国发展的阶段性特征,科学分析影响社会和谐的矛盾和问题及其产生的原因,更加积极主动地正视矛盾、化解矛盾,最大限度地增加和谐因素,最大限度地减少不和谐因素,不断促进社会和谐。

  笔者认为,在诸多矛盾和问题中,经济发展和社会发展不平衡的矛盾尤其突出。这种情况不仅长期普遍存在,而且还呈现出以下一些趋势性的变化。

  一是经济发展的不协调加剧了社会不和谐。经济发展中存在的重复建设、盲目投资、片面追求速度的现象,进一步加剧了社会发展的不和谐,由此引发的土地问题、拆迁问题、环境问题以及其他方面的社会问题比较集中,并呈现出群体性特点。

  二是经济的结构性问题扩大为社会性矛盾。比如,过剩与短缺的矛盾,不仅会对经济发展带来严重的影响,也会对社会构成严重威胁。再比如,需求结构升级与经济结构调整滞后的矛盾。由于我国经济结构调整相对滞后,结构性不适应的矛盾凸显,并有进一步扩大成社会性矛盾的趋势。再比如,经济增长与资源紧缺的矛盾。经济发展与能源和资源紧缺的矛盾,给社会正常的生产生活秩序带来一定的影响,引发了一定的社会矛盾。再比如,经济发展与扩大就业的矛盾。目前,在经济快速增长的同时就业增长比较缓慢,使得经济发展中的就业矛盾日渐突出,并已经成为社会性问题。

  三是经济发展差距转化为社会结构差别。改革以来,经济发展的水平差距硬化为一种格局,并形成明显的社会差距。一部分地区、企业和群体处在发展的优势地位,而使另一部分地区、企业和群体处在明显的弱势地位。经济增长的成果不能惠及到社会所有方面,不同的阶层在经济增长中所获得的收益明显不同,往往是条件越优越获益就越大,从而进一步拉开了已有的差距。

  十六届六中全会指出,社会要和谐,首先要发展,必须坚持用发展的办法解决前进中的问题,大力发展社会生产力,不断为社会和谐创造雄厚的物质基础,同时要更加注重发展社会事业,推动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我们解决上述问题,就必须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切实把经济社会发展转入科学发展的轨道,就是要统筹兼顾协调好城乡、区域、经济社会、人与自然、国内国外发展,就是通过统筹兼顾协调好改革进程中的各种利益关系,全面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⑦6

  (作者系中共中央党校博士)

  □王金柱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