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广东前省委书记林若忆“文革”岁月:我常常感觉身不由己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10月12日10:02 南方新闻网

  广州口述史1976[27]

  ■讲述背景

  “没有老虎就抓只猫”,回忆起自己1976年在“反击右倾翻案风”运动中,差点被抓出来当批斗对象,林若幽默地打了这个比方。

  老人的笑声背后,却透出了在那个荒谬年代,他的无奈、压抑,还有战战兢兢。

  林若在“文革”十年中的经历,波折起伏。“文革”一爆发,他被打成“走资派”。一直到1971年才恢复工作。这段受冲击迫害的经历,令他一度不敢脱稿讲话。

  当报人,他如履薄冰,时刻要与上头“对口径”。

  管广州郊区农业工作,他坦承“成绩很一般”。

  “遗憾”——这是老人谈起“文革”时,说得最多的一个词。假如没有这十年,他相信自己可以为人民做出更多的贡献。

  以史为鉴。“文革”的历史应当让国人了解、反思。这是老人在八秩之年的希望。

  1976广州口述史,复活特殊年代的特殊记忆。

  征集讲述人和线索。一经采用,支付线索费。

  电话:020-87388888;传真:87373419;电邮:guangzhouxw@vip.sohu.com

  (请注明“1976·广州口述史”栏目收)

  记录人:本报记者许黎娜实习生王纯毅

  摄影:本报记者许冰

  特约审稿:叶文益省委党史研究室副主任、研究员

  “文革”那十年,我变化起伏很大。如果不是经历那个时代,我想我的工作可以做出成绩来。

  回头再想想,该做的事情、想做的事情,都没有完成。这是我的遗憾,也是经历过那个时代的老百姓的共同遗憾。

  有句古语:“秦人不暇自哀,而后人哀之;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如果不反思“文革”历史,很难说以后会不会重演。

  讲述人·林若

  82岁,广东潮安人。青年时代就读于中山大学文学院,积极投身抗日运动。1949年10月,到东莞参加土地改革,任中共东莞县委宣传部长,后任县委副书记、县委书记。

  20世纪60年代,任中共湛江地委第一副书记;70年代,他任南方日报社党委副书记,中共广州市委书记,中共湛江地委书记。1982年至1991年,任广东省委书记(其中1985年9月前设省委第一书记);1991年至1996年,任广东省人大常委会主任、党组书记。

  说起1976年,令我最难忘的事,该是周总理去世后,掀起了一股“批邓、反击右倾翻案风”。

  我那时当广州市委书记,运动一来,有人又想抓我的辫子做“运动对象”。我赶紧找了市委领导反映。可能是市领导的话起了作用吧。也是十年内乱,上上下下搞运动都搞得很疲惫,最终这件事不了了之。

  “文革”是我们国家和人民的不幸,经历了很多挫折。直到最后,对我个人来说,才明白过来。这条弯路,我们不能再走。

  “自投罗网”被打成走资派

  我从东莞调到湛江(1966年林若调任中共湛江地委第一副书记)没多久,“文革”开始了。

  我刚离开东莞,东莞的造反派就起来了。可是斗来斗去,没有斗争对象怎么斗?当时东莞的新领导刚到不久,而我在东莞工作那么久,缺点肯定是有的,一一罗列搜集起来就不得了了。有人提出要到湛江去抓我。

  我那时思想太单纯了。毛主席号召领导干部要接受群众的教育。在这种形势下,我写了封信说:我工作有缺点问题的,需要我回来做检讨,也可以啊。哈,这不就是“自投罗网”了。接到我的信以后,东莞方面马上来抓我。

  人家给我扣的“帽子”,名字很唬人——“三反分子”,说我是“走资派”,“保皇派”,反党、反社会主义。

  解放后,我在中山县、东莞县搞土改,当队长。土改时,我认为某些人出身不纯、包庇地主,不能参加土改队。那些被开除出队的人不就恨死我了,到“文革”的时候,那些人便拿这些事来批斗我。这不就是坚持阶级斗争为纲的产物。(苦笑)

  我在东莞,先是被拉到县城礼堂开批斗大会,完了,又拉到下面的公社去斗。斗了几个月,“靠边站”到东莞干校劳动,一直到林彪出事了,1971年,我才被“解放”。

  一度受压抑不敢脱稿说话

  被批斗之前,我在湛江当地委书记,再调回去当湛江地委常委。这是上面要考验我一下,看我表现怎样、会不会趁机叛党.会不会口出怨言,还能不能当书记……

  说实话,我被批斗了那么一段时间,生理心理都有压力。我本来讲话很随便的,经常临场发挥脱稿讲话。而“文革”中,受“四人帮”影响,咬文嚼字很厉害,专门抠字眼,讲错一句话,就要抓人辫子,讲深一点、讲浅一点,都有危险。

  因为这个,我倒退了,梗塞了,表达不舒畅了。开会的时候,我只能拿着一个稿纸结结巴巴地念,表达不出思想感情,也表达不了思想观点。

  在湛江工作不到一年时间,我一直感觉自己很不适应,不能挥洒自如。

  后来,回到广州市工作,我第一次讲话,就跟同事们申明:我这个人讲话的习惯是不念稿纸的,因此有时候,语言讲得过火或者讲得不够,是经常发生的,请大家原谅。我这么说,是希望大家不要一句一句话去抠,那样就没有意义。

  如履薄冰当报人

  1971年底,我调到《南方日报》工作。这叫“没有马就找头牛来”(笑)

  组织上安排我到报社,主要是当时没有合适的人选,我比较年轻,还有点文化基础。进报社工作之前,我一直从事农村的行政工作,管农业。我不懂办报,也不适合文字工作。我是很不愿意的,而且当时搞舆论宣传工作,很难。

  在当时的政治形势下,报纸宣传面广,影响也很大,我只能是如履薄冰,小心翼翼。办报政治敏感度要高一点,否则,糊里糊涂就会碰鼻子。

  我和报社几个领导经常轮流上夜班。头版怎么排版、大标题、小标题怎么定,语言表达有没有符合当时的趋势,这个很重要。自己拿不准,就打电话问在北京的《人民日报》。快呢,晚上11、12点就定版了;慢呢,要等到凌晨3、4点,甚至4、5点才定版。

  观察形势也非常重要,要和中央对口径,不能超越,更不能违反。要是出现另一个口径,那就要犯政治错误了。

  幸好,在报社工作那三年,没有出过什么错。提高了文字水平,算是最大的收获。

  管农业工作我成绩一般

  1974年,在广东省委运动办工作了半年。之后,我就被调到广州市委当书记,分管广州7个郊区县的农业工作。

  我在广州管农业工作那三年,成绩很一般。因为当时的农业政策没有改变,我也是老思想,没有突破那个框框。

  广州的粮食生产一直都在徘徊,年景好,增点产;年景不好就减产;还是靠天吃饭,突破不了那种沉闷的局面。这关键还是受政策上的束缚,缺少重大的措施调动农民的生产积极性。

  那时,一个生产队里多少亩地种粮食、多少亩地种经济作物,都是规定死了的。少种还要追究责任。我发现,盛产粮食的大队,种得越多,反而越穷。粮食价格是管死的,生产多了,又要加重任务,种粮食是很吃亏的。而且,这对耕种制度来说,也是不合理的,良田不能增殖,土壤肥力不能增加。

  “文革”后,我回到湛江去工作。这个时候,政治形势比较稳定、比较宽松,我下去农村调查时,发现湛江有1000多个生产队的农民偷偷摸摸搞“包产到户”,粮食总产量明显提高。

  那时省里还是公开指示,反对搞“包产到户”、搞“责任田”。我因此不跟上面声张,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暗中支持。

  “文革”虽然结束,但还是有相当多的基层干部还是过去的老一套,思想僵化,多少年习惯走集体化道路,一下子接受不了“包产到户”。有人形容这是“辛辛苦苦几十年,一夜回到解放前”。让农民分田单干,这不就又回到解放前了吗?有些基层干部还有失落感——农民自己干,就不需要干部来指手画脚。

  一直到1980年9月,中共中央发出文件,对包产到户的形式予以肯定。这种偷偷摸摸的局面才结束。

  广州一直观望北京的动向

  1976年初,周总理去世后,掀起了一股“反击右倾翻案风”。“文革”闹了十年内乱,从上到下都很疲惫,但是运动来了,不跟上形势,没有抓出几个斗争对象,又交代不过去。那时,广州一直在观望北京的动向,思想上比较混乱。

  “反击右倾翻案风”很明显就是“四人帮”搞的阴谋。这场运动没有持续很长时间,四人帮就“垮台”了。

  在官场中,利用政治运动搞打击报复、倾轧其他人的毕竟是少数。“文革”中各种运动,历来都是这样:人家搞起来了,你搞不起来啊,那就说是不是你本身有什么毛病、还是在包庇什么人。不反右倾,就说你本身就是右倾。那个年代,上面一有什么指示,哪怕不愿意搞,下面都要做个样子应付一下,没有“老虎”也要找只“猫”出来。

  不反思“文革”后果难料

  “文革”那十年,我变化起伏很大,回过头来看这十年,如果不是经历那个时代,我想我的工作可以做出成绩来。

  我当时正是四十多岁,对个人来说,是黄金时期,精力最充沛,最想有所作为的时候。结果这个运动、那个运动,一天到晚“搞搞震”,时间消磨掉了,人的命运也改变了。

  我常常感觉身不由己,觉得一些做法不是很妥当,但却只能跟着政治形势走。有想法也不能透露出来,只能藏在心底。回头再想想,该做的事情、想做的事情,都没有完成。这是我的遗憾,也是经历过那个时代的老百姓的共同遗憾。

  现在我们国家的路线是走对了。但是对“文革”这一段历史,有必要让后人去了解它。有句古语:“秦人不暇自哀,而后人哀之;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如果不反思“文革”历史,很难说以后会不会重演。

  图:

  年轻时的林若。资料图片

  (南方都市报)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