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评论:“天灾”不是“遮羞布”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10月12日11:10 四川新闻网

  “天灾”不能成为我们推卸保护生态环境责任的“免责金牌”,更不是我们对大自然种种贪婪行为的“遮羞布”。我们所要做的是反思曾经的短视行为,并马上积极行动起来

  在三江源,有人抱怨:“上世纪六七十年代这里养的牲畜比现在多得多,也没感觉到草不够吃,更不用‘减畜’;现在牲畜少了,还要‘减畜’。老天变了,我们也没办法。”这一席话引人深思。

  三江源生态恶化,不仅仅是“老天”变了。其中既有长时间全球气候变暖的影响,也是人类自身种种不当行为造成的。

  气候资料显示,上个世纪60年代开始,三江源地区气温升高、降水减少、蒸发量增大,呈明显干旱化趋势。近40年来,三江源地区年平均气温的增幅高于全国平均水平的4—7倍;年降水量以每10年2.81毫米的速率减少,而年蒸发量却在以每10年5.8毫米的速率增加。

  然而,以前我们并没有意识到这一“天灾”对三江源生态环境的严重影响,没有采取有效措施应对。牲畜养殖规模逐年扩大,大批淘金者来这里掏挖沙金,年年递增的“虫草大军”涌入草原滥采滥挖中草药,人们大肆捕杀狐狸、老鹰等草原田鼠天敌。

  一个又一个“人祸”,为“天灾”推波助澜,带来的后果十分严重:黄河源头的曲麻莱县守着黄河没水吃;曾经的全国首富县玛多县,变成全国最穷的县;曾经水草丰美的草原,变成不能再放牧养畜的黑土滩;曾经山川秀美的三江源,鼠害开始横行,草场大规模退化……一时间,“中华水塔”摇摇欲坠。

  面对来势汹汹的“天灾”,我们真的没办法吗?我们不能无动于衷,更不应该“助纣为虐”,而是应该积极主动地顺“天”而动,有所作为。2005年,国家开始实施青海三江源自然保护区生态保护和建设总体规划,计划到2010年投资75个亿,实施多个工程项目,以治理三江源地区生态环境。目前,工程已经实施了一年多,虽然还没有从根本上扭转三江源地区生态环境总体恶化的趋势,但我们已经看到了工程实施给三江源地区生态环境带来的可喜变化。

  “天灾”不能成为我们推卸保护生态环境责任的“免责金牌”,更不是我们对大自然种种贪婪行为的“遮羞布”。在“天灾”面前,我们所要做的是反思曾经的短视行为,并马上积极行动起来。

  (钟言)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