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与A1亲密接触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10月12日12:22 青年时讯

  A1战报

  2006年10月1日A1大奖赛第二赛季揭幕战在荷兰赞德沃特(Zandvoort)开战。刚刚加入A1中国队的车手程丛夫在自己的A1处子秀上以1:32:090的成绩完成全部比赛,取得了第九名、2个积分。另外,根据A1规则,中国队凭借这一成绩分享了A1大奖赛的2万美圆奖金。德国、美国、澳大利亚队分别取得本场比赛的前三名。

  10月8日,A1大奖赛在捷克布尔诺赛道举行了第二分站的比赛。中国队在北京时间17:05开始的冲刺赛中取得了第四名的成绩,时隔3个小时的正赛中中国队取得了第八名,在本站中共拿到6分。

  至此,在本赛季的前两场比赛中,A1中国队已经拿到了8分,排名23支车队中第10位。A1大奖赛的第三站将在11月12日首次来到中国北京——A1北京街道赛。

  荷兰之赛车文化

  2006-2007赛季A1的首站赛10月1日在荷兰的Zandvoort公园举行。

  A1的第二年度比赛的首站选择荷兰,据说是因为组委会完全被荷兰人对于赛车运动的热情折服。

  国人关于荷兰体育的记忆大致只有足球,从早年的三剑客时代到今天略显平庸的荷兰足球队,荷兰队少有登顶却一直稳坐足坛的第一阵营。伴随这段记忆里的当然还有橙色军团的球迷,无论面对是辉煌还是失败,球迷们似乎总能找到好的一面,他们享受着比赛,这也是荷兰球迷可爱的一面。

  对于赛车运动,国人仅算刚入门,这几年汽车的普及让一些人理解了疾驰抑或瞬间急转弯的挑战与乐趣;F1落户上海,舒马赫,隆巴索等一些原本陌生的名字也走进国人的视线。

  在中国,F1更多的是仰仗时尚的元素而满足了上座,其他的赛车比赛看台上观者寥寥。此时不禁长叹,中国赛车运动还有很长一段路要走。

  荷兰人对于赛车的钟爱因为门票的热销变得清晰可见,组委会为了满足车迷的热情不得不再多搭一些临时看台。100欧元一张的门票比起当地人的收入定价并不算高,赛道周围的山坡上照例是可以看比赛的,没准视线还好,不过您得早点占位置,而且还得掏上10欧元一张的进山费。

  A1门票在本地热销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是原F1荷兰籍车手维斯塔潘要代表荷兰队出战,然而因为赛前与车队没有谈妥薪酬的事儿,退出了比赛。组委会声明,可以无条件退票,但维斯塔潘的退出并没阻止车迷们的热情,他们照样要捧场,因为他们爱明星更爱这项运动。

  正式比赛中午才开始,可早八点就有陆续进场的,天气也够捉弄人的,一会儿雨一会儿晴,这也丝毫不能影响荷兰车迷的心情。赛车场外依旧熙熙攘攘,看台上人头攒动。

  这时我有点着迷荷兰的赛车文化,看比赛既是在心跳中期待一个胜负果,坐在场边,也在体味一种比赛的文化。

  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荷兰的车迷挺专业的,这一点从他们喝彩的点上可见一斑,这就像票友们看京剧知道在哪个坎节上叫好,网球迷们才能理解一个穿越的惊险,一个网前截击的美妙。

  文化这玩意儿听起来很虚。所谓文学、美术不只是那些笼统的艺术门类,那只意味着一种表达,在现实中,文化甚至是一种可以掌控你我的一种气场,一种思维方式。

  记得早些时候采访过美国女足世界杯,那天在洛杉矶玫瑰碗进行中美决战,并没有被时常见到的决赛所激动,倒是体育场外那些尽情享受阳光,做着BBQ的老美们着实给我上了一课,原来比赛还可以这样看的。享受一顿BBQ,然后走进球场为球队加油,原来生活可以这样美的。

  有一年偶尔在西班牙的一座小城看过一场足球联赛,这个寻常日街道上行人罕见的小城比赛当日变得拥挤,忠诚狂热迷恋,这就是西班牙足球文化。

  中国的赛车文化,现在谈中国的赛车也许尚早,但有一点是肯定的,只有中国形成了自己的赛车文化,那时的中国才能有自己的F1车手。

  A1之赛车选手

  凯撒大帝在进军罗马时说,我来了,我看见了,我征服。

  看程丛夫在赛道上勇敢地向前冲,我突然想起凯撒的那句话,中国人参与A1的意义在于让世界赛车界看到,我们真的来了;对于赛车手来说,同场竞技带来交流,带来眼界的开阔;征服对于每个车手来说都是梦想,

  作为第二个赛季A1的车手,来自北京的程丛夫与其他项目的中国选手有点不同,很独立,有些国际化。

  这大约与他们的成长的轨迹不无关系,与其他代表国字号队伍的选手不同,在赛车界的脱颖,程丛夫的后盾是家庭,而不是各级体校,据说为了程丛夫的赛车事业,从玩卡丁车到坐进正式赛车,程丛夫的家里至少有700万元人民币的投入。赛车这个新兴的项目并不在中国体育的举国体制之内。

  与其他球队对选手大包大揽的角色不同,程丛夫与车队的关系更像是合作伙伴,程丛夫看上去也是脸庞青春,但行事老练。

  国际化也许是中国车手必须迈出的一步,赛车是欧洲人的天下,A1的21支车队中,除了车手必须是本国人,从教练到机械师,几乎清一色欧洲人。

  程丛夫的国际化早年由他的父亲成就,到日本、意大利学赛车找教练,使得程丛夫一开始就与国际接轨。

  两年前在麦克拉伦F1车队年轻车手训练营的生活,让他的赛车生涯上了一个平台,进入了赛车世界的核心。在英国,程丛夫的日程总是被排得满满的。他要念大学,学习汽车机械的知识;他要为麦克拉伦测试赛车;他要参加英国雷诺方程式每一站的比赛;他要锻炼身体;他还要交朋友。

  这就是一个怀揣赛车梦的中国小伙的英伦生活,看上去有点不一样,但在英国,像程丛夫这样的年轻车手有上千人就是这样过的。

  赛道上的程丛夫有点北方人的劲儿,胆儿大,这一点与中国车手的保守有点不同。他敢冲,通常看程丛夫的比赛时常为他捏把汗,两车甚至几个车较劲时,程丛夫总是无畏地冲出来。

  程丛夫还有些霸气,在荷兰的Zandvoort赛道,程丛夫放言:我就是冲着冠军来的。这样的野心在赛场是一种财富。

  事实上在荷兰首站,如果不是与机械师联络不上,更换轮胎不及时,程丛夫的成绩还可以提高一步;第二站捷克站依然因为赛车有了一些意外拖了后腿,但赛车运动就是这样,比拼的不仅是车手的技能,还在考验车队团队,还有车。

  无论怎样,A1给了程丛夫一个舞台,像凯撒大帝那样对赛车世界说道,Icome,Isee,Iconquer(我来了,我看见了,我征服)。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