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评论:谁来关爱“空巢老人”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10月12日20:32 四川在线

  湖北黄石市楠竹林社区309栋的涂爹爹去世两天后才被邻居发现。据记者了解,该社区此前曾发生过两起独居老人突然发病昏迷不醒的事件,幸运的是他们都及时被发现抢救过来了(《东楚晚报》)。读了这条新闻后,笔者感触良多。“空巢老人”在孤独中死去,这不仅仅是对子女孝心的一种拷问,同时,也是对我们社会保障机制的一种拷问。“空巢老人”的问题,应该引起全社会的重视。

  如今,“空巢老人”已经成了一种较普遍的社会现象。据有关部门的统计,目前我国约有2340万65岁以上的空巢老人,京、沪、津等大城市空巢家庭已达30%以上。在这方面,城市比之农村更显紧迫,目前多数农村依然保持着邻里相通、来往串门的传统习惯;城市社区则不然,传统居民区的热闹温和、互帮互助已经让位于独立商业小区的“老死不相往来”,疏离冷漠日益凸显。因为子女不在身边,“空巢老人” 晚景显得凄凉,日子过得孤单寂寞。而据报道,有的“空巢老人”为得到子女的陪伴,还设立了“子女回家探望奖”,其孤苦无奈之状,令人动容。

  当前,由于受经济基础和物质条件限制,我们社会的养老事业尚有许多空白和不完善之处,如何让“空巢老人”享受到养老院、老年公寓、社区医疗服务站之类的服务?街道、社区如何定期探望“空巢老人”,及时了解他们的情况?怎样为老年人提供更多的活动和交流场所?值得我们去做的事情还有很多。据媒体报道,杭州一些社区为老人们推出了挂“黄手帕”和亮“小红灯”的举措,宁波的一些社区为“空巢老人”安装了“爱心门铃”……这些,都是值得称赞和仿效的。

  当然,来自社会的关爱仅仅是一个方面,而来自子女的亲情则是老人们最好的慰藉。眼下,有不少人把“养老”仅仅看作是满足老人衣食,而忽视了老人的精神需求。其实,在生活得到保障的今天,做子女的更应该关注老人的精神需求,陪老人散散步、看看电视、聊聊他们感兴趣的话题,或者多打几个电话,在关心他们的同时,也把自己的一些工作、生活的事情告诉老人,听听他们的意见,让他们获得参与感、价值感。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我们中华民族历来有敬老、爱老的优良传统,发扬尊重、关爱老年人的美德,解决好老年人尤其是“空巢老人”的养老问题,提高他们的幸福指数,让他们快乐地安度晚年,是全社会的共同责任,也是我们构建和谐社会应有的题中之义。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