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70年前,在哪里遇见鲁迅(朝花夕拾)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10月13日00:11 人民网-华东新闻

  

70年前,在哪里遇见鲁迅(朝花夕拾)
鲁迅公园内鲁迅铜像
70年前,在哪里遇见鲁迅(朝花夕拾)
鲁迅纪念馆内的塑像——鲁迅与青年木刻家在一起
70年前,在哪里遇见鲁迅(朝花夕拾)
鲁迅纪念馆内专心致志的观众10月16日。

  还有多少人记得这样一个日子?

  70年前这一天,一位瘦削矮小的老人在上海家中去世,身上被覆上了三个简洁有力

的大字:民族魂!他的葬礼,胡风、巴金等年轻作家扶棺,宋庆龄、沈钧儒等众多名人徒步送行,成千上万百姓自发参加……

  70年后,上海的秋日艳阳之下,街市繁华,人流匆促,市声喧嚣。这座城市,汹汹人流的心里,还有多少他的痕迹?多少人浓墨重彩地描绘着“老上海”的无边风月,而忘了这曾是他的城市?

  做一次纪念之游吧。为鲁迅先生。

  这是他逝世70周年的日子。这是他生活了9年又16天、度过一生最艰苦也最光辉日子的城市。有他的留痕无数。何妨做一次游览,追随他的足迹,便能感受一颗伟大灵魂的呼吸。这样的纪念,不是为他,只为我们自己。

  从横浜路景云里到山阴路大陆新村

  从上海闸北与虹口二区交界的横浜路景云里出发。一条貌不惊人的普通弄堂,石库门建筑,弄堂口“景云里”3字仍清晰可见,里面不仅有鲁迅在上海的第一个寓所,还有茅盾、冯雪峰、柔石等众多文化名人的住处,闻名中外的商务印书馆、东方图书馆也近在咫尺。那是1927年至1930年,鲁迅初来上海的艰难岁月,终日伏案写作,编辑那些因为查禁“往往有始而无终”的文化刊物,帮助柔石、殷夫等青年作家,到上海各高校讲演讲课,参加“左联”……

  从横浜路向北,鲁迅在1930年搬入了四川北路上的拉摩斯公寓,此后,虹口区的这一带一直是他的活动中心。在这步行可及的范围里,他曾一次次更换住所,原因只有一个:躲避通缉追捕等危险。不过,真正的居住地只有3处,最后一个,是在山阴路上的大陆新村9号——他居住3年半,最终病逝的地方。

  至今还保留着老上海生活气息的山阴路,不宽,不长,一头,通向有“左联”纪念馆、公啡咖啡馆等遗迹的多伦路;一头,连着鲁迅公园——那里,有鲁迅的墓和纪念馆。

  山阴路上,保留着不少模样矜持的英式花园洋房,还有青砖底上砌着红砖拱券和红色门窗的中西混合的早期建筑,太过华贵而不可能是鲁迅的居所。大陆新村明显要简朴得多,红砖红瓦,砖木红构。一排弄堂里,今天还是普通人家的住所,敞开的房门里有饭香,铸铁镂空的阳台上,有晒着的被子和花花草草,杂乱热闹的生活气息反衬着弄底的9号故居人去楼空的安静。那里,黑铁皮窄门内,浅浅的院里有鲁迅手植的桃树、紫荆、夹竹桃,二楼他卧室兼工作室糊着半透明彩色花纸的窗子半开。恍惚间,想象着会有一张清癯的熟悉的脸探出窗来,呵呵一笑,说:“进来吧?”

  “聊借画图怡倦眼,此中甘苦两心知”

  对于鲁迅,我们有太多僵化的片面的理解。在那样风雨如晦的岁月里,他有太多犀利的文字、激烈的言行,横眉冷对,投笔如匕,连一头直立的发也成了永不妥协的象征。事实上,我们不能遗漏过《朝花夕拾》里的真挚童趣,不能忽略他对于艺术的兴趣和良好鉴赏力、于传统文化的扎实根底,不能忘记他对于青年的热情和希望,也不能不因《两地书》里的深情而感动——鲁迅纪念馆里,还有鲁迅在1934年写的一首“题《芥子园画谱三集》赠许广平”:“十年携手共艰危,以沫相濡亦可哀。聊借画图怡倦眼,此中甘苦两心知。”让人想见两人的日常生活,以及他心里对爱人的感激、相知。

  每天,不伏案工作的鲁迅,便是从这里出发,拐过街角,到内山完造的公寓和内山书店——据说,他来过500次以上,购书上千册。如今,内山书店变成了银行营业点,却还保留着旧式大门,挂着内山先生与鲁迅的浮雕像和文物保护标牌。不少人都是在这里找到鲁迅,在小书店的“漫谈席”处留言或者简短交谈,然后一路走到多伦路上,在公啡咖啡馆或者ABC茶店坐下讨论、开会。

  “先生死了,民族之魂却是不会死的”

  多伦路上,今天的“左联”纪念馆,当年的中华艺术大学之外,有太多惹人艳羡富贵的“某公馆”的牌牌,太多做假古董文物生意的摊点招牌。真正让人怦然心动的,却只有孤单地站在街头草树间的那些文化人塑像,叶圣陶、沈尹默……“领衔”的,正是瘦小的坐着的鲁迅。

  纪念馆里,陈列有鲁迅在北京外出演讲时穿过的旧棉袍,能让人生动地估计,他的瘦小。旧照片里,他就是穿了这长衫站在学子中间的,瘦小,却高大得不容忽视。他的墓前有雕塑,一样的清癯矮小,看时却总有仰望之感——不必借助于高高的底座,便需仰望。

  这才是一座城市、一个民族的灵魂和脊梁。

  如叶圣陶先生在他葬礼上所说:“先生死了,民族之魂却是不会死的。”

  这也是不能忘却的纪念。在70年之后,愿我们仍能与先生相遇。

  本文图片由本报记者周寅杰摄

□本报记者 姜泓冰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