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张朝岑与贵州农民的千里情缘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10月13日04:12 大河网-河南日报

  

张朝岑与贵州农民的千里情缘
9月27日下午,风尘仆仆从贵州回来的张朝岑脸没洗、饭没吃,放下行李就来到县邮政局,将2.4万元钱寄到贵州省大方县达溪镇的财政账户上。

  10月8日,记者见到张朝岑时,他仍掩饰不住内心的激动。他说,承诺兑现后浑身轻松。

  “决不能让别人说咱河南人说话不算数”

  事情还得从一年前说起。

  在贵州支教的华中农大学生徐本禹的事迹被中央新闻媒体报道后,作为鲁山县广播电视局新闻中心主任的张朝岑深深为之感动。2005年4月,他只身一人自费到贵州,寻访支教志愿者,完成了他的心灵之旅。在十余天的寻访中,张朝岑的心被贵州山区的贫困刺痛着,他萌生了为西部做一点事的心愿。返回前,张朝岑对贵州大方县大水乡党委书记沈义勇说:“我要尽力帮助你们。”

  从贵州返回后,他开始冷静地审视自己的承诺:一个月的工资不足600元,兑现承诺绝非易事。因此,他曾产生过放弃的念头。但张朝岑是个非常讲诚信的人,他认为,作为一个河南人,一个记者,哪怕困难再大,也要兑现诺言,决不能让别人说咱河南人说话不算数。

  今年9月17日,张朝岑向单位请了假,再赴贵州,踏上了兑现承诺之旅。

  “水是救命的,我就帮你们建水窖吧”

  9月19日,经过长途跋涉,张朝岑来到了大方县,见到了沈义勇。此时,沈义勇已从大水乡调到县里工作。沈义勇介绍他去了达溪镇。

  村里没有像样的路,没有电,群众几乎是过着原始生活。老百姓家中没有像样的家具,一半以上的人家住的是草房,有户人家7口人住一间房子、睡一张床。眼前的一切,深深地刺痛了张朝岑的心。

  9月21日一大早,张朝岑又去了另一个村——极度缺水的大湾村。

  刚走进村,张朝岑就看见几个人背着水桶从山上吃力地走下来。村党支部书记杨光元告诉他,大湾村虽然年降水量不少,但水过地皮干。距大湾村3公里远的后山有两眼山泉,村里的人畜用水全靠那两眼山泉。在那条年复一年的背水路上,不知有多少人摔坏了木桶,也不知有多少人摔坏了手脚。天旱时,山泉枯竭,村民要到6公里外的地方去背水。

  近几年,个别经济条件稍好的农户想方设法筹措资金,建起水窖。但是,很多农户还建不起水窖,该村500余家农户只建起了80座水窖。达溪镇党委书记李义军说,政府也扶持老百姓建水窖,但他们镇每年政府扶持指标只有8~10个,几乎是杯水车薪。

  目睹着那些背水农民的身影,张朝岑的心里充满了酸楚。他随着背水的农民沿着羊肠小道去背水,第一次体会到了西部人缺水的艰难。随后,张朝岑对李义军说:“水是救命的,我就帮你们建水窖吧。”根据村里提供的名单,张朝岑确定了30个特困户,每家补贴800元,年底前建起30座水窖。

  “即使自己过得差一点也要帮助别人”

  2.4万元,对于有钱人来说也许不算什么,但对于张朝岑来说,却是他多年来一点一滴积攒下的稿费和单位的奖励。

  滴滴血汗钱,张朝岑要用到他认为最合理的地方。下乡采访,他慷慨解囊资助10多个孤寡老人和14个贫困学生。

  “崇尚精神生活的人,即使自己过得差一点也要帮助别人。”有人评价他说。

  10月8日晚,张朝岑对记者说:“说实话,我不是有钱人,作出这样的决定对我来说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我曾经有过犹豫,但西部的贫穷对我的震撼太大,我无法控制自己,捐出这些钱,我永远都不会后悔。”

  张朝岑千里迢迢,到贵州兑现承诺,在当地引起了强烈反响,贫困农民从心底感激这位素不相识而慷慨解囊的河南记者。

  10月7日,记者电话采访了贵州省大方县达溪镇党委书记李义军。李义军告诉记者:“大湾村群众听说张朝岑要为他们捐款建水窖,开始还半信半疑,直到他的钱打到我们账户上后,才知道这是真的,他们感激得无法形容。”

  据李义军介绍,再有半个月,就要开始建水窖了,到11月底30座水窖将全部建成。到那时,他们将邀请张朝岑再次去达溪,由他验收,合格一座给一户发800元补助。③3

  □文/图本报记者聂世超本报通讯员段孝和

  张朝岑只身一人自费到贵州贫困山区帮扶。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