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银行业面对开放该补哪些课?(焦点报道)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10月13日04:24 人民网-人民日报海外版

  

银行业面对开放该补哪些课?(焦点报道)
陈学彬
银行业面对开放该补哪些课?(焦点报道)
谢太峰
银行业面对开放该补哪些课?(焦点报道)
陈 颖主持人:薛 萍

  嘉 宾:陈学彬 复旦大学金融研究院副院长

  谢太峰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金融学院副院长

  陈 颖 中央财经大学金融学院副院长

  根据我国加入世贸组织的承诺,今年年底将实现金融业的全面开放,中资银行将与外资银行站在同一起跑线上竞争,我国银行业能否应对这一挑战,是人们普遍关注的问题。本报就此采访了几位金融专家。

  银行业进行了相应准备

  问:您认为,对于金融业即将实现全面开放,中国银行业准备好了没有?

  陈学彬:中国银行业积极地进行了相应的各种准备。如,几大国有银行先后进行了企业制度的改革,现代公司法人治理结构得以建立。原有的股份制银行,进一步建立和完善责权利清晰的决策机制和激励约束机制。这为商业银行应对激烈竞争奠定了制度基础。商业银行从过去盲目追求规模扩张、争存款和争贷款、忽略风险控制和资本回报的经营理念向重视资产质量、风险控制、资本回报转变,审慎经营,稳步发展的经营理念开始建立。商业银行内控系统的建设、IT技术的广泛应用、电子支付系统和网络银行的建设为银行业规避风险提供了技术装备基础。战略投资者的引进,国外留学人员的加盟以及在职员工的培训等,为应对国际银行业竞争奠定了一定的人才基础。

  谢太峰:我认为,总体来看,面对金融业全面开放的新形势,我国银行业的准备仍不能说十分充分,至少在三个方面还存在不足。

  首先是物质准备不充分。我国银行必须做好应对大型外资银行竞争的物质准备,增强资本实力,提高资本充足率;尽快化解不良资产,提高资产质量。在这两个方面,我国银行显然准备还不十分充分。

  其次是精神准备不充分。虽然5年来,银行业对金融市场全面开放后可能遇到的严峻形势有了一定的精神准备,但一些银行还没有自上而下形成一种强烈的危机感和紧迫感;强烈的竞争意识也还没有树立,一些银行仍习惯于或寄希望于政府的保护和救助。

  最后是环境营造不充分。如还没有为银行业的经营和发展营造一个适宜的社会信用环境,我国银行业经营与发展的政策环境和法律环境还不很宽松我国一些银行在经营中仍然或多或少地受到来自地方政府部门的影响等等。

  陈颖:面对金融业的开放,我认为不能够用是否准备好了来回答。因为“准备好了”是针对比较确定的事件。金融业的开放会带来很多我们以前无法预料的事情。我们现在所作的准备只是针对目前已知的、确切的差距做出的,而以后还会有很多我们目前不可预知的事情。因此中国银行业需要持续不断地做各种工作,有的是前瞻性的,有的是后补的,必须紧跟变化,不断调整思路和做法,以适应银行业的对外开放和迅速发展。

  制度建设和人才最弱

  问:相比外资银行,中国银行业在哪些方面还比较欠缺?

  陈颖:在金融监管方面存在一些很急迫的问题,一是我国目前在法律法规方面,尤其是外资银行与内资银行的管理方面依然存在很多问题。二是我国金融业的发展在总体把握上需要在效率和安全这两个极难做出抉择的问题有一些基本的判断标准,把握好相关关系。

  陈学彬:商业银行经营管理体制、决策机制、激励约束机制和内控机制等制度建设还需进一步完善和落实。目前,我国的商业银行基本上在形式上已经建立起现代商业银行的组织架构和管理体制,但其真正有效地实际运行和发挥作用,还有待于各种体制机制的进一步完善和落实。真正的政企分离、银行高管人员任用的市场化、“惟官惟上”观念的转变等都有赖于体制机制的真正转变并落到实处。

  谢太峰:我认为,相比外资银行,中国银行业在以下方面还比较欠缺:经营机制与经营效率的欠缺,使得我国银行的经营效率包括融资效率、资金运用效率、经营效益等都与外资银行存在较大差异。经营模式与业务品种的欠缺。在分业模式下,我国银行的经营范围较为狭窄,业务品种较少。这导致在对客户的吸引力与银行的竞争力上,必然产生不可忽视的差距。经营环境的欠缺,包括社会信用环境的欠缺、政策环境和法律环境的欠缺等。

  转变机制与国际接轨

  问:中国银行业需要着重在哪些方面作出努力?

  陈学彬:面对国际同行激烈竞争,我国银行业的唯一出路就是进一步深化改革,完善体制和机制,切实转变观念和理念,以股东价值最大化为目标,以客户需求为中心,加强人才的培养和使用,加强制度、产品和服务的创新,加强风险的防范和控制,加强与国际同行的合作与学习,在日益国际化和全球化的金融市场的激烈竞争中求生存和发展。

  谢太峰:我认为,需要着重做好以下工作:切实转变银行的经营机制。对于商业银行来说,实行股份制和上市本身不应当成为所追求的终极目标,而应通过改制和上市真正建立起适合开放形势下中外银行竞争需要的现代金融企业的经营机制。如果做不到这一点,即使披上了股份公司或上市公司的外衣,也难以提高银行的经营效率和竞争能力。

  在经营模式上逐步与国际接轨,要逐步放松对商业银行经营范围的限制,在有效控制风险的前提下,允许银行逐步实行混合经营,以便增强国内银行对客户的吸引力。

  增强商业银行的创新能力。就商业银行自身而言,要增强创新的主动性;就监管部门而言,要逐步建立“法不禁止即可行”的监管理念和监管制度,以便为银行的业务创新创造一种宽松的外部环境。

  银行的经营创造适宜的环境。目前的重点应放在信用制度建设上;同时要根据金融业全面开放的新形势,适当放松对国内银行业务经营的限制,尽量为银行的经营创造更为宽松的政策环境和法律环境。

  陈颖:还有一个可能会忽视的问题是,需要在银行业的开放过程中,因势利导,建立适宜我国国情的银行业市场结构,包括中资银行与外资银行的比例、国有股份制银行与一般股份制银行的比例、大型银行与小型银行的比例结构等,以适应不同社会经济层次的发展需要,并且利于国家做出宏观方面的调节和控制、防范金融风险。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