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今年去年前年…22年“傻根”找到恩人“红娘”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10月13日05:00 四川在线-天府早报

  从来没有看过电影,53岁的农民李兴科不知道谁是“傻根”,但在成都一路走下来,在旁人眼中,他就是“傻根”。

  从金堂乡下来到成都,寻找一个失去联系已22年的人,作为惟一线索的地址,已旧楼变新楼,“物非人非”,无从找起。整整3年,他都抽时间到此地打听:进军皮鞋厂附近那个红楼搬哪里去了?认不认识曾德君?李兴科的想法很简单,现在生活好了,找到20多年前

的“红娘”曾德君,送上自己果园里丰收的橘子。
今年去年前年…22年“傻根”找到恩人“红娘”

  去年,今年,每年他都在找

  “今天早上4点多就睡不着了,想到你们可以帮助我找,激动得很。”昨(12)日53岁的李兴科咧嘴一笑,眼角本来就很明显的皱纹如菊花般绽放。李兴科说,摆在脚面前的这些橘子是凌晨5点多,打着手电筒去自家果园里摘的。“正好‘洪’(丰)收了,如果今天找得到,见面就给她尝。”

  李兴科是个果农,不识字,摸出身份证给记者看自己家的地址:金堂县五凤镇金凤村25组。这么多年,来成都次数屈指可数,却因为寻找一个叫曾德君的好人,火车站成为他最熟悉的地方。昨日,10点就到达成都火车站,然后买好了下午回家的火车票。李兴科说,失去联系20多年,2003年9月的第一次寻找,他还记得,秋老虎肆意烘烤大地,下车不一会儿衬衣已经湿透了。凭着记忆走到二环路北的一段路,他有些迷糊了:20多年没有来过了,这里全变了。“那个进军皮鞋厂怎么走呢?”李兴科向附近商店打听。“早就没得了!拆了好多年了。”“我还记得,她家就在那个鞋厂前方半里路,红色砖房,去过一次,我还在她家吃过饺子……”李兴科这样说,但人家只是摇头,“太多年了,不晓得搬哪里去了。”

  由于热,上衣口袋的100元钱已经湿了,李兴科花了1元钱吃了碗面,又到处询问了,才失望而归。

  2004年、2005年他来了,只有一个名字和旧址的记忆,他次次寻找都落空。他说,今年找不到,明年和以后几年还要来。

  左找,右找,找不到就会哭

  “是不是不找到,心就不安?”记者一问,李兴科激动起来,一手指着左胸口,一手在口中挥舞着:“姑娘啊,你说到我内心去了,说到这个主血管了……”这几年的寻找都落空,他说自己不觉得辛苦,自己觉得愧疚:“有时候,想到都会哭,人家对我有恩,我送个水果都送不到……”

  李兴科要找的曾德君是一名列车乘务员,叫“红娘”,非亲非故的,但曾德君热心帮家境贫寒的他考虑过“个人”问题,而且还劝导,让他做小生意,与“幸福”结缘。

  “那个时候,穿双完整的鞋都是梦,家里的鞋都是露指头露‘屁股’。”“当时我是做‘小生意’,常坐曾大姐跑的那趟车,就熟悉了。”李兴科说的小生意是:背豌豆、胡豆,从家里到石板滩去卖。在车上,曾德君帮他抬背筐,帮忙补票,热心聊天。“人家是领月工资的,从来都没有嫌弃过我们这些农民,而且我那么穷。”一感动,李兴科声音就大了起来,“米票1角3分8,清油票6角9分3,清楚得很,单位给她,她就给我。”曾德君还曾经到他家去过,吃了一碗红苕稀饭。“那个时候是草房子,有人还笑我,这么破,你还好意思让人家来耍,”

  曾德君并没有笑话,见快30岁的李兴科没有对象,反而热心张罗,虽然后来的妻子是别人介绍的,但是李兴科却认为:曾大姐是第一个关心自己“个人生活”的人。

  1984年后,两人失去了联系,直到2003年开始种水果,就开始寻找了。

  哎呀,哎呀,终于找到你了

  长脸、短发,一脸的和气———这是李兴科回忆中曾德君的模样,根据年龄推算,现在的曾德君应该退休了。

  10月12日下午2点10分,记者和李兴科先来到了火车北站客运段的离退休管理室。工作人员开始在花名册和社报登记册上寻找曾德君。

  2点30分,曾德君的名字找了出来:杨柳村122栋3号。在场的人都松了口气,李兴科高兴地站了起来,一直说着谢谢。

  下午3点25分,杨柳村122栋3号终于找到了。“曾德君好像就在院子里打麻将。“走进去,守门大爷的一句话让他精神一振,“我看到了,那个带眼镜的就是她。”李兴科说着,加快了步伐。面前一个身材较瘦的婆婆站了起来。“哎呀,哎呀,终于找到你了,都老了。”由于激动,李兴科的脸通红,一把抓住了她的手。“记得不?哎呀,我找了你好久啊……”一桌打麻将的人,还没有反映过来,李兴科就开始噼里啪啦说开了,曾德君笑了。“怎么不记得,李兴科嘛。”

  坐到曾德君家里,李兴科的脸还是红红的,一边回忆,一边交代现在,他一直“哎呀”着来表示自己的激动。曾德君爽朗地笑了:“这么多年了,他还是这么直来直去,简直没有想到,他会找到这里。”话音刚落,李兴科忙着递上橘子,接上了话。“找到就对了,以后你不要买水果了,我以后每年都送来。”

  因为回程的车票已经买好,坐了20多分钟,李兴科就不得不告别了。在车上,他一直念叨着。“哎呀,高兴得很,我主要想告诉她,我有个果园,儿子上大学了,现在很知足……

  □记者手记

  知恩图报

  经过这一天的寻找,李兴科又多了几个“恩人”———帮他打报社热线求助的小商店老板、退休管理室的工作人员、还有本报记者。他有些愧意地说,早上5点起来,怕摘的橘子不够。

  中午在报社食堂吃午饭,李兴科再三看菜单,最后记者刷卡29元钱,他还耿耿于怀。晚上7点47分,李兴科再次打来电话:“反正你们太好了,我内心说不出来,我一辈子都不会忘记你们的。”“吃菌子,哪能忘了疙地儿(根)的情。”李兴科执着地知恩图报,一颗淳朴的心,才值得人们一辈子不要忘记。早报记者谭晓娟实习生陈亚琴摄影向宁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