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荆涂山下龙腾越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10月13日06:37 中安在线-安徽日报

  初秋时分,记者来到蚌埠采访,穿行淮河两岸,但见成熟的石榴挂满树梢,出土的花生堆成小山。市区内,美丽别致的建筑,川流不息的车辆,宽阔的马路,五色的鲜花,一个生机勃勃的现代化中型城市跃入眼帘。

  “和资源型城市相比,蚌埠制约要素多,历史包袱重,没有祖宗饭可吃,我们只有吃智力饭才能实现新的跨越。”9月16日,在蚌埠市第九次党代会上,市委书记梁卫国一语道

破了蚌埠经济的现状与发展趋势。

  作为一个老工业城市,蚌埠在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型过程中,企业改革改制、下岗失业人员增多、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滞后等诸多难题困扰着蚌埠市委、市政府。截至去年底,蚌埠共完成173户国有企业改革改制任务,安置职工79710人,安置费用高达13.2亿元。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蚌埠人在困难面前,负重爬坡,二次创业,全市经济实力在“十五”期间跃上了新台阶。2005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311亿多元,年均增长10.8%%,人均生产总值超过1000美元;财政收入39.54亿元,年均增长13.4%。

  自主创新领舞工业腾飞

  安徽丰原集团公司近日传来喜讯,利用秸秆转化燃料乙醇关键技术获重大突破,新技术让“土地里种出能源”成为可能,将为我国乃至世界开启生物能源的时代之门;安徽应天新能源有限公司生产出国内第一台太阳能发电试验样机;蚌埠华益导电膜玻璃公司一举成为亚洲最具实力的ITO导电膜研发和生产的龙头企业之一……

  今年以来,蚌埠企业不断推出在全国乃至国际上“叫得响”的创新发明,“蚌埠创造”由此为越来越多的人所熟知。从“蚌埠制造”到“蚌埠创造”,一字之差折射出蚌埠市坚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给全市工业带来的喜人变化。

  蚌埠振兴靠工业、工业振兴靠企业,特别是靠那些拥有雄厚智力优势的高科技、自主创新型企业。

  近年来,蚌埠市加大资金投入,出台了多项鼓励企业自主创新的优惠政策,引导企业成为市场创新主体。全市现有国家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个、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个、博士后流动工作站2个、省级企业技术中心14个、各类专业科研机构13个,基本形成了以企业为主体,以科研院所、高等院校为外援的创新体系,各类专利申请量逐年提升,生物能源、玻璃新材料、汽车零部件等领域取得重大技术突破。到2006年,蚌埠市共有高新技术企业28家,其中国家重点高新技术企业4家,经过认定的高新技术产品38个,2005年高新技术产业实现技工贸总收入78亿元,出口创汇1.78亿美元。

  “蚌埠创造”引领全市工业实现跨越式发展,全市产业及产品结构发生了质的飞跃。今年以来,蚌埠市规模以上工业经济生产继续保持增长态势,累计实现工业增加值51亿多元,同比增长15.3%;累计完成现价工业产值149亿多元,同比增长14%以上。蚌埠的精细化工及农产品深加工、机械装备及汽车零部件等优势支柱产业不断壮大,在安徽乃至全国声名显赫。

  招商引资撬动发展杠杆

  2002年以来,蚌埠市招商引资工作连续三年名列全省前茅,2005年蚌埠引进省外资金33.7亿元,利用外资首次突破一亿美元大关。经济发展、城市建设、公用基础设施改造等等一切,在招商引资的杠杆撬动下加速推进,一度发展沉闷的蚌埠经济,迸发了发展的内在活力。

  蚌埠市在招商引资工作中注重以存量引增量,以增量盘活存量。他们结合经济实际,特别是工业现状,围绕优势产业的产品延伸及配套、企业改组改制、城市综合开发、科研成果转化等加强项目规划和储备工作。该市还按照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高效能管理的目标,完善和启动高新技术开发区、新城综合开发区及怀远、固镇、五河、淮上等县区工业园建设,让它们成为招商引资的重要载体。美国联合能源公司、比利时格拉特公司、香港伟业集团、华润集团、华源集团等一批国内外大企业的入驻,显著提升了蚌埠的工业化水平,加快了皖北商贸物流中心建设的步伐。

  分赴广州、福建等地招商;面向全国公开选聘招商顾问;筹备“2006中国花鼓灯歌舞节暨蚌埠投资贸易洽谈会”。今年以来,蚌埠市各项招商引资活动紧锣密鼓,每一次招商引资,当地政府都坚持把对投资者的服务做到招商一线、最前沿。9月中旬,梁卫国通过媒体郑重承诺:“蚌埠市委、市政府将进一步扩大开放、优化环境,促进企业发展……对企业发展中遇到的问题,只要在政策、法律允许范围内,完全有信心处理好,而且言出行随。”

  拉开框架打造秀美新城

  由“渔村古渡”逐渐发展起来的蚌埠,在现代化进程中遇到一道天然屏障:北有淮河阻隔,南有机场挤迫,城市只能沿淮河向东西方向发展,呈现“哑铃”带状形态。城市资源得不到合理利用,区位优势得不到充分发挥。

  为彻底改变这种现状,蚌埠市创新思维,用“经营城市”的理念建设城市。迁建机场,并实施了令人惊叹的淮河文化广场建设。

  “十五”期间,在政府财力有限的情况下,蚌埠市累计完成基础设施建设投资104亿元,城镇化率达36%%,城乡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完成了城市总体规划修编,调整了市区行政区划,市区面积增加到601.5平方公里,市区人口达到90.5万。他们老城改造和新区拓建并举,机场搬迁、朝阳路公路桥、淮河公路桥、龙湖大桥、大学城等一批城市重点建设项目相继建成。城乡交通体系逐步完善,合徐、界阜蚌、蚌明高速公路建成通车,县城和中心镇建设也如火如荼。在“完善东西、发展南北、整体推进”的城市建设框架下,蚌埠市还从“以人为本”的执政高度出发,增加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投入,市政道路建设全面铺开,城区已形成了“七纵七横”的路网结构。

  一个秀美宜人的崭新蚌埠,正成为人们安居乐业的家园。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