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易中天:月是故乡明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10月13日07:20 长沙晚报

  

易中天:月是故乡明

  昨日上午8时多,易中天乘飞机抵达长沙。石祯专 摄(图中右上方为易中天给本报读者的题词。)

  

易中天:月是故乡明

  易中天的精彩语言,常常引发热烈掌声。

  

易中天:月是故乡明

  不少读者拿着易中天著的《品三国》找易中天签名。

  

易中天:月是故乡明

  面对记者提到的敏感话题,易中天总是闭口不谈。除署名外均为 贺文兵 摄

  深秋的长沙依然热力不减。昨日上午8∶30,厦门大学人文学院教授、中央电视台《百家讲坛》著名主讲人易中天只身从厦门飞抵故乡长沙。刚下飞机,他就被家乡浓浓的亲情包围了,当有记者问他“上一次回到故乡是在什么时候”这个问题时,能言善辩的易中天顿了顿,方才笑着说:“你们太热情了,热情得使我真的一时想不起来了!”

  11∶15,记者应约准时敲开了易中天所住酒店房间的门,对他进行了正如他自己所说的“剥下附加在人物身上的光环”似的专访。“剥下光环”的易中天率性风趣,谈吐自如。

  品长沙:已经找不到童年的影子了

  凡是介绍易中天的文章,开头总会说他是“湖南长沙人,1947年生。”其实,易中天在长沙只生活了六年,“1953年,全国的大学实行院系调整,我父亲原来在湖南大学教会计专业,被调整到了现在的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我们一家随父亲在这一年迁到了武汉。”

  易中天说,他前一次回长沙是在去年清明,“因为我祖母死后葬在汨罗,去年清明时,我80多岁的父亲前去扫墓,我从广州飞到长沙与他会合。”据易中天介绍,他家原来住在长沙韭菜园一带,现在仍然有个舅舅住在长沙南门口。而且,在长沙还有很多亲人,“我以前来长沙就住在他们家里,由于一直很忙,每次都是来去匆匆,对长沙的印象并不是很深刻。”在被问及为什么他写的《读城记》没写到长沙时,他说主要是自己六岁时就离开了长沙,对长沙并不熟悉,加上又是自己的故乡,“有点怕评价,我总不能凭一个六岁细伢子的印象来解读长沙吧!”

  不过,易中天说这几年长沙的变化实在是“很快、很大”。现在,“我已经找不到童年的影子了哦!我只是记得长沙最有名的小吃就是臭干子和米粉,今天我一进市区就搞一碗粉吃了。”他吃完米粉刚走到大街上,遇到一位骑摩托车的长沙市民,那人一下将摩托车调转头停在他面前问:“您是易中天教授吧?”

  《品三国》:下篇10月25日在央视开播

  易中天因其在中央电视台《百家讲坛》所讲的《汉代人物风云》和《品三国》而声名鹊起。通过这两次的“开坛论道”,他不再仅仅只是厦门大学人文学院的教授了,一举成为当前国内最炙手可热的学者和作家,成为众多女青年崇拜的“学术超男”,并在网上声称“嫁人就要嫁给易中天。”《品三国》天价拍卖出版后,成千上万的“意粉”或“乙醚”每次都把他签售的地方挤爆棚。

  然而,《百家讲坛》已播出的《品三国》只是上篇,现在,上篇已经讲完一月有余,下篇什么时候开讲一直是广大“意粉”关心的话题。易中天告诉记者,《品三国》下篇已经录制了几集,中央电视台决定在10月25日开播。“本来要多录制几集的,我的确是太忙了,只能边播边录后面的。”至于下篇分多少讲,现在也没有定,但“一定不会少于24讲。”

  易中天表示,利用大众传媒讲解历史不是他的首创,“在国外,早就有这种形式的节目了。在国内,我不是第一个开讲的人,是否让我继续讲下去的决定权不在电视台,我的‘老板’是全国的观众,既然大家都喜欢这样的学术讲演,我为什么不继续讲下去?”

  品批评:真正的历史学家不批评我

  易中天教授的迅速走红在社会上被称为“易中天现象。”易中天在受到众多追捧的同时,也遭来了众多的“骂声”和质疑。有学者批评他将历史庸俗化甚至粗俗化,还有一些人觉得易中天有炒作嫌疑。

  当记者就这个问题发问时,易中天笑了笑说:“我拒绝评价我自己,别人要怎样评价那是他们的事。我是借助大众传媒成名的,我的成名肯定是迎合了社会的某种需求和心态,但是究竟是哪种心态,就让评论者说三道四好了。有人喜欢就一定有人不喜欢。喜欢和赞成的呼声越高,反对的呼声相应越高。”说到这,易中天话锋一转:“有一种现象不知道大家注意了没,为什么真正的历史学家不批评我?相反,那些喜欢批评我的人都不是研究历史的。我也不是研究历史见长,他们的批评分明是外行批评外行嘛!再说,现在很多东西都可以进行通俗化处理,为什么学术就不可以通俗化?”

  易中天认为,中国目前从事传统学术研究的人不是少了,而是多了。“学术研究是个很神圣的事情,是要耐得住寂寞的。但像我这样的学术普及就不同了,现在不是多了,而是好的普及方式太少了。我不希望大家都去关注历史,大家毕竟还有许多事情要做……但我希望大家多关心一下历史。”

  品知青:让我明白生活毕竟不是诗

  易中天1981年毕业于武汉大学,获文学硕士学位并留校任教。他长期从事文学、美学、心理学、人类学、历史学等多学科和跨学科研究,著有《〈文心雕龙〉美学思想论稿》、《艺术人类学》等著作。出版了《易中天随笔体学术著作·中国文化系列》即《闲话中国》、《中国的男人和女人》、《读城记》和《品人录》等书。

  1965年,易中天在武汉高中毕业后意气风发地奔赴新疆,成为150团一名军垦战士。他在新疆当了13年的知青,直到1978年考上武汉大学中文系的硕士研究生才离开。易中天说,正是这段知青生活使他知道了社会底层人士的疾苦,并“使我明白了生活毕竟不是诗这个简单的道理。”易中天非常感谢自己曾经有过那样一段生活经历,他说,自己之所以能够“剥下那些附加在历史人物身上的光环,从人性的角度将历史人物还原”就是因为他有底层的生活经历,“这些经历不是在学校里可以学得到的,也不可能在书本里找到。”

  “您这样说是不是说您的《品三国》也要感谢那段知青生活?”记者问。易中天哈哈一笑,说:“你们做媒体的联想能力真强啊!应该承认有关系,但不是必然的关系。”

  品明星:做学术明星一点也不好玩

  易中天在多个场合说自己平日生活里讲话的口气就和他讲《品三国》一样,而且,他在接受有关媒体采访时说,在没有成名以前是一个快乐的“小老头”,“没事的时候,我还经常去遛狗。”

  据了解,易中天在武汉大学教书时,时常和那些作家班的学员一道在学校旁边小巷子里的餐馆里边喝酒边漫无边际的神侃。1992年,他调到厦门大学人文学院任教授。后来,他在教书之余受邀成为凤凰卫视《纵横中国》节目的嘉宾。去年,他因“很适合在电视上讲授学术问题”而加入中央电视台《百家讲坛》主讲人的行列。“可以这样说,我是从凤凰卫视走进电视圈的,是中央电视台成就了我。”

  “做学术明星的滋味也不好受。现在你看我,就和‘双规’的人差不多,哪有什么自由哦。说心里话,做学术明星一点也不好玩!”易中天说着,又是一阵爽朗的大笑。

  易中天此行来长沙将在今天举行“中国文化的精神”和“中国文化与中国人”两次讲座。他说,中国文化的精神可以概括为“以人为本的人本精神、脚踏实地的现实精神和追求和谐的艺术精神”三句话。至于“中国文化与中国人的关系,你们在听完了讲座后就会知道了。”说到这,易中天仍不忘幽默一把。

  不知不觉,近一小时的采访就在这此起彼伏的笑声中结束了。临分手时,记者请易中天教授为家乡报纸的读者题词,他起身走进卧室的写字桌前坐下,欣然写道:“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向长沙晚报的读者问好!”

作者:记者 范亚湘 周小华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