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评论:辨析:仇和“铁腕”治污的公共治理困境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10月13日09:02 金羊网-新快报

  ■石敬涛

  江苏准备用三年时间打一场整治化工企业的硬仗,而此仗的主帅正是“沉寂”多日的仇和。10月9日,江苏省政府召开全省电视电话会议,仇和在讲话时要求用“最坚决、最严格、最彻底”的措施,彻底整治“小化工”环境污染和安全问题。

  “仇和铁腕整治排污大户”,是媒体在报道此新闻时的标题。我们看到,对于这则新闻,引起公众注意的,并不是治污,而是“仇和”以及“铁腕”这两个关键词。对于仇和这一公共人物以及其在宿迁任职时的铁腕改革,至尽仍在坊间争论不已。而同样,现在对于“仇和铁腕整治排污大户”,坊间也是抱以谨慎的或欢迎或担忧,治理行动还未真正实施,争论已起。

  针对治污本身,可以说是没有多少争议的。而真正让公众争议和喜忧参半的,则是仇和以及其“铁腕”。

  这几乎是一个悖论,如果不是“最坚决、最严格、最彻底”的“铁腕”,牵涉多方利益的治污行动,就有可能遭遇抵制,甚至有沦为流产的可能。毕竟在一些地方,一些污染大户同时也是地方经济的纳税大户,一些工厂,甚至是地方经济的台柱子;而反之,如果用以“铁腕”,鉴于仇和在宿迁的“铁腕”改革及其争议,人们又有担心。尤其是在一个民主建设的时代背景与语境下,先天有着蛮横味道和强权逻辑的“铁腕”,又很容易让民众产生抵触心理。

  而实际上,不单是在江苏治污公共治理行为中,在公共管理的范畴内,也有着上述同样的悖论与困惑。“铁腕治污”以及由此引起的争论,也是整个社会转轨进程和改革进程中所面临的一个困境。

  事实也证明,世界上有不少国家在转轨过程中,往往用铁腕可以做成很多事情,从而极大地降低了制度变迁的交易成本。而像治污这种顽症,往往是没有铁腕而难以达到一个理想的治理效果。

  在谈到中国的改革与发展问题时,学者秦晖先生认为隐忧在于:“斯托雷平式改革”以铁腕手段不许人们讨价还价,如此避免的“交易费用”究竟是真的节约下来了,还是只是欠下了?将来会不会要付出更高的“利息”来偿还?而秦晖先生的几个问号,其实也正是“铁腕治污”以及社会改革和公共治理所共同面临的困境与问号。

  如何化解这一困境,相信将“依法”关停、淘汰污染企业的“铁腕”治理,会给出一个完满的答案。而如果没有“依法”这个前提,那“铁腕治污”节约下来的成本,真的像秦晖先生所说,是要付出更高的“利息”来偿还的。

  (日京/编制)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