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取消何其武断扬弃方为正途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10月13日09:47 红网-三湘都市报

  ■本报评论员 石横

  近日,网上一篇“万人签名要求取消中医药”的文章在社会上掀起了轩然大波。而此次活动的发起人中南大学教授张功耀自然也就被置于风口浪尖。肯定派和否定派各执一词,彼此争论不休,“战火”从互联网迅速燃烧到纸媒,舆论一派硝烟弥漫。

  网上一些针对张功耀的涉嫌人身攻击的言论肯定是非理性的,但那种刻意迎合、全盘接受的说辞显然也非智者所为。无需借助什么高深的理论,仅凭常识就不难判断:所谓“取消中医药”之说无论如何是过头了。发轫于《内经》、《伤寒》等古老医学经典的中医中药学行世2000余年不绝,自有其道理,即便说中医药存在糟粕,历史也已经证明其利大于弊,精华多于糟粕,否则,中医药在历史的长河中早已化为乌有,也就用不着我们今天再来为此吞吐浩荡的口水。

  沉溺于无谓的、逞一时口舌之快的争论毫无意义。张功耀先生似乎有些鲁莽的一己之见当然称不上科学而缜密,但过分、过多的针对他个人的指责,不仅无助于廓清事实真相,反而遮蔽了我们最该关切的东西:日渐凋零的中医药现状。因此,我更愿意把此次事件看作是反省、变革和发展中医药的一次难得的契机。

  应该说,中医理论是祖先留给我们的最可宝贵的医学遗产,其中蕴藏着许多天才的认识。现代医学的每一次重大发现和发明,不仅没有抹杀掉中医,反而更深刻地揭示了中医学的科学内涵。然而,就是这么一座巨大的宝藏却被我们长期忽视了,现在的中医似乎对传统的中医药理论既继承不下来,又发展不下去,丧失了对其进行挖掘、提升、细化的能力——博大精深的中医理论大面积地沉睡,现在学中医的学生还在使用着2000多年前的经典作为教材,到底是古人已经穷尽所有真理还是今人太过无能?

  中医药之所以遭逢前所未有的认同危机,“标准化难题”是逃避不掉的软肋。这个问题由来已久,早在上世纪初就有人对此提出质疑。但时至今日,不管是基础标准、管理标准还是技术标准,仍然混乱不堪,没有一个明确的、完善的标准体系指导中医临床实践。如此,构成了对中医公信力的蚕食,发展壮大从何谈起?还有,目前在中医药科研、评审制度的有些方面客观上形成了对中医药的歧视和限制。例如:按照卫生部颁布的《执业医师法》,那些没有学历、不懂得外语却长期行医、声望卓著的中医师,却得不到营业资格。

  笔者以为,可能正是因为中医药存在着种种不尽如人意的地方,且长期得不到重视和解决,才使民间有些人士对中医药失去了耐心和信心。从这个角度讲,即便今天张功耀先生不站出来发难,还是会有其他人站出来。当然,有人站出来也好,真理越辩越明,归根到底,中医药的发展和进步需要更多富有建设性而不是意气性的争论,没人争论倒是件可怕的事情。

  (相关报道见本报10月12日A1、A14,13日A1、A9)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