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舒同 长征路上的红军书法家(图)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10月13日09:53 西安新闻网-西安晚报

  

舒同长征路上的红军书法家(图)

  舒同晚年。(资料照片)

  

舒同长征路上的红军书法家(图)

  舒同作品。(资料照片)

  记者雷县鸿

  “从你,我看到了那在入海处逐渐宏伟地扩大并展开的河口”(惠特曼)。在一段告慰父亲舒同的文章的最前边,舒安引用了这句诗。在舒同儿子的眼里,父亲如同他所留下的书法一样,庄重内敛,为人处事低调谦和,即便是参加长征这样的经历,父亲竟也很少提及。

  笔是一杆枪

  被大家誉为“舒体”的舒同书法,早已名扬四海,但有多少人知道,身材瘦小的书法大师也曾参加过万里长征。

  舒同是江西东乡人。1926年参加革命,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34年10月,跟随中央红军长征,在红一军团第二师政治部负责宣传等工作。说起东乡,舒安回想起一件事情,他告诉记者:“当年中央红军取得第四次反‘围剿’的胜利,我父亲第一次见到了毛泽东,毛泽东问起父亲的籍贯,当父亲作答后,毛泽东马上说,你跟王安石是老乡呀。后来又抓起一把泥土,指着其中的弹壳说,这是阵地黄花呀。父亲说,这次见面和毛泽东说的话,给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舒安说,父亲个子不高,与在一线指挥作战的红军将领相比,父亲在长征路上声名不显。但实际上,长征途中,舒同作为党的一名宣传干部,他用自己的智慧为红军战士带来了快乐。他曾在《红星报》上发表《十天行军中化装宣传的一瞥》一文,头一次提出“化装宣传”这一新概念,用各种诙谐幽默的方式,让红军指战员们个个兴奋起来,冲淡行军的疲劳。

  匡亚明先生在一篇文章里回忆道:“长征路上寄情翰墨,潜心书艺,以熟练的书法从事政治宣传工作,是舒同最令人钦佩的特点。”他清晰地记得,当时,红军长途流动作战,环境艰苦,物质条件极差,不易找到纸墨。舒同就用木炭、锅灰、石灰水等在墙壁、木板、石崖上书写标语,用五颜六色、大小不等的废纸书写文告、传单等。这种因地制宜、就地取材的方法将长征途中的宣传工作搞得热烈红火。

  运粮与追击

  陆定一写的《老山界》,早已深入人心。而同为文化人的舒同,也曾写过有关红军长征的文章,从舒安处,记者看到了两篇,一为《遵义追击》、一为《芦花运粮》。前者写的是红军第二次攻占遵义的战斗场面,后者则写的是长征路上筹粮救战友的往事。

  《芦花运粮》说的是为了接济陷入困境的红六团,舒同受师领导的指派,带领一个排,为六团战士送去大家捐献筹集的粮食。而当时的情况是,一小部分队伍行动极易受到敌军的围阻,非常危险。但舒同和战友还是上路了。在文章里,舒同这样记叙说———

  在S山上的一个村庄,印象倒是很深刻的,但没有过问它的大名,仿佛离马河坝二十里,离芦花八十里,山上是一片雪,四时不融解……“人马同时饥,薄暮无宿栖!”这诗不啻为我们这时候的写照了,走到一个深山穷谷里,没有人影,没有房子,没有土洞石岩。参天的森林,没胫的荒草,是我们这时天然的伴侣了,敌人有突然出现杀人越货的危险,不知好远的前面才找得到房子,我们这群迷羊,就在这个坡上徘徊了很久。……好吧!我们就在这里宿营。时间气候都不容许我们犹豫选择了,于是集结队伍,我亲自动员解释,天是何等的刻薄呀!……一刹那风雨排山倒海来了,我同两个青年干事,挤在一堆,死死抱紧伞和油布,又饿又寒的肚子,在那里起化学作用,个个放出很臭的屁,虽然臭得触鼻难闻,但因为空气冰冷,暴雨压迫,也不愿意打开油布放走这个似乎还有温暖的臭气。王青年干事,拿出一把炒麦子,送进我的嘴巴,于是就是在这臭气里咀嚼这个炒麦子的滋味。

  对于红军二次攻占遵义城,舒同在《遵义追击》里有着精彩的描述:除贵阳外,遵义要算贵州第一号城市,街店相当繁荣,居民稠密,有新城老城之别,隔乌江有二十多里,直通大马路。我们第一次攻破该城时,曾经驻了好几天……红三军团攻占老城后,接着围攻新城……敌人增援上来了……情况突然紧张了……然而在最后机动灵活的指挥和百折不挠的战斗勇气面前,终于转危为安……我们从错杂的矮山里面冲到大马路上来……军团首长命令,要我们不停留地尾追,记得有这样一句:“宁可疲劳死,不叫放走一个敌人!走不动爬过去!”……马路上的十几路纵队争先恐后地猛追,夜风觉得在耳边呼呼地响,马路上大步地前进,也没有什么黑暗的顾虑,开始是喧吵,过后是肃静。打散了的一些敌人,有的迷失了方向,混杂在我们队伍里跟着跑。他们还问我们的战士:“你是第几师呀?”

  一直追到刀把水,敌人的后方担子已在这里烧火挑水造饭,似乎和平常一样的宁静。他们还不知道前线起了什么样的变化,或者正在祈祷和盼望捷报飞来呢!……敌人三路纵队已经溃不成军了,吴奇伟纵队大部被赶到乌江里吃水。

  英烈篇•人物简介

  舒同,江西东乡人。192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曾任中共东乡县委书记。1930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后任红一方面军第一军团宣传部部长,第一军团师政治部主任。参加了中央苏区反“围剿”、长征、直罗镇战役和东征。抗日战争时期,任八路军总司令部秘书长、晋察冀军区政治部主任、总政治部宣传部部长、中共中央山东分局委员兼秘书长。解放战争时期,任山东军区政治部主任、中共中央华东局常委兼宣传部部长、华东军区政治部主任。参与组织鲁南、莱芜、淮海、渡江、上海等战役。建国后,历任华东军区政治部主任兼华东军政委员会文教委员会主任,华东人民革命大学校长,中共中央华东局党校校长,中共山东省委第一书记兼济南军区政委,中共陕西省委书记处书记,军事科学院副院长,中国文联第四届委员,中国书法家协会第一届主席、第二届名誉主席。是中共第八届中央委员、中顾委委员、第一至三届全国人大代表、第五届全国政协常委。其书艺采粹诸家,被誉为“舒体”。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