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以战略眼光抓好新农民培育工程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10月16日13:03 人民网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一项惠及亿万农民的民心工程,不仅是一个看得见的物质形态村庄的改变,更重要的是农民素质的提高、思想观念的转变,使农民迅速富裕起来,在物质、精神、政治上同时有收获,既见“物”又见“人”。当前,新农村建设的许多客观条件都已经具备,真正欠缺的是承担新农村建设任务的新农民。培育高素质的新农民,是新农村建设最核心、最本质的内容,也是新时期解决“三农”问题的必然要求,必须以战略的眼光把培育新农民这项伟大工程抓紧抓好。

  ――探索建立长期有效的新农民培育机制。新农民的成长不是一蹴而就,培育新农民需要新的培育机制。过去对农民主要是进行各种技术和技能培训而不是综合性培育。创新新农民培育机制,既要从谋划农村长远发展、农民群众长期受益的角度出发,又不脱离当前实际,解决好短期内群众生产和就业的问题;既要制定长期的农民教育培训规划,又要制定解决当前农民就业、增加农民收入的短期技能培训计划,使培训工作做到长短结合,有计划、有步骤、有目标地开展。发挥政府主导作用重组培育资源,按照不同性质,分门别类地重新组合政府、学校、企业的培育资源,增强资源组合功能;协调制订培育计划,灵活安排培育活动,能并则并,能合则合,发挥培育资源的最大效力。创新培育形式和内容,积极开展文化、科技、卫生、理论、法律“五下乡”、“五进社区”和“十进村”等活动,采取政企合作、校企联合等多种方式,对农民进行全方位的系统培育。完善培育网络,巩固市级、加强镇级、充实村级,逐步形成以市级培育基地为龙头,镇级农技站为中心,村级夜校为基础,学校企业为补充的培育网络,不断提高农民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发展的能力。

  ――加快发展农村教育事业。农民穷,不是穷在不爱劳动上,也不是穷在缺乏体力上,而是穷在掌握的现代科技文化知识少、素质低上。发展农村教育是培育新型农民的重要途径。要从战略和全局的高度,把农村教育摆到整个教育发展的优先地位,加快农村基础教育发展,进一步巩固和普及农村九年制义务教育,发展农村职业教育,开展多样化的成人教育和继续教育,提高农民群众文化素质,培养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进一步加大对农村教育事业的投入,加强农村教育基础设施建设,继续实施农村中小学危房改造工程,切实改善农村办学条件。认真落实农村贫困家庭学生“两免一补”政策,保证农村适龄青少年上得起学、念得起书,保证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不失学不辍学,从小抓起,确保农民整体科技素质的提高。

  ――培育与时代发展要求相适应的思想观念。不同的时代对农民思想观念的要求是不一样的。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要紧密联系时代精神,努力培养农民与时俱进的思想观念。要加强思想道德建设,逐步完善农村思想政治工作体系,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加强农村社会诚信体系建设,形成讲信用、守信用、用信用的良好社会氛围和诚信环境;大力弘扬社会主义荣辱观,积极倡导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和家庭美德,帮助广大农民群众树立正确的道德观念,养成良好的道德行为。要广泛开展科学普及工作,传播科学知识、宣传科学思想、倡导科学方法、弘扬科学精神,荡涤封建迷信思想,增强农民群众的科技意识。要积极引导农民解放思想,转变观念,树立开放创新观念,摒弃封闭保守心理;树立自立自强观念,克服依赖观望心理;树立民主法制观念,克服目无法制思想;树立发展意识、市场意识、竞争意识和团队意识,克服小农意识和小富即安思想,更加自觉地投入到新农村建设中来,形成村村谋发展、家家忙致富、人人思创业的良好氛围。

  ――切实转变农民传统的生产生活方式。新农村建设的最终目的是提高农民的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什么样的生产生活方式产生什么样的农民。培育新农民必须从转变农民传统的生产生活方式入手,加快发展经济,改善生活环境,让农民真正享受现代文明生活。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动摇,积极推进农业组织化、产业化,通过发展农业龙头企业,实现农业生产的专业化、规模化和商品化,带动农民闯市场,解决小生产与大市场的矛盾。大力发展生态农业和效益农业,以农业科技进步为支撑,转变农业增长方式,促进农业生产和生态保护同步发展、协调发展。以文明生态村建设为载体,整治村容村貌,改善生活环境,提高农民的文明程度,促进农民的思维方式和价值观念变化,激发农民发展生产、增收致富、追求美好生活的愿望和内在动力。

  ――加强农村文化基础设施建设。文化素养的养成要有浓厚的文化氛围。完善的文化设施是文化氛围形成的基础条件。在新农村建设过程中,要把培育新农民与加强农村文化基础设施建设有机结合起来,不断加大建设资金投入,认真抓好文化建设规划,使农村文化基础设施建设有保障、有步骤、有方向。要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有选择、有重点地选点布局、设计内容,兼顾不同群体、不同对象的利益和爱好。要坚持以政府为主导,以乡镇为依托,以行政村为重点,以农户为对象,构建文化广播室、读书阅览室、演艺舞台、宣传栏、篮排球场“五位一体”的文化体系,不断完善以市(县)、镇、村三级文化服务网络,充分发挥文化阵地作用。

  ――加快发展农村各类组织。农业之弱,农民之散,很大程度上在于农民缺少有效运转的组织。发挥农民的主体性需要有农民自己的组织。过去基层政府喜欢替农民包打天下,结果往往适得其反。要按照今年的中央一号文件的要求,把发展农村组织作为一项重要工作来抓,鼓励、引导和支持农村发展各种新型的社会化服务组织和农民合作经济组织,通过组建新经济组织来提升农民的组织化程度;鼓励发展农村法律、财务等中介组织,为农民发展生产经营和维护合法权益提供有效服务。

  实践将证明,培育造就一代新型农民,为社会主义新农村提供强大的思想保证、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必然成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着力点和正确选择。(作者系儋州市委书记)

  (《今日海南》授权人民网发布,请勿转载)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