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青草沙大型水库应尽快上马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10月16日14:30 新民晚报

  本报讯(记者董纯蕾)10月已过半,长江口仍因受上游的“连累”而遭遇咸潮入侵,这在历史上还是“生平第一遭”。勿担心!运用现有的应急措施和预案,上海大部分地区的正常供水不会被咸潮所耽误。不仅如此——预计将于2010年建成的青草沙大型水库,设计水库库容可保证咸潮期连续68天不取水的情况下正常供水,其供水规模占全上海原水供应总规模的50%以上。

  中国工程院院士、华东师范大学河口海岸研究所名誉所长陈吉余教授告诉记者,青草沙已批准立项,年内有望正式启动。面对愈演愈烈的咸潮入侵,青草沙水库建设应快马加鞭。为了确保供水安全,上海应再多建些大型水库,多关注长江流域的系统研究。

  异常天气是“罪魁祸首”

  咸潮的发生,有规律可循。每年11月至次年4月,尤其是1-2月份和3月上旬,是“咸潮危险期”。由于这段时间内,长江处于枯水期,上游淡水“不敌”东海海潮带来的咸水,极易发生咸潮入侵长江口的情况。如今年春节期间,东海就曾有一波较大咸潮“袭”沪,由于各单位积极应对,未影响全市的自来水供应。

  夏季本不是“咸潮危险期”,为什么本市今夏以来二度遭遇咸潮?陈吉余院士指出,天气影响是主要原因。一方面,长江上游地区遭受百年罕见的伏旱天气;另一方面,水库也纷纷缺水。长江上游水位在主汛期降至百年来最低水平,长江径流量减少,导致咸潮提前来长江口报到。

  经历15年调查研究

  其实,上海的水源地建设和安全应急工作,早已引起专家的关注。青草沙大型水库的选址,前后便经历了15年的调查研究。上海市中国工程院院士咨询与学术活动中心为此组织了多次专题讨论、院士沙龙和咨询论证会,并向市政府递交了决策咨询报告。

  上海不缺水,但缺好水,是典型的水质型缺水城市。我国著名河口海岸专家陈吉余院士早在上世纪80年代便已“盯”上了长江口的几个“特别地区”,经详细考察研究后,于1990年率先提出了在青草沙建设水库的设想,获得了多位水专家的支持。相对而言,青草沙水源地具有淡水资源充沛、水质优良稳定、水源易于保护、有利于北港河势稳定、供水潜力巨大等五大突出优势,是目前上海境内水质最好、最稳定的饮用水水源地。就这样,长江口长兴岛北侧江心,一片面积约70平方公里的滩地沙洲,成为上海市民未来的第三水源地。该工程建成后,具有“避咸蓄淡”和“避污蓄清”的双重功能。面对近年来愈演愈烈的咸潮等水源地污染威胁,专家们呼吁:已经立项并通过专家评审的青草沙水库,应尽快上马!

  大型水库多多益善

  陈吉余院士表示,对上海这样一座特大型城市而言,宜再多些大型水库,才能“手中有水,心中不慌”。当青草沙大型水库与黄浦江上游、陈行两大水源地形成了“两江并举、三足鼎立”的格局后,上海还可考虑在南汇东滩兴建没冒沙水库,进一步开发长江口的淡水资源。没冒沙水库季节性的淡水资源较充足,能为浦东新区开发就近提供良好的生活用水。

  增加上游径流量,是解决“咸潮烦恼”的根本之道。专家们还提出了很多新颖的预案。比如,“借远水解近咸”——在枯水期调三峡水来沪,帮助上海压制咸潮。但毕竟三峡距离上海一千六七百公里,欲征调三峡水来“制服”长江口的咸潮,长江全流域的系统研究必不可少。据陈吉余院士透露,华东师范大学河口海岸研究所已完成了相关调查的前期准备工作,预计调查完成后,对咸潮的预警、应急等问题都有重要参考价值。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