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王蒙政协演讲纵横捭阖 盛赞中华文化具独特魅力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10月16日21:46 中国新闻网

  中新社北京十月十六日电 题:王蒙政协演讲 盛赞中华文化

  中新社记者徐长安

  十届全国政协常委会十六日下午举行学习讲座,邀请中国作协副主席王蒙作《全球化视野中的中华文化》的报告。王蒙讲座纵横捭阖、文气四溢,盛赞中华文化具独特魅力。

  “天人合一;仁者乐山,智者乐水;不战而屈人之兵;吾善养吾浩然之气;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王蒙赞叹中国古圣先贤提出的这些命题是“天才的,至善至美的”。

  而在全球化浪潮袭来之际,中华文化如何应对,成为王蒙此间演讲的主旨。“经济、科技的全球化进程,前所未有地促进了世界各国家各民族各地区之间的文化交流、互动、冲突与融合,并出现了新的亦东亦西或‘非驴非马’的新的杂交性的文化样式、品种。”王蒙认为,这种文化态势已经成为当代世界与中国的一个特征。

  他话锋一转,“全球化引发了文化的不安感”。“全球化产生了文化认同危机,弱势文化担心被强势文化吃掉了;有人指出,全球化还带来人文情怀的淡化;全球化的后果之一是消费型的大众文化、通俗文化、多媒体文化的蓬勃发展。”王蒙在演讲中历数中国近现代三次应对全球化的历程。

  “鸦片战争后,我们承受了列强侵略与掠夺的痛苦,同时可以说是首次面对全球化的压力,我们的应对是不成功的。”但王蒙认为,中国独特的文化传统、文化自恃与文化爱国主义又帮助中华大地顶住了完全成为列强殖民地的压力。

  “五四以后,我们第二次掀起了与全球化对接的热潮,民主科学与爱国主义都澎湃起来,尤其是我们从国外学到了马克思主义。”王蒙说,这一次取法外来的先进的马克思主义并与中国的实际结合,既激活了古老的中华文化,也焕发了一个古老文化的生命,同时,内蕴丰厚的中华文化对于马克思主义的汲取、消化与发展、丰富,也弘扬了马克思主义。

  “现在的形势可以说是近现代中国的第三次面对全球化的机遇与挑战。”王蒙表示,“从某种意义上说,科学发展观的内涵之一,就是对于全球化的正确因应。”

  “我们完全可以并已经清醒地与深刻地揭示全球化的弊病与危险,同时也承认全球化的进步性。全球化不可遏制,但我们也不应该坐失机遇。”王蒙认为,应对全球化,中华文化有独特优势。

  “这(中华文化)是一个有着悠久历史和巨大的涵盖面的独特的、仍然生机勃勃的活的文化,这又是一个长期以来众说纷纭、时而被冷落忽视,时而被强调高扬的文化,这还是当今世界的强势文化的最重要的参照系,这是一个大国长期以来的主体文化,拥有极其众多的人口的认同与极其丰富的生活经验的支撑。”在王蒙看来,中华文化创造了一个“屡遭磨难,有着大难不死,死而复生,这边不亮那边亮的奇迹”。

  此间演讲,王蒙称赞最多的是中华文化巨大的包容性。“中华传统文化从来不拒绝吸收外来的东西,这个文化比较恢弘、比较包容,包含了大量辩证的、和而不同的选择,它奋勇向前,披荆斩棘,同时始终为自身留下了多种的选择空间,它的适应性与自我调节能力比较强,发展变化的契机比较充分,从而生命力更加顽强。”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