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红网网友日记:英雄故里体验行(图)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10月16日22:40 红网

  其实,我决定去李春华家之前,心情一直忐忑不安,担心这样的唐突会不会再次刺痛春华家人的神经,会不会最终在一片喧嚣中秀一场后无言结束,但当朴实的春华父母拉着我的手,说“我没有女儿,喜欢有个小女儿”的时候,当他们说“今天是三个月来最开心的一天”的时候,我心头涌起了从未有过的满足。

  ——题记

  

  透过车窗,秋日乡野似乎带上一层灰蒙蒙的颜色,在田野里劳作的大人、小孩看着我们的汽车出神。田野里是已被收割的稻草垛和等待收割的庄稼。路面很窄,并且是土路,扬起的灰尘让我们几乎看不清前面的路。路旁的行人更是捂着鼻子远远的躲开。

  绕了很远,我们终于驶上了一段用红色矿石垫高的路,听随行人员说,这是雁峰区特地为春华家里修的,再绕过了一个池塘,这个池塘呈锅状,周围浅,几棵砍下来的枯树放在水里,怪异的虬枝,平静的水面,让人不由自主吸了一口凉气。有人告诉我,这就是淹没春华的那口池塘,而此时,它没有一丝涟漪。

  我们走过池塘,一栋破旧的房子映入眼帘,窗户架是木头的,已经破烂了,塑料膜代替玻璃遮挡,却也都支离破碎。走进屋子,强烈的光线反差让眼睛有些看不见,脚下也是一高一低,仔细看来,却是差不多大小的土疙瘩,一个个隆起来,三间房,一间是春华奶奶的,靠里的一间放着一张老式床,老式柜和一张矮桌子,桌子上放着兄弟三人2001年拍的合影,却也在春华走后,破了一条缝,屋子角落堆放着大量的矿泉水纸盒和另外一些捡来的废品。另一间房很窄,放着一张竹板床,床上放着舍己救人好青年的荣誉镜框,和一个塑料袋,里面是春华暑假回来带的几本书,《中国现代史》第四版,《英语沙龙》等。床头是一个鸡栅,三兄弟挤着睡其中一张。

  晚上7点,天色早黑,家里的灯泡是15瓦的,我深一脚浅一脚爬上后面坡上的厨房,房内并没有什么炊具,加上灯已经坏掉,我们只好打着手电筒照明,拿起锅铲准备翻动锅时,才发现锅铲是松动的,似乎被一颗钉子什么的固定着才没使锅把和锅铲分离。

  饭桌上,是一份炒黄瓜、炒白菜、白菜汤、腌辣椒萝卜干,还有一份炒蛋,我知道春华家里有两只母鸡,就在一个协会组织请他们去医院住院的时候,他们还担心着这两只母鸡而不愿意去。9月13日,又死了一只……我从未有过的觉得煎蛋这种食物是如此珍贵,于是,它在我们五个的碗里轮流转,(李父、蒋母,佳庆哥,我,李锁柱)谁也不舍得动它一口。

  李父和蒋母因长期劳累都多病,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扩张、结核病、眩晕症……2001年的时候,曾经一咳就咳出一大碗血,实在撑得不行,就到一个赤脚医生那看,至今还欠着1000多元的债,也就是因为这个,春华用自己捡废品的钱买了两瓶止咳糖浆给父亲。谈起春华,邻居们都是夸了又夸:“好懂事,在家里面,洗衣服、做饭、放羊……什么活都抢着干,对人也很有礼貌。只是太可惜了。”

  在一个僻静的地方,我看见一个小孩呆呆地望着我们,当看到我看着他时,他又马上低下头,我还以为是农家小孩特有的腼腆,他说叫李明,我才知道就是春华为了救他牺牲的,突然意识到我们是不是吓着他了,他的眼神总在躲闪,我尝试着和他聊一聊学校的事情、平时喜欢玩的游戏,但他也是偶尔扬起头,又很快低下去,双手交握。我不知道这些天他面对了多少压力,一个12岁的小男孩,他的路还很长很长……

  深夜离开春华家时,我甚至没有力气开口说话,外面是那么的黑,车灯努力划破黑暗,乡村的夜是那么静。景无语,人无言。出了镇,我收到了李父借用别人手机发来的短信,他们已经被安排送去了天马医院,问我找到住宿的地方没有,顿时眼泪决堤,趁着夜的黑尽情地流。到住处后,凌晨两点才睡去,早上5点多醒了,打开窗户,楼下是一片建筑工地,一栋房子轰然倒塌,烟雾中,几个民工,男男女女的身影佝偻着。

  上午来到李父蒋母住的医院,他们看见我们十分高兴,关切的问这问那,我看见蒋妈妈的头发那么凌乱,就拿起梳子给她梳头发,这头发,犹如老去的松针,没有弹性、稀薄、粗糙,轻轻一梳,又落了许多。

  就在这时,李父从口袋里掏出两张有些皱的一百元,抖着展开给我和李锁柱,说是认干女儿、干儿子的见面礼。那一刻,我真的很想躲到某个角落大哭,几十个小时,短暂的接触,但心灵之间的交流却是如此强烈,我可以想象几个月不粘肉腥、一天只吃两顿饭的家庭,一百元对他们来说,是多么大的一个数字,而我们,做的又是如此之少,钱我自然是坚决不要,说了许久,才将他们说服,而最后,他们也要我们一人吃了一个苹果才稍稍安心。

  

红网网友日记:英雄故里体验行(图)

  (万晓娟的眼泪是因李春华父母的伟大而感动所至。)回到车上,我终于躲在座位后,泣不成声,很不愿意在很多人面前流泪的我,经过几十个小时的积聚,再也无法忍住。这泪,为李父和蒋母的朴实而流,为这种温暖的亲情而流,为春华短暂的年华而流,也为中国那些在贫困中挣扎的农民和他们的儿女而流。

  窗外一逝而过的田野里,竟有一大片紫色的小花,隐隐的也有阳光出来了,我知道,春华的精神会在我心里发芽、开花。我希望,我们能真心感受那一份朴实与厚重,抛弃浮华与做作,真正学习到在春华身上那些可贵的品质,我也相信,未来的路,我们会走的更坚强。祝福远在天国的春华,祝福春华的家人,祝福那些在贫困中努力用知识改变命运的孩子,愿好人一生平安。

  (作者:湖南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大三学生 万晓娟)

稿源:红网 作者:万晓娟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