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让外来工融入现代城市文明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10月17日00:04 人民网-华南新闻

  深圳,只有180万常住人口,却有700多万外来劳务工,深圳的城市特色在全世界范围恐怕也是独一无二。深圳市委、市政府将切实维护外来工的合法权益作为构建和谐深圳的重要抓手,着重抓就业、欠薪、子女入学、看病、社保等切身利益问题,为外来工营造更加公平、宽松的生存环境,让外来工能充分融入城市的现代文明。

  让外来工“口袋”富起来

  深圳市委、市政府积极采取措施缩小收入差距,对外来工采取各种针对性强的扶助和保障举措。通过建立健全分配机制,以解决地区之间、行业之间收入差距过大的问题,彰显社会公平。

  就业是民生之本。为了帮助外来工尽快在深圳落脚扎根,深圳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每年多次开展为外来农民工免费进行职业介绍服务的“春风行动”。

  为了让外来劳务工共享发展成果,深圳多次调整最低工资标准。今年最新一次调整后,深圳最底工资标准已经达到特区内810元/月,特区外700元/月。为了保障外来工按时领取足额的工资,深圳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今年将启动为期3个月的“利剑”行动,将严查今年最低工资标准落实情况,查处违法违规企业。

  今年1月12日,深圳市刑事拘留8名恶意欠薪的用人单位法定代表人,并对30家欠薪逃匿的用人单位进行曝光,在全国一石激起千层浪。据统计,仅2005年一年,全市劳动保障部门联合相关部门,开展了一系列专项执法活动,共检查用人单位35216家,涉及劳动者838.7万人,为劳动者追回工资2.9亿元。

  深圳市劳动争议仲裁院开通了农民工“绿色维权通道”,对欠薪案件实行专案、专人、专办。今年春节前,该院对受理的欠薪案件做到当天立案、当天调解。进入审理程序的欠薪案件,开庭、裁决时间都比法定时限缩短了一半。近两年,深圳的劳动、司法等部门通过联动,共为农民工追回欠薪5.27亿元。

  不可预测的工伤事故,是威胁外来劳务工权益的又一大障碍。深圳不断完善的工伤保险条例,使深圳工伤保险参保突破600万人,成为全国参保人数最多的城市。

  让外来工吃得放心

  生活在深圳的上千万人口,每年要消费掉580万头猪、5000多万只家禽、25万吨水产品、145万吨蔬菜……这些天文数字背后隐藏着沉甸甸的责任。

  民以食为天。今年2月13日,深圳市政府决定,市、区两级政府投入6.67亿元来扶持食品安全工程的建设,投入2.4亿元进行农贸市场升级改造。同月,市食品安全委员会编制发布了《2006年食品安全监管责任白皮书》,详细列明了各监管部门职责、工作任务、工作目标,并将之向社会公布,接受群众的监督。

  今年3月16日才正式启动的农产品基地建设工程,现在已经有13家农业企业的农产品生产基地通过了产地环境评价和专家现场检查,34家企业的基地和76个品种通过无公害农产地认定、产品认证。到2008年,全市消费的农产品60%以上将来自规模化的生产基地。

  在2005年底全省21个地级以上市食品安全综合评价中,深圳的食品安全工作取得92分的高分,排名全省第一。

  为了让外来工吃得可口,吃得放心,吃得健康,去年10月,深圳市政府常务会议通过《深圳市工业区食堂整顿与建设工程方案》,全市将全面开展外来工食堂建设,明确要求300人以上的工厂必须建食堂。到2007年,全市60%的大中型工厂要开办集体食堂;到2008年,保证60%的工人能在工业区食堂内安全就餐。

  让外来工看得起病

  看病难、看病贵几乎是所有外来工面临的难题。“因病致贫,因贫返病”在外来工群体中可谓屡见不鲜。“不怕穷,就怕病”几乎是所有外来工一块挥之不去的心病。

  今年5月,深圳在全国率先建立“低缴费、广覆盖、保基本”的劳务工合作医疗制度。深圳百万劳务工每月只出4元钱,用人单位交8元,便可享受既保门诊费用、又保住院的医疗保险。外来工到深圳医院看病就可按一定比例报销费用,每人每年可报销的医疗费用可达6万元。据深圳市劳动社保局局长管林根介绍,长期困扰百万劳务工的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将因此有所缓解,到今年年底将有300万劳务工深受其惠。

  今年,深圳市卫生局出台《深圳市卫生系统内部分配管理办法》,要求各公立医院实现年度“每诊疗人次平均费用”和“每住院人次平均费用”两项指标的零增长。

  为了缓解“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深圳在全国率先探索建立社区健康服务中心。经过9年的努力,以69家医疗机构为依托,全市已经建立起了332家社区健康服务中心,直接服务人口达到652万人。居民可以在这里接受妇幼保健、计划免疫、慢病管理、健康教育、老年保健及计生技术服务6项“一站式服务”。这里还为社区居民建立家庭健康档案。

  让外来工子女同享蓝天

  深圳市教育局局长张宝泉谈到,基础教育的“均衡”是最基本的教育公平,是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在深圳,政府对公办中小学的拨款不分等级、一视同仁;深圳市制定了优秀教师、校长的区内流动制度;同时规定,中小学不得举办任何形式的重点班,小学和初中不得组织任何形式的招生考试。深圳“择校风”正逐渐淡化。学生家长们说,师资力量均衡、教育质量也就均衡,“择校”也就没必要了。

  深圳创新教育评估与评价体系、全面调整教育评估与评价标准,变等级学校评估为标准化学校评估。由于“关内”与“关外”、公办与民办的区际、校际差异全面缩小,深圳成为广东省第一个教育强市。

  深圳的常住人口和外来人口的“倒挂”比例为全国之最。深圳已制定相关法规,确保暂住人口子女接受义务教育,并实行残疾儿童随班就读政策。目前,深圳在校的中小学生中,外来务工子女等非户籍学生已占63%,近400名残疾儿童随班就读,贫困家庭子女受助率达到100%。

  一枝一叶总关情,特区处处显爱心。关爱行动犹如春风化雨,滋润着外来工们的心田,让他们时时感受到社会主义大家庭的和谐与温暖。

本报记者 甘霖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