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于都河畔 点点香烛寄相思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10月17日03:04 北京晨报

  ■一座小城 数万人参军去长征 ■下落难寻 后人期盼中苦苦等

  中元节,河边祭亲人。

  

于都河畔点点香烛寄相思

  72年前的于都河畔,风萧萧兮战马鸣,青壮男子惜别妻儿踏上长征路,也从此牵起长长的思念。1934年的于都作为当时“赣南最红的地方”,全县参加红军人数占总人口的1/4多。记者采访时,正赶上闰七月十五“鬼节”,于都河畔便香烛点点,寄托人们对逝去亲人的哀思。而在这个“等待之乡”的人们心中,先人并未走远,也许,他们在某一天还会回来!

  万名挑夫

  一去未返"

  ●人物 从于都出发时,红军在当地征集了近万名挑夫。后来,这些挑夫也加入队伍作战,最后大多数成了无名烈士。

  ●等待 后人曾四处寻找先人的下落,但一无所获,只能每年在清明时节来到于都河边焚香寄托思念。

  这是一片传说中家家户户都是红军后代的土地。从1926年于都建立第一个中共党组织,于北成为赣南第一块红色根据地开始,于都成为当时“赣南最红的地方”。1934年,红军从这里出发踏上长征路。这片土地,出青壮年当红军,出口粮辎重支援红军,搭浮桥送红军,养伤员救红军。这片土地,为红军为中国革命付出良多。

  于都县城北门外的何屋已经历了100多年风雨,当年赣南省苏维埃政府就设在这里。在于都街头,随处都可见长征的痕迹。从县城中心的广场、街道、宾馆,到小街巷里的照相馆、电脑学校,都像商量好了似的为自己冠名“长征”。记者在坐车、购物的时候,总能听到当地人诚恳的一句:“你放心,我们老区人民不会骗人。”

  遥想那些日日夜夜里,于都河两岸扩红参军、借谷征粮、捐船送木、铺路架桥,百姓拿出了所有能拿出的粮食,拆下了所有可用的木材,脱谷和舂米声终日不绝。800多条用作浮桥和摆渡的大小船只覆盖了上下60里河面。连同此起彼伏的旗帜呼啸、刀枪撞击、兵士高歌,战马嘶吼,是怎样一种壮烈的场景!

  资料记载的数字可以说明问题,长征队伍中就有一万六七千于都人,仅1933年,于都人民捐献粮食60多万担,钱8万余元。

  于都县博物馆研究陈列部主任张小平告诉记者,红军队伍带走了于都老百姓的3年口粮以及造币机、印刷机、缝纫机、X光机等一应辎重。搬家式的迁徙需要许多挑夫,当时就在于都县征集了近1万名挑夫,但在后期战斗力紧缺的情况下,这些挑夫也加入队伍作战,由于他们跟红军走时并未登记姓名,最后很多人成了无名烈士。

  但是,这些挑夫的亲人不知道他们生死的消息,有人甚至曾四处寻找他们的下落,但都一无所获。直到今天,他们的后人每逢清明节就会在他们出发的于都河边祭奠他们。

  旧闻实录

  为追寻历史遗迹,本报记者在国家图书馆翻找到了1934年10月13日《申报》关于红军撤退的相关报道。报道诬称江西红军为“赣匪”。

  原文:“赣匪因石城兴国失守,知残局不能再支,朱毛彭等股约8万放弃粤都、瑞金老巢西窜。突围而走赣西,我军布置周密,不致漏网。”

  1934年10月7日,红军从于都河撤退。8万子弟背井离乡,一路南下,原以为只是短暂分离,不曾想过从此将转战南北,踏上漫漫长征路,妻儿老小再难相见。

  晨报记者 李木易/摄

  

于都河畔点点香烛寄相思

  5双鞋垫 妻子情深

  ●人物:72年前,丁章发老人的母亲特意纳了5双厚厚的鞋垫,赶到河边送别丈夫。她还不知道,丈夫已在战场上牺牲了。

  ●等待:72年后,丁章发像当年的母亲一样,每天在渡口遥望队伍远去的方向,守望着自己的父亲。

  当地乡亲告诉记者,于都河畔的大榕树下便是送别红军的地方。红军在于都集结时,近万名于都儿女响应“扩红”参军,组成了8个补充团,随主力队伍长征。连同原本在军队里的于都人,共有一万六千多名于都籍战士离开故土、踏上征程。当时,于都女子哼唱的《送郎调》都被改作了《送红军》。

  红一军团的宣传科长彭加伦创作的《别》,讲述的就是于都河畔依依惜别的场景。“红军家属和儿童团的小弟弟们,一群群站在路边欢送。他们手里有的拿着草鞋,有的拿着食物,有的拿着银钱,等候他们的儿子、丈夫、哥哥、弟弟经过时作临别的礼物。当他们的子弟经过时,有很多的叮嘱。”

  家住东门渡口不远的丁章发老人今年80岁了,他讲述了母亲的故事。72年前,丁章发的母亲打听到红军即将离开于都,想着参军的丈夫腿脚不好,她特意纳了5双厚厚的鞋垫,又带上丈夫爱吃的花生豆子,盼望着能在河边见丈夫一面。队伍一批批离开了,母亲在东门渡口的榕树下望眼欲穿地等了两天,却始终没有见到丈夫的身影。

  失望地回村后,回来的伤员告诉丁章发的母亲,她丈夫早在兴国战场上就牺牲了。抹干眼泪,丁母又一次来到于都河畔,将5双鞋垫分别送给了五位红军战士,强抑悲伤叮嘱他们:“把这穿在鞋里,早早平安回家。”

  如今,丁章发的母亲已经去世,老人仍住在于都河渡口边的老屋。他的儿女在城里买了房子,希望他能搬过去住。但每次儿女的劝说,都被他拒绝了。依旧像72年前那几天一样,每天在渡口遥望队伍远去的方向,守望着自己的父亲。

  镜头回放

  河畔送别叮咛不绝

  “于都河畔火把明,风萧萧兮江水寒。”黄昏的于都河畔,当地人优闲地散步,街道上来往穿梭着摩托车。72年前的秋天,那空气中弥漫着的惨烈和悲壮的气息,似乎只能遥想体会。

  于都县博物馆研究陈列部主任张小平告诉记者,送别当天,几乎全城的人都涌向河边。当时,不管是战士,还是群众,并不知道从此踏上的是长征路,都以为大军出动只是普通的行军调度,以为红军一定会回来。当年唱的送别歌是:“问一声啊红军哥,几时人马再回山?”

  老红军彭加伦在回忆文章《别》中,描述了当年送别的场景。老人反复叮咛儿子:“在外面要谨慎,要听负责同志的指挥,回来的时候,有适用的东西带点回来。”孩子则童音清脆地喊着:“哥哥多捉几个师长回来啊!”

  张小平认为,这说明当时人们都认为红军一定会回来。史料记载,中央红军主力的战略转移,最初并没有打算走那么远,只是准备到湖南和二、六军团会合,创建新的革命根据地。“长征”一词,1935年5月红军渡过金沙江,进入四川大凉山彝族聚居地后,才在《中国工农红军布告》中出现。

  于都美谈

  架浮桥 老人捐出棺材板

  星夜渡河

  “十月里来秋风凉,中央红军远征忙。星夜渡过于都河,古陂新田打胜仗。”

  1934年秋,红军在于都河北岸的8个主要渡口过河,用百姓捐出的800多条船只搭设了浮桥。为避过国民党的空中侦察,搭桥从每天夕阳西下时的5点开始,第二天早上7点前再拆掉。1934年10月17日至20日,整整4个晚上,于都河上的浮桥搭了拆,拆了搭。四个不眠之夜后,中央红军主力5个军团,中央、军委机关和直属部队共8.6万人尽数渡过于都河,开始了漫漫长征。

  如今,于都县城的东门渡口,两岸绿树成荫,风景独好。镌刻了鲜红色的“长征渡口”四个大字的石碑下,是一段后人仿造的浮桥,供游客追怀。

  捐献门板

  于都县博物馆研究陈列部主任张小平告诉记者,当时搭建的浮桥用船只并排相连,在上面铺搭木材。为此,乡亲们连自家的门板都卸了下来。至今,在县城的街巷里还能看到这种缺失了门板的老房子。

  “曾大爷捐寿材搭浮桥”的故事在于都已传为美谈。传说,搭设浮桥时,能用的木材都用尽了,这时一位姓曾的大爷将自己百年后用的棺材板也拿了出来,红军坚持不要。这位曾大爷生气地说:“红军战士前方打仗,连命都拿出来了,我献出几块棺材板算什么!”讲起这个故事,长征出发纪念馆的讲解员钟敏已是熟练至极,声情并茂。现在,纪念馆里还陈列着搭浮桥用的门板、渡船,还有船篙。

  旧事难忘

  在那一小段浮桥上走两步,出人意料地平稳,记者与岸边渔船上的船工攀谈起来。船工说,他们就住在南岸的村里,世代以捕鱼为生。“村里最老的老人经历过(长征),听他们讲过那时候的事。那时啊,用船渡首长过河,他们就会拿口粮和钱给我们。红军好啊,不欺负老百姓。”

  沿着于都河漫步,当年8个渡口之一的原址上已矗立起了一座长征大桥。站在桥上远眺,于都河风光秀丽,河水流速极快,滚滚西去。

  本版撰文 晨报记者 王海亮 张睿

  本版摄影(除署名外) 王海亮 张睿

  

于都河畔点点香烛寄相思

  于都人夜送红军过河用的渔船和马灯。

  传奇揭秘

  红军为何从于都出发

  于都县博物馆研究陈列部主任张小平告诉记者,中央红军选择从于都集结出发有三个理由。首先是当时的战场形式,当时中央主力部队红一、三、五、八军团在兴国、宁都作战,于都便于前线部队的快速撤退和迅速集结。其次是于都的地理位置,主力部队定下的突围方向是中央苏区的西南角,于都恰恰就在中央苏区的西南方,而且距离国民党设置的第一道封锁线比较近。再次,于都是赣南的第一个红色政权所在地,群众基础比较好,正因此,于都的30万百姓保住了一个“天大的秘密”,8.6万红军在于都集结、休息、整装出发的消息被瞒得天衣无缝。直到当年11月,国民党才发现红军的主力部队已经撤离了苏区。

  专家释疑

  于都渡河

  有详细日程表

  ●李安葆 红军史专家 中国人民大学党史系教授

  疑问:于都渡河时,红军并不知道要长征,认为只是普通的军事调动。长征是不是仓促和毫无准备?

  解疑:有史料证明,长征出发经过了充分的准备,有周详的筹划,如于都渡河就有详细的日程表。

  实际的情况是,长征计划开始只有“三人指挥团”这些高层领导人知道,对外的公开口号是“反攻”;还有另外一个说法是“搬家”。至于转移到什么地方,则没有确定:最初决定到湘西与贺龙、任弼时会合,后来又准备继续前行到黔北,在遵义建立根据地。但因国民党追击,贵州站不住脚,于是继续往西,走到甘肃哈达铺时,一张《大公报》最终确定了革命方向——刘志丹在延安还有一支红军。

  晨报记者 姜葳 赵王月

  红土故事

  兴国:著名的将军县

  邻近于都的兴国县,这个中国革命史上颇为著名的将军县,有54位开国将军从这里走出。

  一钻进出租车,当地司机就用骄傲的语气宣布:“我们这里出过最多的将军!”据说每年清明节,人们便会络绎不绝地前去当地的烈士陵园和将军陵园献花。

  兴国党史研究办工作人员告诉记者,兴国县是红军组织政权和战斗的重要地点,出了一批数量不菲的将军,被冠以“将军县”的美名。兴国共有54位开国将军。当年,23万兴国人中有8万人参军参战,5万人为国捐躯,其中在长征路上有12038位兴国儿女牺牲,平均每公里就有一位兴国籍战士倒下。它是全国十大将军县之一,全国排在第二。

  晨报记者 王海亮 张睿

  

于都河畔点点香烛寄相思
《十送红军》 (节选)

  江西民歌

  山上野鹿,声声哀号叫,

  树树梧桐,叶呀叶落光,

  问一声亲人,红军啊,

  几时人马,再回山

  ……

  千军万马江畔站,

  四方百姓泪汪汪,

  深情似海不能忘,

  红军啊,革命成功,早归乡

  ……

  

于都河畔点点香烛寄相思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