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本报记者滑翔伞上拍航展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10月25日11:59 南方新闻网

  本报记者滑翔伞上拍航展

  媒体记者和大学生代表回忆航展不寻常体验

  航展不仅仅是一个单纯的会展,更是一个融入普通大众参与热情的大舞台。历届航展中,不同的人有何不同的体验?2000年的航展,南方都市报派出的采访队伍可谓空前,连

派三批记者,而本报摄影记者王景春成为了采访那届航展记者当中第一个飞起来的摄影记者。而北京师范大学珠海分校学生张力伟,为见航天英雄杨利伟,熬夜恶补航展知识。

  南都航展报道被研究

  每年的航展对于新闻界来说,如何深挖题材,抓猛料与活鱼,成了考验其报纸品格和特色的一场战役。而在当年的航展中,本报记者更是派出了强大的阵容应对这一大新闻战役。

  2000年航展,南方都市报派出的采访队伍可谓空前。除了当时驻扎在珠海的两位记者,总部还连连向珠海加派记者。据当时的摄影记者梁音回忆,由于报道规模不断扩大,需要的人手越来越多,当时总部的记者分三批被派到了珠海参与航展报道工作,每次约有2到3人,前前后后加起来共有十多名记者参与了航展的报道。

  梁音回忆说,在航展进行的十几天里,珠海每天都是整版地发表报道,高峰时期每天3到4个版,到最后收尾阶段每天也至少有一个版的新闻。当时摄影记者都是用胶片相机,每到发稿时,三四个摄影记者围着一台扫描仪和一台笔记本电脑轮流发图,为了节约资源,每张照片都被精挑细选,每人每天发过去的三四张图片都是反复审核过的过硬照片;而文字记者的辛苦程度也绝不亚于摄影记者,每天三到四个版的稿件全部是手写而成,再统一传真到广州总部的,远在广州的编辑为了抢发稿件,往往陪着记者一熬就熬到夜里两点多。“那是的工作状态只能用疯狂来形容了”。

  不过辛勤的付出不会没有回报,不但是普通市民,连记者圈内都对南方都市报的航展报道产生了兴趣。王景春说,当时甚至有人已经开始研究南方都市报的整个航展报道策划,这无疑是对南方都市报航展报道的一个无声的极高评价。

  跟法国教练登上滑翔伞

  飞上蓝天,在空中航拍恐怕是绝大多数摄影记者的梦想,许多人终其一生也不一定有这样的机会。而乘坐动力悬挂滑翔伞飞上蓝天,直接让自己和镜头都暴露在迅猛的气流中,俯视脚下几百米的地面,恐怕就已经超出了梦想与想象的范围了。

  在2000年第三届航展上,就有这样的一个摄影记者,用幸运或勇敢来形容他似乎都不是那么全面,他跟随一名法国教练登上了动力悬挂滑翔伞,飞上了本来专属于专业飞行员的那片天空。他,就是南方都市报摄影记者王景春。

  王景春飞上蓝天,其实和“运气”有莫大的关系。那位带他飞天的法国教练其实是报道组偶遇的结果。

  当时的摄影记者梁音回忆说,那位法国教练是南方都市报航展报道小组在航展现场偶遇的一位陌生人。多次接触后,双方成了朋友,而梁音也在其中充当了“翻译”的角色——他用英语在中国人与法国人之间辗转翻译,并在聊天中转达了希望进行航拍的意图。令大家惊喜的是,经过考虑,这位法国教练最终答应了报道组的要求。在大家的推举下,王景春成了飞上蓝天航拍任务的执行者,登上了无数人梦寐以求的滑翔伞。而法国教练则不断告诫大家——这可是一个危险的旅程。

  刚离地便被气流带着逆行

  虽然飞前就被告知这是一个危险系数很高的行为,但滑翔伞刚刚离开地面,还是给了王景春一个下马威。六年后,王景春谈到那次飞行,还对飞上天空伊始的这个“惊喜”有着深刻的印象。

  动力悬挂滑翔伞自身带有引擎动力,但滑翔伞飞行的方向很大程度上还是会受到风力、风向的影响,王景春和教练刚刚飞上天空,就被一股突如其来的气流吹得倒飞,伞带着两人向后飘,幸好教练经验丰富,调整了伞的倾斜度后,两人才顺利地掌控了飞行的方向。

  王景春说,飞到半空,最怕的不是自己的安全问题,而是相机的安全问题——由于空中风力太大,滑翔伞飞行不稳,王景春最害怕的是宝贝相机挂得不稳,脱手掉下去。他把相机挂在脖子上,还把机绳在手上绕了好几圈。

  当时,王景春的相机还只是一台胶片机,而在气流变化复杂的空中又无法更换胶卷,所以这样的一次航拍王景春只能拍下有限的36张照片。王景春说,为了拿稳机器,准确取景,他把相机的取景框紧紧地贴着面颊,艰难地拍下一张张照片。

  据王景春回忆,那次飞行一共持续了不到二十分钟的时间,法国教练带着他在空中转了两圈,整个航展尽收眼底。飞行结束后,法国教练出乎意料地送给了王景春一件礼物——这个法国飞行队的徽章,上面有一个龙的图案;而王景春也把自己的一个体育年度采访证送给这位教练留作纪念。

  空中拍下两张自拍照

  除了拍下航展的全景,王景春还拍下了狂风中的自己——他在空中拍下了两张自拍照,作为这次惊险飞行的见证。

  王景春说,自拍照在航展结束后曾长期作为他的桌面,让他可以时时见到当时的自己——长长的头发被狂风拉直,直直地垂于头顶。

  王景春形容滑翔伞飞行就像蹦极——前后左右上下通通没个着落,此后他的一位朋友也曾尝试在滑翔伞上拍摄博鳌论坛,但因为没有坐稳,整个人倒挂下来,脖子也被相机缠住而不得不放弃摄影。因此他认为自己非常幸运,不但有这么一次机会飞上天空航拍,而且还顺利完成了拍摄。

  而当时的同事说起这件事来,无不显得十分羡慕。

  时任南方都市报珠海特派记者的魏东说,当时站在下面仰视在空中的同事,“觉得王景春好风光!”王景春从天上回到地面后,虽然头发都竖了起来,可是大家还是抑制不住地欢呼,觉得非常荣光。

  时任珠海特区报摄影记者的赵梓是2000年航展时一直守在现场的摄影记者之一。他说,2000年航展比前几年航展的交通要好了很多,到航展现场的公路已经铺通,有车的记者和观众可以方便地直接开车去现场观展了。

  作为一个摄影记者,赵梓印象很深的是2000年航展时的天气:“当时连着下了好几天的雨,天空灰蒙蒙的,能见度不好,很难拍摄。”为了让视野开阔一些,他还爬上了机场附近的一个小山头拍摄。不过好在倒数第二天的下午,天空忽然放晴,欣喜若狂的赵梓在那个下午收获了不少照片,而后来使用频率较高的也都是那一个下午的照片。

  ■航展幕后故事

  为五秒钟握手准备通宵

  北师大珠海分校学生张力伟见杨利伟前恶补航展知识

  珠海市大学园区建立已有五年之久,大学生人群的集中与扩大,为年轻的珠海注入了更加新鲜的血液。五年来,来自五湖四海的他们在珠海展现青春、张显活力。回忆珠海航展,他们也有话说。

  张力伟,北京师范大学珠海分校文学院2003级学生,2004年曾作为珠海市大学生代表参加第五届珠海航展,迎接航天英雄杨利伟的到来。第六届航展来临前,她向记者讲述了两年前自己为见杨利伟恶补航展知识的故事。

  网上学习航展知识

  得知自己将作为学校代表前去迎接航天英雄杨利伟的到来,张力伟感到十分激动。她回忆说:“接到通知的时候我正在上课,团委的杨隽老师打电话给我,告知有机会去见杨利伟。当时老师语气比较平缓,我没立刻意识到自己将作为大学生代表去迎接航天英雄,便和往日一样向杨老师询问了时间地点以及联系人的电话号码。挂掉电话后才慢慢反应过来——这次的任务好像很重大。”

  出发的时间定在周日。周六的整个晚上,用张力伟自己的话来说就是“彻夜难眠”。她说:“想到第二天要去见航天英雄,自然十分激动,紧张之余越发觉得心虚。因为平日对航展疏于关注,导致书到用时方恨少。但考虑到自己是代表学校前往,责任重大,便决定通宵恶补航展知识。”她描述,“大约从周六下午6点开始,我便在网上寻找有关珠海航展以及杨利伟的相关消息,按照时间的顺序一点点梳理下来,在脑海中形成印象。舍友们陆续进入梦乡,我的精神却越来越好。就这样,一直到凌晨5点半左右,整理完收集到的所有资料后,我才拖着沉重的脑袋爬上床,闭上眼睛根本无法入睡。”

  周日一早,张力伟和同校的另一位学生代表张成一同前往指定地点。后来,市委宣传部的人带他们去度假村酒店等待杨利伟的到来。路上,宣传部的人突然温和地说:“昨天通知你们的时候不是说要注意一下着装吗?”她望着张力伟和中山大学的女生,笑着说:“你们女孩子怎么不爱穿裙子?”

  因为航展爱上珠海

  上午11点左右,杨利伟乘的专车抵达度假村酒店。令张力伟他们感到意外的是,这位航天英雄乘坐的并非豪华轿车,而是一辆极其普通的中型巴士,他没有穿那件乘坐“神五”时的太空服,而是换上了英姿飒爽的军装。据张力伟描述,下车后,这位航天英雄礼貌地整理了一下着装,走到等候多时的少先队员面前接过他们手中的鲜花。王顺生市长向他一一介绍了前来参加欢迎仪式的领导,最后终于轮到了他们六个大学生代表。张力伟说:“见到航天英雄的时候,觉得他有一种特别的亲和力。”

  “终于轮到我了。”张力伟主动伸手握住航天巨人的手,一字一句地说:我是来自北京师范大学珠海分校的学生,今年大二。张力伟丝毫没有感到预想时的紧张。杨利伟十分和气地回应“你好”。尽管只是短短的五秒钟,张力伟还是为自己能够和我国第一位太空人握手感到激动不已。

  短暂的会面很快结束了,航天英雄随后便投入了航展开幕的工作中。此次与英雄的会面使张力伟感触颇深。她在航展日记的结尾中写道:“感谢航展,它不仅让世界认识了珠海,更让中国深入地了解珠海。而像我这样的年轻大学生,正是因为航展,爱上珠海。”

  ■王景春上天体验

  怕风吹跑相机

  当飞行师乐安德郑重地告诉我:坐我的飞机,你就必须冒险。此刻我知道我将与这位来自法兰西的老人一同飞上蓝天。

  机师一边扶我坐上看似婴儿椅的座位,一边告诫我上面风很大,可能睁不开眼睛,头不要往后靠,小心碰着。

  17点整,飞机发动,乐安德回头伸出大拇指问我:OK?我也伸出拇指OK!其实,当时还真有点怕,因为只有安全带绑着两条腿,两只脚还悬在空中。当乐安德一抬操纵杆离开地面的一瞬间,紧张的我死死抓住相机,生怕风把相机吹跑了。

  爬高,爬高,再爬高,航展全貌渐渐映入眼帘,从取景框里看,歼八、苏27、苏30像玩具一样整齐地排在机场上,而直冲云宵的长二乙、长三捆似乎触手可及。尽管在转弯时身体几乎与地面平行,我几次闭上了眼睛,但此刻我骄傲极了。

  当飞机平稳地停在跑道上时,我由衷地感激这位送我上天的“乐老师”和为我担心的同事,是他们让我体验了这次紧张而刺激的空中之旅。

  A36-37版

  统筹:本报记者任伟胡明发

  采写:本报记者胡明发周欣欣实习生张力伟

  摄影:本报记者王景春魏东

  图:

  歼八、苏27等飞机从空中看就像玩具一样整齐排在机场上。

  (南方都市报)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