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从“劳改犯”到“老非洲”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10月25日13:17 北京晚报

  

从“劳改犯”到“老非洲”

  很多人都看过央视八套一度热播的电视连续剧《嫁到非洲》,其中多次出现的一个场景——中国医疗队位于西非的一所公寓令很多观众印象深刻。“那个小楼就是我建的!”北京住总集团高级工程师杜伟民淡淡地笑着。杜伟民从1990年就开始在非洲建楼,到今天究竟在非洲建了大大小小多少所建筑,连他自己也说不清。

  中国的“劳改犯”

  皮肤黝黑的杜伟民站在黄皮肤的同胞之中特别显眼。从三十多岁开始到非洲工作,一干十几年,杜伟民已经成了一个“老非洲”。每年除了两个月的休假之外,杜伟民的职业生涯基本在非洲度过。

  从过去的经济援助,到今天参与非洲建筑市场的竞争,杜伟民见证了中国建筑公司在非洲的变迁。“当地也有欧洲的建筑公司,那些欧洲人开始都以为我们是劳改犯。”说起这事儿,杜伟民又是淡淡的一笑。

  在非洲,中国的工程师们都是身穿统一的制服,每两年甚至更长时间才回一次家,建筑工地清一色的“和尚军”,如果不是劳改犯,欧洲人无法理解这些中国人为什么可以在这么艰苦的地方工作不回家。的确,杜伟民当初离家时,女儿只有四岁,与家人的情感纽带就是一封封家书和一条电话线。“建筑行业就是跟其他行业不一样,产品是固定的,人员是流动的。大家都这样,时间长了就习惯了。”杜伟民这样说着,还是一副淡定的表情。

  把“宝石”镶嵌到非洲大地上

  现在,中国的建筑公司在非洲具有很强的竞争力,守纪律、技能好及吃苦耐劳的精神几乎成了中国公司的招牌。杜伟民所在的住总集团海外部足迹遍及刚果(布)、刚果(金)、毛里求斯、贝宁、苏丹等国家,承接了数十个项目,其中,住总承建的刚果(金)体育场被当地政府和人民誉为“中国人民献给非洲人民的一颗宝石”,刚果(布)外交部大楼、广播电视大楼被刚方政府誉为“战后重建工程”,已成为其首都布拉柴维尔的标志性建筑;具有苏州园林风格的原扎伊尔总统山庄在当地是一道亮丽的风景;刚果(布)黑角机场候机楼、贵宾楼,首都布拉柴维尔城市供水工程及石油部大楼工程被认定为当地政府的重点工程。

  听着枪声盖大楼

  一些非洲国家政局不稳,甚至会发生战乱。杜伟民对于躺在屋子里听外面的枪声早已经习以为常。“工地上经常可以捡到子弹壳。”他说,刚果(布)和刚果(金)的生活水平仅仅相当于中国上世纪50年代的水平,物价却奇高,1美元(约8元人民币)只能买到四颗鸡蛋。一动乱,有些当地人就失去了理智。对他们来说,建筑工地所有的东西都是好的,抢走的新材料可以卖钱,生活用品留着自己用。但是,杜伟民的工程从来没有丢过东西,“多亏了那些黑人朋友。”别看杜伟民的话不多,但是在非洲却有一大帮黑人朋友,每天一起工作培养了深厚的友情,一遇到动乱,这些黑人朋友没有一个人回家,全都主动留下来保护企业。

  “月底之前我就得赶回去,工程必须赶在年底前结束。”现在,杜伟民已经分不清用“回”这个字究竟应该用在回中国还是回非洲……

  本报记者廖雁通讯员韩华力J165

  本报记者阎彤摄J124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