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评论:李晖:长征的辞典里没有失败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10月26日08:57 东方网

  长征过去了70年,说法有很多,从战略上来讲,长征是一次撤退,但凡有“撤退”两字,人们都会想到“失败”。但长征无疑是一次例外。“长征胜利”在人们看来,是一个通顺得不能再通顺的词组。这并非都是宣传的功效,而是人们的共识。这种共识不仅存在于共产党人、中国人中。曾出任美国国家安全事务助理的布热津斯基走到大渡河渡口的悬崖边时说:“长征的意义绝不只是一部无可匹敌的英雄主义史诗,它的意义要深刻得多”。

  让撤退变成伟大胜利的,并非是长征的过程,而是长征的精神。正因为精神的存在,才使得长征的辞典里没有失败。这精神,是长征给予全人类的精神财富。其实,这种精神并不是天马行空的神力,只不过长征将它演绎到了极至。

  演绎的是信念。在长征的路途上,有多少红军战士相信自己能够最终看到新中国?但他们上路了。他们认为即使看不到这一天,只要为此追求了、努力了就是值得的。今天,它演化为了“可持续”。是为将来的可持续发展而努力,还是为眼前的GDP而急功近利——这是摆在许多干部面前的一个问题。不追求自己的功绩,去作一个栽树的前人,这是长征告诉我们的,也是长征胜利的基石。

  演绎的是垂范。长征中,官兵有盐同咸,无盐同淡,从高级指挥员到普通士兵,大家一样啃树皮、嚼草根。今天,人们总爱用“同心同德,共同奋斗”这样的话来激励下属,但什么才是同心同德?——“给我冲”还是“跟我来”,这才是判断的标准。这是长征告诉我们的,也是长征胜利的保障。

  演绎的是“自我纠错”的力量。不可否认,长征是党内错误路线导致第五次反“围剿”失败后的不得已而为之。为什么在走入激流险滩时,红军能走出险境,这决不能用党内派系争斗、胜者为王来解释。今天,当矛盾产生的时候,是去掩盖,还是去面对?是去找各种理由把它圆过去,还是勇于承认失误?——长征用胜利告诉了我们答案。这是长征胜利的关键。

  长征为什么会成为“人类共同的精神丰碑”?正在于长征精神可以超越国家与民族、政见与观念,成为全人类共同的精神力量。信念、榜样、勇于纠错,当人人所熟知的品格演绎到极至的时候,失败也就随之远去了。


作者:李晖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