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除高垄断高腐败的枷锁 |
---|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10月26日09:18 南方日报 |
直言 马丽 近日,中国最高人民检察院反贪污贿赂总局局长王建明在一次演讲中指出,目前中国贪污贿赂犯罪的行业特点越来越明显,大量的贪污贿赂犯罪集中发生在公共权力比较集中 、资金比较密集、资源短缺、垄断程度高的行业和部门。环顾周遭生活现实,不难发现此言不虚。西哲卢梭曾经哀叹:“人生而自由却又无往不在枷锁之中。”不能说当代中国人从生至死都是处在不自由中,但是对我们中的大多数人来说,从摇篮至坟墓,都摇曳着高度腐败的垄断行业所营造出来的影子。难道不是这样吗?虽然改革已经推行了差不多30年,但是,许多人生是在公立医院里,学是在公立学校,坐的是公用交通工具(汽车、火车、飞机很多时候都是国有的),使用的通讯工具也要依靠国有公司,生命的最后一刻之后,进的则是公有的殡仪馆。这些行业的腐败有多严重?媒体多有披露,很多人也早有认识。 高垄断行业成为腐败行为的高发区,一个原因在于它们占有了巨大的社会财富与自然资源,对那些手握大权的公职人来说有强烈的吸引力。由于缺乏有效的制度监督,他们常常会通过暗箱操作项目、计划配额等来掠夺社会财富。同时,高垄断行业往往还有巨大的政策游说能力,可以用种种腐败手段来影响少数身居高位的决策者,使之制订有利于其的法律、政策,从而进一步加剧它的垄断。 前两年,笔者在研究十九世纪三四十年代至八九十年代的西方经济史时发现,这个曾被国内学者称作“自由资本主义”的时代,在英美等国也可以说是一个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时代。当时,包括道路、桥梁、灯塔等在内的很多公共工程建设,只能由那些获得立法机构特许状的公司来完成。同时,这些公司也只可以在授权范围内从事获得特许的经营活动。令人奇怪的是,一直到十九世纪晚期一般公司法得以推行之前,这种垄断型的特许公司并没有导致多少腐败问题。原因在于,这些公司的经营活动必须接受公共权力的有力监督,否则就要被取消特许状。公共权力监管的有效性,则来自于严密的制度体系以及政府对法律不折不扣的执行。反观我国现实,由于制度建设的相对滞后,在包括医院、学校、交通、金融等许多垄断行业的腐败活动中,往往可以看到公共权力监督的无力。 正是严格监控制度的缺失,使高垄断行业成为腐败行为高发区,并进而将其上下游行业也卷入腐败的泥沼之中。这在事实上造成了“牺牲一些人的利益来满足另一些人的需要的情况”,与构建和谐社会的要求严重不符,必须加以改变。而改革的思路,不仅应着力于使垄断行业实现正常而健康的“市场化”,而且也应严守公共利益的立场针对某些特殊行业制订严格的监管制度,并谋求进一步的政治、社会体制的改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