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评论:纪念长征:一种意味深长的隆重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10月26日10:02 四川新闻网

  朱卫华

  红军长征胜利70周年是个大日子,人们强烈地感受到,这个大日子的纪念动作“隆重”得非同寻常。从各界特别是政界、军界、媒体和民间的参与程度看,隐然有一种强大的政治力量和社会力量的内驱与凝聚。党和国家最高领导人胡锦涛那个显然经过精雕细琢的长篇“重要讲话”,无疑赋予这项纪念活动一种更加意味深长的隆重。而且还因为已经退休的

上届中央政治局老常委们的全体莅临,使得这个大日子平添了一种令人瞩目的政治厚度、政治强度乃至政治纵深。

  如此高规格、大力度地纪念长征胜利70周年,自然不是人们司空见惯的那种国家和民众习惯性的政治俗务。在长征的纪念史上,今年的“隆重”堪称空前,有人说这象征着“全党大团结”,岂止,这分明是13亿人“新长征”的誓师大典!而且在相当程度上,胡锦涛总书记的讲话可视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重大命题的开篇之卷!

  有人认为胡锦涛总书记在纪念长征胜利7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只是对中国共产党过往政治意念的强调性复述。窃以为不然。这篇讲话是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巨轮轰然启动的背景下,执政党站在一段伟大历史和现实社会的交接处宣示的社会历史观和国家政治观。它深刻的现实意义不容低估,尤其是对现实的强烈针对性,令该讲话凸显出“不可不读”且“不可不细读”的强烈政治韵味。10月23日,中国人民解放军总政治部发出通知,号召全军“认真学习贯彻”这篇“高瞻远瞩,气势磅礴,思想深刻”的“重要讲话”。而事实上,这部关于军队的历史所沉淀下来的不可重复、不可替代的宝贵历史财富,在今天已经不仅仅属于军队,它同样属于一直坚强地指挥着这支军队的中国共产党,属于一直坚定地站在中国共产党旗帜下的中国人民——属于整个中华民族。

  胡锦涛总书记的这篇讲话在论及“伟大的长征”在“党、军队和中华民族的发展史上都具有十分重大而深远的意义”时,一共讲了四点:伟大的红军长征,翻开了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革命具体实践相结合的新篇章;伟大的红军长征,开创了中国革命的新局面;伟大的红军长征,培育了中国共产党和人民军队的革命精神;伟大的红军长征,具有更深远意义的是,形成了中国革命成熟的坚强领导核心。

  这就是中国共产党的长征史观。从“翻开了”“开创了”“培育了”“形成了”等定论性描述看,这个连续执政半个多世纪的世界上最有力量的政党,是把长征推到了中国革命“源头”级的制高点上。无论对中国共产党的革命理论、革命实践、革命精神,还是革命地位,长征都具有至高无上的“源头”意义。这比中国革命历史学家历来关于长征的“转折点”之主流评价,显然是更为客观科学的释读,也是更为成熟凝练的长征史观。

  为什么要纪念“红军长征”?胡锦涛总书记说,就是为着“继承和发扬红军长征的光荣革命传统”。对此他从五个方面作了归纳:我们继承和发扬红军长征的光荣革命传统,就要大力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不断开拓马克思主义在当代中国发展的新境界;我们继承和发扬红军长征的光荣革命传统,就要大力弘扬革命理想高于天的崇高精神,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供强大精神支柱;我们继承和发扬红军长征的光荣革命传统,就要大力加强全党的团结、全国各族人民的大团结,最广泛地为党和人民事业的发展凝聚智慧和力量;我们继承和发扬红军长征的光荣革命传统,就要大力推进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有效履行新世纪新阶段人民军队历史使命;我们继承和发扬红军长征的光荣革命传统,就要大力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更好地担当起执政为民、执政兴国的历史重任。

  “光荣革命传统”!看来,进入新世纪且在领航的大旗上写下“和谐”理想的中国共产党人并不讳言“革命”。因为从“革命”中提炼出来的精神具有可传承性。这篇近七千字的讲话中,至少50次使用了这个在今天似乎遇到了某种麻烦的词汇。

  “革命”,是中国共产党人带领中国劳苦大众在那段浴血浴火的岁月里,用整个民族的灵与肉铸就的历史极品,也是文化极品或文明极品。从本质上讲,从1949年10月1日那座以“新民主主义”和“社会主义”为标记的历史界碑开始,以铁血为核心内容与形式的“革命”即告终结。事实上,由于种种可知的历史原因,“社会主义革命”一词从那时起便进入了意识形态的领衔位置,虽然与“建设”并驾齐驱的此“革命”,不再是当年血与火的彼“革命”,虽然当时的执政者对“革命”与“运动”进行了必要的政治切换,但它还是令中国经济社会发生了变形和不祥的律动。再后来,特别是“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中的“革命”,却确确实实在剑走偏锋中不慎让“革命”蒙上了令人痛心、令人伤感的尘埃。

  然而,不知从什么时候起,这些“革命”现象却成为某些持民族虚无主义和历史虚无主义史观的中国史学家将“革命”斩尽杀绝的口实。这里必须强调的一点是,无论是“社会主义革命”还是“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其中的“革命”都决非中国革命史中的“革命”原本的意义。将两者纠缠在一起并刻意全部绞杀的伎俩与企图,如果不是对中国革命史的误读,就是一种对正史、良史的邪恶与无良的扭曲、撕裂、妖化和强暴!

  传播革命史就是“狼奶”教育?就是“暴力”教育?就是“吃人”教育?就是“砍人”教育?诸如此类的奇谈时有所闻,有时竟然甚嚣尘上。而从胡锦涛总书记这篇洞穿历史与现实的雄文中,我们可以清晰无误地读出,70年前发生在中国“死亡极地”的那场伟大的革命,在今天已经沉淀为一种社会所必需的和平的精神与思想,已经升华为一种社会所必需的和谐的力量与意志。“红军长征不仅创造了可歌可泣的战争史诗,而且谱写了豪情万丈的精神史诗,铸就了伟大的长征精神”,此言应是这种沉淀和升华的经典阐释。这种经典阐释闪耀着革命历史与和谐现实的对立统一的光辉,不仅体现了辩证唯物主义的马克思主义哲学观,也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历史唯物主义的科学史观。

  什么是长征精神?讲话中称:长征精神,就是把全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看得高于一切,坚定革命的理想和信念,坚信正义事业必然胜利的精神;就是为了救国救民,不怕任何艰难险阻,不惜付出一切牺牲的精神;就是坚持独立自主、自力更生,一切从实际出发的精神;就是顾全大局、严守纪律、紧密团结的精神;就是紧紧依靠人民群众,同人民群众生死相依、患难与共,艰苦奋斗的精神。

  ——概括起来,长征精神对大众而言,就是人民和民族的利益高于一切的精神,就是为了人民和民族的利益不怕牺牲的精神,就是全局和团结精神,就是实事求是的精神;对于中国共产党和军队而言,就是同人民生死相依的精神,就是艰苦奋斗的精神。这些都是“新长征”中每一个成员特别是共产党人的精神必修课。当今,我们已经在某种程度上弱化或缺失了这些精神,长此以往,“新长征”就有可能在改革开放的“雪山草地”上迷航。而胡锦涛总书记的讲话,正是对这种精神发出的深沉而紧迫的呼唤。

  长征精神的实质是什么?胡锦涛总书记的结论给出了一个近30年来人们在遗忘着也在渴望着的高度:是中国共产党人和人民军队革命风范的生动反映,是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民族品格的集中展示,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的最高体现。长征精神为中国革命不断从胜利走向胜利提供了强大精神动力。

  这无论对于什么领域,都不能不说是一种“政治目标”吧?可上海历史教科书对“革命”的清洗,竟然恬不知耻地打上了“跟当今政治目标一致”的标签。请问这是谁的“政治目标”?是上海滩的还是中国的?胡锦涛总书记在讲话中不无针对性地强调:“在新长征的征途上,我们一定要把长征精神作为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作为在全体人民特别是青少年中进行理想信念和思想道德教育的重要内容,坚持不懈地发扬光大,把长征精神一代一代传下去。”

  而虚无了意味着一种健康的精神传承被扼杀,扼杀了则意味着一代又一代人的文化迷失。这哪里是在寻求“一致”,分明是对当今中国政治目标的恶意背叛!这哪里是在教化“文明”,分明是在兜售历史虚无主义的文化蒙昧!据说,这种“淡化意识形态和国家认同”的扼杀性历史教育“实验”已经持续了若干年头,而无论如何,现在是时候回归真正的政治目标了,莫须有的“人奶”异化教育必须无条件终止,“橙色革命”的未成年人“活体精神实验”可以休矣!

  在胡锦涛总书记的这篇讲话中,“毛泽东同志”“毛泽东思想”等概念出现九次之多。这个数量无论对于老长征还是“新长征”,都大致接近“黄金分割”比例。除非否定中国革命,除非否定万里长征,否则,你就不能不承认毛泽东的丰碑地位,你就不能不承认毛泽东思想的丰碑价值。神化固然无益,但淡化绝对有害,而异化更将给整个民族带来不堪设想的后果!还历史以真实,才能获得时代所必需的养分,才能以这种养分聚集国民奋然前行的精、气、神。这应是该讲话给我们的另一种启示。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