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评论:广州观察:禁摩的亮色在“提前配套”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10月27日15:02 金羊网-羊城晚报

  □胡湖

  明年1月1日起,广州市区将全面“禁摩”。十余万搭客维生的摩托仔和摩修摩配人员面临饭碗破碎之虞。然而,有媒体昨天披露:广州市劳动部门早有考虑,正在起草相关通知,“禁摩”失业人员,可免费培训,优先就业,并可申请最高3万元创业担保贷款。

  一项公共政策的出台,往往是各种利益博弈的结果,而良好的公共政策,必然是公众利益最大化,即使这样,也必引发利益格局的变动。“禁摩”无疑聚合了公众意志,有益于城市发展。但它牵一发而动全城,由此而生的种种变局,均须出招在前。既有摩托之处理,今后交通之替代,诸如此类,当然是题中应有之义。然而,影响之切肤,莫过于失去饭碗者之痛。这些人又恰恰是社会的弱者。

  因某项必要的公共政策的推行而让部分人承受了利益的牺牲,甚至失业,在现阶段,或许难以完全避免。事实上,此种现象也并不鲜见。我们也常常看到,事后,政府部门大都会出台一些相关的配套措施,帮助这些人走出困境。但是,在政策推行之前,就预见并调研弱者的境遇,着手制定配套方略,以济“困厄”,似乎还并不常见。谋弱者之事于前,彰显着一种更为贴身的人文关怀,也一定程度上折射出政府部门执政理念的变化。从这一意义上说,政府对“禁摩”失业人员出路之提早谋划,是一个难能可贵的标杆。

  这些措施的实际效果也许尚待实践检验,但其渗透的人本逻辑,确乎给制度理性提供了思考和设计的借镜。公共政策制订之前,细细调研“政策弱者”真切的生存状况,感受其酸甜苦辣喜怒哀乐,必将其呼吸血脉悉数摸透;公共政策制订之中,慎重权衡“政策弱者”可能的受损情态,斟酌其长短得失利弊损益,务将其不利影响降至最低;公共政策实施之际,预先出台“政策弱者”贴身的扶助措施,提供其完善的政策配套,定使其生存空间开拓出一片新天地。

  在这根链条上,写满的不仅仅是人文关怀,更是政府的责任,因为这种“提前配套”,实际上也是现代社会公共政策中利益博弈的政府“修正”。“政策弱者”往往欠缺社会资源,因而,对公共政策的话语权也常常处于弱势。

  而从另一方面看,给“政策弱者”早早吃上“定心丸”,必能减少“禁摩”之类公共政策的社会震荡和心理反弹,政策施行起来不是更顺当吗?

  (侯颖/编制)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