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发展文化产业,咱不妨学学法国人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10月29日00:12 红网

  据出席首届中国中部(武汉)文化产业博览交易会的文化部文化产业司司长王永章介绍,2003年我国文化及相关产业增加值为3577亿元,占GDP的3.1%,2005年超过7000亿元,2006年将达7700亿元。“但是数年后,我国文化产业需要填补空白的空间或在5000亿元人民币以上。”王永章说。(10月27日《第一财经日报》)

  王永章的预测不是没有根据的。据国家统计局的数据显示,我国国内生产总值(GD

P)人均首次突破1000美元时,第三产业的比例为33.2%。根据国际标准,国家人均GDP跨越1000美元时,包括文化精神消费类支出在内的第三产业应占到GDP总量的40%左右。而根据马斯洛的人类需求五层次理论,居民家庭的文化消费需求属于较高层次的需求,随着人民收入和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人民群众的文化消费需求会越来越旺盛。

  进入21世纪以来,文化的作用和地位日益重要,文化产业作为世界性的“朝阳产业”,对一个国家、地区和城市发展产生的作用,越来越重要。当前,我国经济总的出口是顺差的,但文化产业出口却是逆差,达到1比7,就是我们出口1块钱,却要进口7块钱。这与我国在世界经济中扮演的角色是不相适应的。怎样抓住当前国际国内的大好发展形势,加快发展民族文化产业,将成为我们接下来面临的问题。在这一点上,我们不妨借鉴一下法国的经验。

  1996年8月16日,法国文化部长在国民议会的演讲中指出:“文化投资即是就业投资,因为,投资与就业之间的最佳途径就是文化。”在经济发展较缓慢的情况下,企业吸纳劳动力的能力很有限。由于政府增加了文化投资,文化机构和设施则成为解决就业的途径之一。中央和地方政府不断兴建文化设施,其中有些是大型工程,投资巨大,工期延续数年。这些工程在施工过程中,需要大量设计和施工人员,工程结束后,还需要不少的管理和维护人员。在这些设施内或周围还建有不少餐饮、娱乐、服务等附属设施,这就解决了不少人员的就业问题。

  法国政府积极支持文化工业的发展,为其提供了一些优惠政策和资助,使图书出版、影片生产、音像制品、报刊杂志等行业都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既提高了从业人员的收入,又增加了政府的税收。除此之外,为了限制美国文化的渗透和影响,保护和扶持民族文化的发展,法国还采取了以下几项具体措施:规定电视台播放比例;大力宣传本国文化;资助本国影视制作业;加强同欧盟国家的文化合作等等。

  纵观当今世界发展趋势,发展文化产业,已经成为一个国家、地区和城市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提升产业竞争力、增强综合实力的必然选择。党的十六大报告指出:“发展文化产业是市场经济条件下繁荣社会主义文化、满足人民群众精神文化需求的重要途径。”当前,5000亿元的市场大蛋糕摆在我们面前,我们不吃人家就会来吃,所以必须要尽快抢得先机。

稿源:红网 作者:陈才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