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我在追梦,不是乞讨!”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10月29日03:37 江南时报

  仿佛在某一夜之后,在南京新百楼下川流不息的地铁通道上,出现了一名年轻的歌手。他与行色匆匆的行人不同,在他的面前放着原本用来装放吉他的匣子,匣子里放着零星的纸钞,似乎在表明着他的身份。他怀里抱着一把木制吉他,一边拨弦一边引亢高歌。歌唱得很投入,只是在别人向盒子里投钱的时候,他会突然地停下来,瞅上一眼,向投钱的人说声“谢谢!”然后继续唱下去。

  他是一名歌手。因为有了地铁他才慕名而来,于是他成了南京第一名地铁歌手。他的出现如同第一次乘地铁时一样,让人充满了新奇,也正是寻常市民这种朴素的理解和目光,让这位远道而来的地铁歌手变得更加敏感起来。随着记者的步步走近,地铁歌手和他的歌声也变得越发清晰起来。

  □记者手记

  采访匣子的过程也是一波三折。无意间总能看见他,但真想找他时却难见踪影。就在记者的信心瓦解得快差不多时。匣子的吉他和他那浑厚的西北歌声,意外的又在地铁道口响起来。匣子每天的生活不是机械的重复。

  让匣子接受采访也不是件容易的事,因为他一直就很矛盾。他想按自己的方式生活,却不能脱俗得不问柴米油盐。他心系未来,却身在地铁。他想坚守却无后备,他想放弃却又不甘心。于是他总是持一种躲闪的生活姿态。包括这次的采访。不知是记者的软磨硬泡的耐心打动了他,还是他在陌生城市耐不住那份孤独的心。总之一周后,匣子终于坐在了麦当劳的桌前,打开了话“匣子”——他的对面就是他经常歌唱的地铁口。

  他把随手一瓶3元钱的可乐递给了记者。匣子解释说自己不能喝碳酸饮料。前几天嗓子充血,随便一看就花了50元钱。真贵!匣子打开自备的1元钱的矿泉水盖时感叹道。

  接下来的采访过程,匣子给人的感觉犹如半抱琵琶。他渴望倾诉自己的心声,却欲言又止。他很自尊又很自卑。他讲自己看得开,不在乎世俗的眼光,却为一个“矿泉水瓶的故事”而不能释怀。

  匣子拒绝了记者拍照的请求。虽然他敢于在众人面前抬头唱歌,但他却不愿让别人在报纸上看到他的样子,甚至不愿别人知道他的真实姓名。匣子解释说,那是因为他在准备找工作,怕报道对他以后的工作造成困扰。

  如今,匣子还是在地铁通道里唱着自己的歌。如果下次路过地铁旁边,不妨停下脚步,听听这个西北男孩的歌声。不一定都要给钱,或许一个赞许的眼神,对他就是最好的鼓励。

  “我是为生存,

  但更爱音乐!”

  24岁的匣子(化名,应采访人要求)是甘肃人。他毕业于当地的一所大专院校,学习的是实用性很强的电工专业。本该找一份稳定的技术工作,照父母的想法,成家立业。但是,不安分的匣子跑遍了大江南北,为的就是心里的一份对音乐的热爱。他去过深圳,待过大上海,当过“北漂”,他曾努力拼搏。但是,他的现实与理想总有相当大的差距。为了换个环境,匣子一个月前来到了南京,做了一名“地铁歌手”。

  匣子说,为了挣钱,所以他选择在地铁唱歌。

  他在南京的生活状况不是很好。在马群租了一间100块钱一个月的屋子,阴暗潮湿,有些破烂。屋子里没有电视,连唯一的电灯也时明时暗,摇摇欲坠的样子。

  匣子说:“我早上起来的比较早,最迟不会超过7点半。洗漱完了以后,花一块钱买个早点,然后再买份报纸,就得过来唱歌了。早上吃了东西,中午就不吃了。太饱了不容易发声。等唱到晚上,再买两个包子,回家洗澡、睡觉。在那个屋子里根本做不了什么事,光线太差,看本书都不太可能。所以只是个睡觉的地方。现在赚钱对我来说真的很重要!来到一个新城市,一个完全陌生的环境,首先想到的是生存。在南京要想吃顿饭最起码要5块钱,再加上房租什么的,没钱根本就活不下去。”

  “只为赚钱吗?”记者问。

  “肯定也不是。赚钱有很多种方法,为什么偏挑这个呢?因为我喜欢唱歌,唱歌是我的理想。”

  匣子不愿透露一天能赚多少钱,他说他从来不数。匣子认为,数钱就是“输”,他们这一行很避讳这个。而且知道自己赚的多了,容易有懈怠心理,第二天就容易敷衍了事。“我是一个对自己要求很高的人。其实每天唱三四个小时,生活费也就够了。但我没有停,而是唱足8个小时,不停的唱。”

  “为什么呢?那样自己不是很累吗?”记者问。

  “唱歌时就完全在唱歌里面,不用想很多东西。我在南京没有朋友,回去也没有事做。与其一个人待着,还不如唱歌。只有唱歌了,我的心情才会好。”

  在陌生的城市里面,匣子说音乐是他唯一的朋友。虽然日子很艰难,但他的精神世界是充足的。因为他在养活自己的同时,在做着自己喜欢的事情,这比任何东西都更加重要。

  “我接受捐助,

  但不是乞丐!”

  做地铁歌手是需要勇气的。你得面对一些人的白眼,你得面对自己的自尊可能遭受践踏。在选择到南京地铁通道唱歌前,匣子也是犹豫的。但最终,他还是抱起了吉他,毅然地站在了众人面前。

  “去酒吧唱歌不是更好吗?起码人们提起,会好听的多。”记者问。

  “在那个环境里面,一方面竞争非常激烈,另一方面,大家去酒吧就是去消遣的,喜欢的人就听听,不喜欢的就只顾自己聊自己的事情,压根不管你唱什么。”匣子说,“其实我们唱歌的人有时候是很敏感的。在酒吧里,有时候会遇到一些事情,比如有人喝高了点,跑过来就说,‘来,兄弟,我敬你一杯酒。’这酒你还非得要喝,但是你马上就唱不成了。因为唱歌后声道血管扩张了,一喝酒一收缩,就很伤嗓子。但是你只能喝,没有办法,因为是工作。但是,在地铁地道里唱歌就自由的多。”

  “地铁里就会有人真诚的去听你的歌吗?”

  “也不全是。大多数人都是匆匆而过,但只要有一个人停下来听听,就很开心了。而且最起码,在这里我可以唱自己想唱的东西,不用考虑别的事情。我唱我的,你愿意给钱就给,不愿意也没事,因为我自己从里面已经得到了乐趣。”

  “也有人说,地铁歌手其实也就是卖艺乞讨。你有没有考虑过这个?”

  “肯定会有各种说法。但回过头来想想,也并不是那样的。我在那里唱,凭的是自己的能力在赚钱,又有什么可耻的呢?我没有在乞讨。也许有的人会不屑一顾,但是我不能按照别人的看法活着。有些人给钱是肯定我的歌声,也有些人是为了自己心理上的优越感,觉得他们比我活的要好。但不管怎么样,别人给你钱总是有一份好心在里面,我总是会抱着一颗感恩的心,跟他说声“谢谢”。至于其他的,我不会去考虑。”

  “我很淡泊,

  但很自尊!”

  尽管匣子很洒脱,但他相当敏感。他讲起了两件事,其中一个是关于矿泉水瓶子的故事。

  “有一次在地铁唱歌,一个卖报纸的趁我不注意,把我用来装水的矿泉水瓶子拿走了。并一脚踩扁,当作废品收掉了。我当时就很生气,冲上去质问对方怎么一声招呼不打就拿走了?!那人却振振有词的说:“不就一个矿泉水瓶嘛?!”然后扔了个别人用过的瓶子给我,还骂骂咧咧地:一个破唱歌的!

  “我不想影响唱歌的情绪,没再搭理他。但真的很生气。”

  “是为了一块钱而心疼吗?”

  “不是,只是觉得太侮辱人了。”

  另一件更敏感的事藏在他的心里。那是地铁歌手匣子的爱情故事。他很少提及,因为那里既柔弱又坚硬。匣子只是用他的歌声怀念着他初恋女友和那段已逝的感情时光。

  “她叫燕子。大我四岁,大学时候网上认识的。我们都爱音乐,是音乐的力量让我们走到了一起,在一起时我们很快乐。当时我答应给她写首歌,准备送给她。可惜,歌还没写完,我们就分开了,分手也与音乐有关。现在歌写成了,却没有了听众。那首歌也从来没有在地铁里唱过”。

  “燕子”后来嫁了人,有了小孩。嫁人的时候,匣子已打起行囊走在北漂的路上。不知当时的他有没感觉到孤独和苍凉。

  他和记者说起这些往事时,眼圈涌出几许的伤感,但他很快就恢复了平静。他说,他会更加坚强的走下去。

  “梦在远方,

  但路在脚下!”

  匣子说,生活给了他很大的压力,让他有些过于神经质了。一些时候,他不得不靠安眠药才能入睡,每每想到在老家的父母,心里很愧疚,觉得对不起他们。

  匣子向往恬淡的悠闲生活,能有间自己的屋子,有爱自己的家人,能够每天平静的听听音乐。匣子说,现在的漂泊是为以后在打拼,不过能有个快乐的心情,这比一切都重要。

  “2008年我要带我的父母去北京看奥运会。这是最短期的目标,应该不难实现。在南京,我也不知道会待多久。但我会努力的。现在我找了一份比较稳定的工作,是做电工的。但我不会放弃唱歌。如果心情不好,或是心情很好,我想我都会到地铁来唱歌。到那时候,就不是来挣钱的,而是来放松、来享受音乐。那样的话,带给大家的歌声应该会更动听吧。”

  采访中,匣子一直强调自己是一个理想化的人。

  匣子笑着说:“我很喜欢Sting,如果有一天,能够坐在他的旁边,和他一起聊聊天,一起合唱首歌,那我就很满足了。”

  “有想过签唱片公司吗?”

  “现在很多唱片公司签歌手,实际上就是把歌手当作一个工具,是给他们挣钱来的。挣完钱你上哪里去?把你晾在一边了。假如有唱片公司要和我合作,那我就要唱我自己的歌,按我自己的想法,要不然我宁愿在地铁里唱歌。”

  在地铁唱歌时,匣子更多地选择了小虎队、罗大佑、周华健的歌。因为那是他青春时期最美好的东西。匣子不太唱自己的原创,因为“地铁中人来人往,自己的歌恐怕没有什么人会理解,流行歌曲更能引起共鸣”。

  匣子说,在地铁里唱歌是有乐趣的。别人的一个肯定的眼神,能让自己的信心增加一百倍,因为自己的东西得到了认可。匣子还笑谈,在地铁里唱歌很能锻炼人的心理素质,“每天这么多人来来往往你都敢唱,那万把人的体育馆又算什么呢?”

  “美国很多大牌的歌手,不照样是从地铁中走出来嘛!?”匣子最后说。

本报记者 华诚 实习生 秦燕 金蓓蕾 陆玲玲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